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扼杀的“工业命脉”,中国第一家煤矿厂的艰辛往事!



1900年,一群自称刀枪不入的义和拳民,拿着刀枪棍棒从四面八方向京畿聚拢,他们之中,有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裁撤的兵士,还有贩夫走卒各色人等。他们仇外恨洋,所行之处,大肆破坏教堂铁路,诛杀教徒和洋人,掀起了一场“扶清灭洋”的浪潮。
大清帝国的统治者,一心只为巩固虚权,面对义和拳民,态度几番转变,一边镇压一边放纵,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帝的名义向包括英美法日在内的十一国宣战,一举将清帝国推向深渊。

很快,一支由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组成的联军,在塘沽登陆,由天津直犯北京,两万多人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闯入紫禁城,疯狂洗劫,无数珍宝烧掠一空,慈禧和光绪仓皇西逃,清帝国的尊严彻底被踏碎。
一片混乱之际,一个中文名叫胡华的美国青年被围困在天津公馆,他的美国名字是赫伯特 克拉克胡佛,若干年后,他成为了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当时,刚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他是英国墨林采矿公司的代表,他来到中国,是因为觊觎着清政府的一座矿厂。
胡佛被围困时,一位名叫张翼的中国官员也正躲在英租界的家中,他与胡佛的交集,正是那座由清政府开办,中国第一家煤矿厂,开平矿务局。张翼,时任矿务局督办,负责煤矿厂一切事宜。

就在张翼在家中避祸之时,一群英国人端着枪闯进张宅,不由分说地将其绑了起来,理由是张翼家中养了许多鸽子,可能与义和拳民私通。
此时,八国联军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他们以一个无比荒诞的理由,抓捕了清朝廷的官员。
而张翼,怎么也不曾想到,这一切,都是与他有过几面之缘的胡佛一手策划。
张翼被绑两天后,胡佛和顾问德崔琳露面了。他吓唬张翼,私通拳匪是要被砍头的,并告诉他,开平矿务局在动乱中严重损毁,为了避免损失,建议他租出去改挂英国的招牌,这样一来,他的性命和矿务局资产都可得到保全张翼心里还盘算着,租给他们,自己收钱,赔了还有人承担,对上面也可以交代,于是,在德崔琳的一番威逼利诱之下,张翼在合约上签了字。
中文版的租约,英文版,却成了出售合约。
就这样,胡佛用极低的价格就把开平矿务局骗到了手,根据合约,开平矿务局所属矿产、设备、码头、铁路等所有资产,全部归墨林采矿公司。
要知道,当时的开平矿务局堪称中国工业最重要的造血命脉。
煤矿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能源,是工业的基础,更是军事的必需品,长期以来,清帝国空守着丰富的煤矿资源,却没有开采能力。

1878年,李鸿章开始筹建开平矿务局,他找来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聘用英国矿师赴开平建成开平矿务局。
唐廷枢掌舵下的矿务局,产煤量逐年猛增,根据海关记载,开平矿务局出煤之后,进口煤大大减少,仅仅三年,进口量就从1.74万吨骤减至566吨,足可见开平矿务局产煤量之巨,由于经营得法,开平矿务局的业务甚至扩展到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一时之间,开平矿务局成为了中国近代工业无可争议的头号输血机。

