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史诗级大放水,救市大招


点击关注长鲸说房,获取最新资讯
【重要提醒】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大家可能会收不到推送,别忘了给长鲸说房加上星标⭐哦!
史诗级大放水,再次来临。在时代的浪潮面前,个人是渺小的。
其一,大放水时代,时隔23年,再度到来。
中央财政增发一万亿国债,年度财政赤字从3%一下子就上调至3.8%。上一次这么剧烈的操作,还是23年,2000年。
就在不久前,还放出了1.5万亿特殊再融资债券,给各个地方发债的配额。
于是,短短一个月之内,2.5万亿的天量资金冲入市场。
辗转反侧,最终下定决心:过正以矫枉。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史诗级大放水时代,一下子就降临了。
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
在市场信心崩溃的情况下,所谓精准放水,精准滴灌,蜻蜓点水式的洒洒水毫无意义。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事实证明,滴灌效果有限。
所以,直接来几壶猛烈的,一次给到位。
说到底,为了实现经济目标,接下来各种各样大家想到的、想不到的手段,都会出现。至于控制赤字率,在疫情的几年间,早已经被各国纷纷抛弃到十万八千里的地方。
其二,资产价格通胀,是大放水的必然结果。
当下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一个次优方案:通胀。只有通胀,可以解决当下面临的各种问题。最优方案不存在,次优就是最优。
矫枉必须过正,否则根本无法矫枉。
鲁迅早就看透了这点,所以他主张要想开窗必须拆屋子。原话是这样的:
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不过正,不能矫枉。
放水引起通胀,对于没有能力进入金融市场的人来说,这是个坏消息。
前财长对这个现象的描述,非常精准:很大程度上通货膨胀表现为资产价格的上涨,而没有表现为实物和服务的价格上涨。
放了水,放出流动性,给金融机构互加杠杆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首先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然后就是房地产价格上涨。
没有多少钱能够进入金融市场的这些人,他们是受害者。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强,他们没有多少钱去买东西,所以跟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连在一起的。这个赤字货币化,央行货币政策不断地放水,反映为金融资产价格,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不反映为一般货物和服务的价格上涨。
其三,没有资产的人,被割韭菜。
既然通胀会更快、更多的表现为资产价格上涨了,那些不持有资产、或者只持有少量资产的人,如果没有资金去购买资产。
一轮通胀之后,他们自然就被割了韭菜。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
通胀在现实中的表现则是,天之道,损不足以补有余。
在通胀面前,绝大多数人,无能为力,缺乏对抗通胀的手段。
这过程,就跟西西弗斯推着巨石上山一样,一不小心,石头就滚下去了,防不胜防。
对抗通胀,就得持有资产。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资产大类里相对安全,也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资产就是房产。
房地产本身就是大类资产配置中的一种重要资产。在大放水时代,无疑是对抗通胀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线城市的房产,更是各类资产中的优质资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