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遭到偏见和歧视,这是我听过最高级的回应



文 | 黛西

昨天,我刷微博看到一个视频,一女子在地铁里骂外国小伙“滚出中国”。
本来只是一次普通的争吵,但由于“涉外”,受到很多人关注。
有人称赞小伙“被问候mom”却依然保持理智的涵养,有人剖析女子用“you are a woman”贬低对方的迷惑行为,有人分析女子的散装英语语法错误。。。
不得不承认,这几年网友素质提升了不少,大多数人都站在外国小伙一边,帮理不帮亲,无论对方是什么肤色和国籍。
回想若干年前,亚裔女孩在国外种族主义者喊“滚出美国”的时候,很多网友都还幸灾乐祸地说,活该,谁让你出国?
不过,这不是我今天想说的。
我想说的是,身在外国遭到种族偏见,或是身在外地遭到地域歧视,我见过的最高级的回应是什么样的。

刚来德国那会儿,我和四个学生一起合租,室友里除了我是外国人,还有一个俄罗斯女生。
合租的德国人里,有一个德国男生S对我特别不友好,确切地说是对外国人特别不友好。
众所周知,各国媒体的爱好都惊人地一致,西方媒体热衷于播出“中国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系列节目。
当时北京办完奥运会,德国很多电视台报道开幕式,都会冷不丁把镜头一切,光线一暗,植入一些中国偏远落后地区的拍摄素材。
柠檬精的样子,实在让人觉得不怎么高级。
合租的男生S,看到我在楼下吃饭,故意换台挑这类节目播给我看,然后再评论一番,大致意思就想说,中国的繁荣都是“虚假繁荣”,中国的强盛都是“外强中干”。
最后的落脚点永远是同一个问题:你上次吃狗肉是什么时候?

我当然很生气。
我那时候德语不好,一肚子理想和他争,又倒不出来,只能力所能及地澄清一个事:只有极少一部分中国人吃狗肉。。。吃狗肉在中国也有很大争议,因为大部分中国人也喜欢狗。。。我没吃过狗肉,我家人也没有。。。我在餐馆里没见过狗肉做的菜,超市里也没见过冷藏的狗肉。。。我发誓,我看到房东的狗想的不是怎么炖了它。。。
我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澄清,没用,他还是揪着这个问题不放。
这一幕被合租的俄罗斯女生看到了。
她对那个男生说,为什么总是问她呢?如果你会使用互联网,你就可以查到答案了。而且,你反反复复提同一个问题,我觉得你挺无聊的。
男生S很不爽,把矛头转向她,大谈俄罗斯的各种社会和政治问题。
他一边吃巧克力蛋糕,一边说俄罗斯的手段怎么下烂,说了不下20分钟。
俄罗斯女生表情淡定地吃饭,不回应,不反驳,好像俄罗斯和她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出过国的人应该都有感受,在国外,最让人火大的不是“问候你妈”,而是“问候你祖国”,所以当时在一边围观的我,实在无法理解她的淡定。
男生S挑衅她问,作为俄罗人,你怎么看这些事?
女生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缓缓道出一句话,让我憋笑差点憋出内伤。
她说,亲,你的嘴上有巧克力末儿。
男生懵了。
哈?你说什么?
你,的,嘴,上,有,巧,克,力,末,儿。
他尴尬地擦了一下嘴。
对,另一边也有,还有牙上。。。
我不厚道地笑了。
我猜他当时的感觉,就像摆了一排高射炮,然后对方放出来了一只蚊子。
我问俄罗斯女生,他攻击你的祖国,你一点都不生气吗?
女生说,他说这些,是因为他对一个国家的全部认知都来电视机,这只能说明他的见识不够宽广,他获得信息的渠道非常窄。
这是他的问题,我为什么生气?

俄罗斯女生的话,让我想起了一个对我影响深远的人,我的德语启蒙老师。
他是一位老外交官,在德国瑞士奥地利三国做驻外大使三十多年,尽管履历管光彩夺目,但是没有任何架子,穿着随意,说话随和,没事儿的时候就在北京胡同里遛鸟。
老先生和我说,他70年代出国的时候,中国还不像今天这么强大,信息也比较闭塞,一些德国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扎大辫子的清朝。
这不是夸张的说法,他就被一个年轻人带着轻蔑的口气问过,“中国男人不是都扎大辫子吗?你为什么没有辫子?是出国后剪掉的吗?”