开平矿务局从无到有,堪称创业传奇,至今都是国内外商业名校的模版案例,唐廷枢制定的《开平矿务局章程》更被同时期无数商业人物视作教案。
然而,这样一个“大机器”耗尽了唐廷枢一生心血,1892年,唐廷枢积劳成疾,病逝于天津。
接棒的正是张翼,而值得一说的是,当时的张翼还没有什么黑料,名声极好,由他管理这个工业命脉,也算是寄予重任。
然而,短短几年,开平矿务局再无往日辉煌,甚至入不敷出,外债累累,更因为一纸合约,就此落入英人之手。这好比一把锋利的刀片,正切到初具规模的中国近代工业血管上,艰难起步的中国工业没有了“造血机”,长期悲惨断血,发展举步维艰。
开平矿务局被骗走,张翼深知闯下大祸,刻意隐瞒,直到第二年,英国人强行撤走矿务局的黄龙旗挂上了米字旗,清朝廷才知道真相。
一时之间,朝野震惊,但清朝廷有什么办法呢,只能责令张翼状告英国墨林采矿公司。
这场官司持续了好几年,张翼也倾尽家财远赴英国,而最终得到的判决是,法院承认墨林公司有欺诈行为,但“无法强制执行”,开平矿务局还是属于墨林公司。
尽管无赖,但张翼,以及他背后的清朝政府,也无力相抗,只好如此。
要不回来,就只能想办法赎回来。
袁世凯派周学熙与英方交涉,此人原是开平矿务局的董事,也是张翼的亲戚,后来因为张翼签下合约而愤然离职,如今,受袁世凯所托,自然拼尽全力。
但,这样一个“香饽饽”,英国方面又怎会放手,交涉自然无果。

于是乎,周学熙和袁世凯又想出另一个办法,更为大胆,即“以滦制开”,简单来说,就是在开平附近煤矿资源更丰富的滦州建一个更大的矿厂,通过市场竞争击垮开平矿务局,从而进行吞并达到收回的目的。
表面来看,此种方法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但其中诸多变量,仍然无法估量。
很快,这个计划得到实施,1907年,滦州矿务公司成立,周学熙任总经理,总投资200万两,官股80万,招股书中明确说明,不允许洋人参股,袁世凯更是明令禁止其他人在周边进行采矿,滦州矿务形成了垄断之势。
周学熙很快利用铁路对周边进行布点设厂,大小矿场星罗棋布,对开平矿务形成包围之势,随后掀起价格战,利用低价压制开平矿务,双方缠斗多年,均损失惨重。

随着开平区域矿源日渐衰竭,开平矿务很快难以为继,而滦州矿务也并不好过,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不得已向洋行借款,但遭到诸多阻拦。
于是乎,开平矿物率先发起谈判,希望两方进行合并,周学熙自然不肯,他的目标是收回,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最终英方同意中方以270万英镑的高价赎回开平矿务,一番讲价还价之后,价格减至178万英镑。
虽说代价惨重,好在收回开平矿务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然而,没有人料到,辛亥年的一场革命将此前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武昌枪响,局势突变,清帝国摇摇欲坠,滦州煤矿那些已经亏损的股东们生怕利益继续受损,害怕动荡的政局让他们颗粒无收,于是只求自保的他们认为合并是最好的出路,不仅可以图厚利,还能利用洋人的势力保护自己的资产。
这种意图,和当年张翼签下合约时心中所想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于是,周学熙拼尽一切换来的“以滦制开”被那些股东放弃,转而投入了“以开合滦”的怀抱,情势逆转,出人意料,周学熙呕心沥血好不容易换来的利好局面,就这样毁于一旦。

很快,开滦合并成立中英开滦矿务有限公司,由英方把持管理权,利益六四分成。
此后若干年,混战频仍,开滦矿物始终由英国把持,只能用一些劣质煤中国饱受剥夺,生生卡住了中国工业发展的喉咙。而那些优质的煤矿,却被英国源源不断的送到了日本,给这个狼子野心的军国主义国家补足了血,最终变成了四处撕咬的恶狼。
直到二战结束,抗战胜利的中国,才收回了开滦煤矿。
回过头来,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造血命脉”,开平矿务局的丢失,虽说是张翼一人之罪责,但从某种角度来说,那何尝不是出于一种必然。
根本上,那是一整个民族的悲哀,国力强盛,方能不被欺负,国力衰弱,便只能被蚕食。软弱的清帝国只能眼睁睁看着列强肆无忌惮的掠夺和侵占,开平矿务局如此,圆明园也是如此。
如今百年过去,中国真正的富起来,强起来,再看这华夏河山,何人还敢造次?

-end-

执子末,90后野生撰稿人
全网平台:沐阳说
不知名签约作者,自媒体小白
有温度,有深度,不辜负每一个有心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