北京楼市,置换链条被打断了


点击关注长鲸说房,获取最新资讯
【重要提醒】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大家可能会收不到推送,别忘了给长鲸说房加上星标⭐哦!
如今的北京房产市场,置换链条似乎被打断了。
先来看一组数据,以下是某个大中介自9月8日至17日的挂牌量变化情况。

自9月8日至17日,北京的二手房挂牌量净增4573套。这期间,粗略估计有5000套二手房成交。
17日,某大中介外网显示的二手房挂牌量是136919套,内网二手房挂牌量据说已经达到16.2万套。
从二手房实时成交量来看,北京楼市的热度在逐步降低。
9月2日、3日,新政后的第一个周末,单日二手房实时成交量都突破1000套。
9日、10日,新政后第二个周末,成交量比第一个周末下降了一些。
第三个周末,热度进一步降低9月16日,某个大中介实时成交了348套房子,整个北京成交了700套左右,基本恢复到了楼市新政前的成交水平。估计17日的成交量也不会太大。
结合这个数据,说几点看法。
其一,挂牌大涨有两个原因,套现离场和置换改善。
楼市新政后,挂牌量之所以不断创出新高,大致有两个原因:
一是有人抛售变现。趁着现在楼市行情转好,赶紧出货。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现在的房产市场,正是情绪最亢奋的阶段,将房子挂出来,保不齐很快就成交了。变现,落袋,心安。
二是置换链条启动。此前的认房认贷措施,对于置换改善群体,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直接将置换改善的操作难度,提高到地狱级。认房不认贷一出,很多此前被束缚的换房群体,终于扬眉吐气。寒冬腊月,秒变人间三月天。置换改善的需求被释放出来,人们开始小换大、远换近,差学区换好学区。
其二,置换改善的链条被打断了。
对于置换改善的人来说,第一步需要把房子卖掉,然后才能换房。换房是一个层层推进的过程,首先是刚需群体入场买房,把换房群体手里的房子买下来;置换群体卖掉房子后,才能在市场上换房。
刚需群体是链条的第一环,只有这个环节开启了,才会推动置换群体换房。
目前,北京房产市场上,大致总价在600万以内的为刚需上车房。目前某中介挂牌的房源里,总价在600万以内的有90586套,占所有房子的比例为66%。
这个比例很有意思,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在售房源可以归为刚需上车房,意味着只有这一类房源被大幅度销售、去化,后面的置换链条才能顺利开动。
北京楼市的交易层次,呈现出明显的层级递进的特点,刚需买房上车,然后置换群体卖掉房子开启换房之路。
如果刚需买房人数量小于置换卖房群体数量,房子的去化速度就会放缓。
其三,北京楼市新政,对市场的刺激影响力,可能已经出尽了。
从9月1日楼市新政至今,北京已经落地的措施有:认房不认贷和降低存量按揭贷款利率。至于后者,属于阳光普照型,全国各个城市都能享受。
随着9月16、17两天的成交量恢复到新政前,楼市新政带来的利好,影响力可能也就这样了。
此前已经具备买房条件的人,受政策刺激,将买房节点提前,过去两周里,这部分需求,释放的差不多了。
其四,楼市油门刚启动,已经开始踩刹车了。
这一点,我在昨天的文章里也提到过。一脚油门,一脚刹车,油门刚启动,刹车就跟上了。这种操作方式,对于楼市的预期,会造成负面影响。很有可能把刚刚积聚起来的楼市人气,一把就给冲散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以南京为例,首付比例20%,如果房价下跌20%,一下子就把首付跌没了,剩下的都是银行贷款。
银行可能是看到其中的风险,收回首付两成的决定。然而,刚放开的措施,马上又被取消,让买房人无法不联想。
这一脚刹车下去,刚需的、置换的,心理多多少少都会有想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