我问他,你怎么澄清呢?那时候也没有网络,你给他们看照片吗?
老先生露出了胡同大爷的微笑说:
为什么一定要澄清呢?
他该懂的时候,不用我说,也自然会懂。
他不想懂的时候,我说再多,他也不懂。
当时班里有不到20个人,鼓掌鼓出了两万人同时在场的效果。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就不就是阿Q精神么?人家都欺负到你头上来了,你还自己安慰自己?
是不是“被欺负”了,取决于你怎么评价自己。
如果你的自尊水平高,你的民族自信心很强,你不会把一部分人的偏见看成一种“欺负”。
台湾一档节目的“财经专家”说,榨菜的股价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因为榨菜是大陆人吃泡面时一定会加的东西。最近榨菜股价跌了,说明大陆人连榨菜都吃不起了,大陆民众现在都绷紧了神经。
别人造谣你穷到榨菜都吃不起,你觉得被欺负了吗?
不,你只会说:

躺枪的榨菜企业官微对此还做出过回应,说大陆人吃不起榨菜,我来抽奖送十包哈。
网友们也不解释,说买不起榨菜,只好来抽奖了,看看有没有巨富的命。
为什么台湾节目抹黑大陆人穷,吃不起榨菜,吃不起茶叶蛋,你一点也不觉得被欺负了?
因为,在贫穷落后的“心结”上,中国早就已经翻篇儿了,中国人在这方面对自己的定位是“强者”。
无论对方是谁,无论你说我们吃不起啥,我们都会让着你,配合你,你说啥就是啥吧,反正你开心就好。
强者的自尊心不需要被呵护。
但是,中国在一些方面还不够强,或者正在“由弱转强”在的过程中,又或是事实上已经变强,但中国人的“强者心态”还没跟上,对自己的定位偏弱。
比如在产品制造上,以前外国人喜欢把made in China当成“粗制滥造”和“廉价货”的代名词,尽管在今天,这早已不是事实了,但很多人还是习惯这么说。
我们上周末去看厨房,厨房设计师是德国人,受过高等教育,他脱口而出对我这个中国客户说:
我们这里都是品质非常好的中高端定制,不是随便一个made in China的厨房.... ...
话音刚落,他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他连忙解释说:
请别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说made in China不好,我的意思是,我们的厨房不是那种廉价货... ...

凭着出国十三年和形形色色外国人打交道的丰富经验,我的脑子里瞬间闪出了十句让他自行打脸下不了台的话。
但是,这一次我只是微笑着听他解释,一句话都没说。
因为这十句话加起来,都抵不过老外交官说的那句,他不想懂的时候,我说再多,他也不懂。

这些年,我们都在谈论大国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的强大也确实让中国人在世界上更有底气了。
但是,底气和自信,绝不是你“问候”了我的祖国,我就要用更恶劣的语言攻击你。
我理解的文化自信是,无论你走在哪里,无论什么人对你有偏见,你都可以发自内心地说——
偏见的本质是短见,我没有义务帮助一个短见的人成长。
该懂的时候,他自然会懂。
黛西

黛西的小纸条
姐妹们,说个题外话,这周开始,快递都停得七七八八了。
明天edx魔法条截团,截团后就没法补单了,因为没人给送快递,可不要说我没来提醒你哈。
隔壁黛你的奇特年货团,同样是明晚截团,品牌方告诉我,Seltmann Weiden的餐具过完年要涨价5-10%,下次返团就没这么美丽的价格了。
吓得我赶紧今天在这边挂一下,免得你下次掐大腿,去次条看吧。
晚安,黛西
你可能还喜欢读
烦恼都是自找的,这句话我太有体会了
德国幼儿园老师的三句话,真心戳到了我
不敢相信这是4岁娃的画,原来天赋型选手是这么来的...
黛西专辑精选
01 卧底德国幼儿园    02 亲子共读和童书
03 玩具与桌游选择    04 家里蹲陪玩秘籍
05 孩子心里怎么想    07 养育小事与大事
07 金融女聊点财商    08 宇宙最端正启蒙
09 和你一起变更好    10 这是真实的德国
11 天秤女的收纳术    12 如果你想认识我
点赞“在看”,变更好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