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新出生人口大降,学区房要崩盘


点击关注长鲸说房,获取最新资讯
【重要提醒】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大家可能会收不到推送,别忘了给长鲸说房加上星标⭐哦!
今天下午,与一位粉丝见面,聊到学区房的话题。粉丝对于买学区房这件事情比较纠结,一方面家里小孩上学确实需要,另一方面又担心等自己用完之后,学区房就彻底崩盘报废了。
粉丝的理由很简单,新出生人口大幅度下降,到了2026年,入学人口就少很多,从20多万,下降到10来万。到2030年,新入学人口就更少了。
前几天,湖南发了一个通知,《关于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的通知》,通知里提到,要组织幼儿园有序设、并、转、撤。对于中小学,也要考虑到未来十年入学人数的变化,优化调整中小学方案。
这是全国第一个在省级层面发布的通知,通知里提到的四个字:设、并、转、撤,也是北京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
所以,北京的家长们担心未来入学人数少,学区房要崩盘,也是情理之中。
其一,北京的新出生人口数量,与高峰时期相比,已经腰斩了。
新出生人口腰斩,相应的,接下来北京的新入学学生数量,也会腰斩。23年,北京就有不少成立多年、口碑不错的幼儿园,因为招不满学生,直接倒闭了。

2017年,北京新出生人口数量17.1万人,达到00年之后的最高峰。此后,新出生人口数量快速下跌,2018年比17年减少3万;2020年比2019年减少3万。
2021年,新出生人口是9万人;2022年,常住人口新出生人口12.4万人;户籍人口新出生人数没有公布,按照网上医疗口径统计的数据,是7.5万人。户籍新出生人口这个数字,大致对得上,按照最新数据,2022年,北京的户籍人口1413.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千分之5.7,按照这个数字计算,7.5万人也大致对得上。
以7.5万人,与17年峰值相比,新出生人口也已经腰斩。
从17年峰值算起,到22年腰斩,只有短短五年时间。下跌速度非常恐怖,这不是伞降,这是自由落体降落。
2021年,还有一个标志性的数据。北京死亡人数超过新出生人数,人口数量开始下跌了。如果用高情商的话来说,就是北京人口开始负增长了。
2022年,北京新出生人口同样负增长。
新出生人口骤减,六年后新入学学生数量也会骤降。最近三四年,正好是学生入学人数高峰期,学位非常紧张。
所有人大跌眼镜,学生入学高峰来的很快,去的更快,短短五年时间,学生人数也竟然腰斩了。
波浪来得快、来得急,退的更快、更急。
同时,以人口增长的规律来看,除非北京大幅度放开落户政策,否则学生人数几乎是永远的退潮了。
这几年非常紧张的学位,到了28年,就会富裕极多。
现在的学生多,学位少,僧多粥少,狼多肉少。28年,变成学位多,学生少,坑多萝卜少。
现在是学生抢学位,到了28年,很多学校就得抢学生了。现在执行的多校划片政策,大概率又得恢复成单校划片政策。
其二,学校的发展遵循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不管学生数量如何减少,牛小几乎不用担心招生问题。牛小获取资源的能力,招收优质生源的能力,肯定要甩出普通小学好几条街。
未来,牛小与普小、渣小的差距,依然会不断扩大。
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学校分化更加明显。
现在执行多校划片,依然有数不清的家长为了博一个概率,选择给娃买入学区房。买了学区房,有可能入学;不买学区房,肯定不能入学。
以后没有这么多学生了,大概率会恢复单校划片,只要买房,就能保证入学机会。千万不要低估家长们用脚投票,用钞票给娃铺路的决心和行动力。
其三,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始终是争抢的对象。
资源是有限的,优质的教育资源更是有限。对于家长们来说,为了娃上学,会想方设法大打军备竞赛。
学区房,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张门票。
按照现在的政策,买了学区房,可能摇号被调剂;如果不买学区房,彻底就上不了这个学校。
买学区房,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学区房是大部分中产家长们的信仰。
虽然学区房这玩意,跟孩子的学习成绩八竿子都打不着,跟娃以后得发展,大概率也是八竿子都打不着,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学区房,没法提供个人发展的上限,但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下限。
所以,对于很多家长来说:
学区房是刚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