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长鲸说房,获取最新资讯
【重要提醒】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大家可能会收不到推送,别忘了给长鲸说房加上星标⭐哦!
前阵子,望京有个小区,北纬40度二期,价格暴跌,635万成交。这个价格甚至比2016年的755万,还要低120万。
房价一夜回到16年,这就已经很夸张了,没想到竟然比16年还要低120万。
今天突然想起来,就在23年2月,这个小区的业主,还号召成立价格联盟。不曾想,仅仅9个月时间,所谓的价格联盟,直接变成了笑话。
23年2月,北纬40度一期2号楼的业主,在业主群里发消息,号召邻居们为提振房价而斗争。
该业主查询对比了北纬周边小区的房价,发现别的小区房价基本都在超过17年高点了,只有北纬,均价原地踏步。比如:
臻园2017年单价大概在11万,现在13万;
澳洲康都2017年均价8万,现在9.5万;
利泽西园 2017年6万多,现在8万多;
北纬2017年均价9.3万,现在还是 9.3万左右。
只有北纬的价格上不去。
至于北纬房价上不去的原因,这位业主归结为北纬小区卖房的人不了解行情,或者是被房产中介忽悠了。
于是,这位业主恳请其他卖房的邻居务必于他联系,唯恐发生误会,还特别注明了:
租客勿加,需验房本。
最后,这位业主提出了自认为合理的房价:10-10.5万,并且呼吁邻居们团结起来,一起提振北纬的房价。
2023年2月,北纬40度成交价778万、800万,对于这个价格,小区有业主表示不满意,在小区群里发言,号召成立价格联盟。后来,小区的挂牌价,果然提高了。
事后来看,2023年2月,正好是这个小区的价格高点,如果能在那个时间卖掉房子,其实是赚到了。
现实的讽刺,就在于此。
说几点看法:
其一,囚徒困境,注定了价格联盟就是个笑话。
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个体的最佳选择,并非团体的最佳选择。
对于卖房人来说,自然都希望自己的房价卖的高高的。卖在高点,买在低点,就是人生赢家。
提出价格联盟的那位业主,看到如今北纬暴跌的房价,不知是何感想?
以当下的价格,别说成立价格联盟了,卖房的争先恐后出货,为了顺利卖掉,能降多狠就降多狠。
其二,北纬40度的成交历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2016年至2023年,这个小区的房价的变化历程,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北京很多小区的房价变化历程。
从成交记录来看,2016年1月到7月,成交价变化不大,86平两居室基本在525-560万之间。
房价的变化,从16年9月开始,一下子跳涨到了755万;10月,86平两居室的成交价737万。
相比上半年,房价跳涨了200多万,上涨幅度40-50%。
这个趋势,一致持续到2017年2-3月份。成交价都保持在700万以上。
此后,317后,房价开始下跌。到18年12月,成交价就变成了630万,比高点下降了120万,下降幅度16%。
2020年底,北纬40度二期的房价开始上涨,成交价一下子就跳到了698万。
21年初,这个小区的成交价超过700万,甚至超过了755万的历史最高价。
21年下半年,小区房价站上800万。
22年,上半年,该小区房价基本在800万以上。
23年11月接连成交了两套,价格直接砸回到640、635万。
在市场大势面前,所谓的价格联盟,完全无力抵抗,只能眼睁睁被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