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中国女性抛弃高跟鞋,因为不稀罕男性的仨瓜俩枣了?你们想太多了。。。



文 | 黛西

1
昨天,朋友发我一个某乎高赞,问我怎么看。


我当场就气笑了。
按照这哥们儿说的,女性不打扮是因为“不稀罕男性的仨瓜俩枣”,所以反过来,女性打扮是为了什么,自己心里还没点数么?
公号老姐妹都知道,我是金融科班出身,类似这种的“土味经济学理论”见得太多了。
高跟鞋指标,文胸指标,裙摆指标,口红指数,好像女人的穿着打扮里,永远藏着国家经济兴衰和股市牛熊行情的密码。 

这些层出不穷的“指标”,都换汤不换药,我捡最有名的一个和大伙说说,裙摆指标,它还有个通(骚)俗(气)的名字叫做“牛市与裸露的大腿”。
有“善于观察”的分析师称,女性的裙摆长度和经济景气程度是呈负相关的。
女性裙摆越短,预示着经济越好,股市迎来牛市。
女性裙摆变长,预示着经济疲软,股市必将下行。
证据在这此——
19世纪末20世纪初,股市相当沉闷,相应地女性裙摆很长,显得乏味无趣。
接下来的十年,女性裙子穿得越来越短,美国迎来了20年代的大牛市。
再接下来的十年,女性又开始流行穿长裙了,伴随而来的是30年代的股市大崩盘。
直到今天,挺这个理论的人还不在少数。
有直男跑出来解释原因说,经济好的时候,男性事业风生水起,愿意在大街上多看几眼美女,所以女性们就愿意穿裸露的迷你裙。
相反地,经济不好的时候,男性整日为生计奔波,饭碗保不保得住都是问题,无心看美女,女性穿短裙也露了个寂寞,于是长裙就会流行起来。
读到这,你一定像我一样忍不住缓缓道出一句:你谁啊?

2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乱七八糟的“土味经济学指数”,都特喜欢和女性物品挂钩。
你再细品,高跟鞋,文胸,裙摆,都是一些令人浮想联翩的女性物品。
为什么呢?
因为它们特别符合一些低俗大众的口味。
一帮狐朋狗友男的聚一起喝酒吃肉,难免聊聊国际政治啊,经济形式什么的。
你让他们聊美联储taper,聊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他们也聊不动啊。
但是,像高跟鞋、露大腿这种事就非常容易切入,是个人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乍一听颇有几分道理,还能显摆自己懂经济学。
而讨论这些有“女人味”的物品,很容易令人想入非非,说白了就是满足自己的幻想,yy女人的穿高跟鞋和超短裙都是穿给他看的。

3
直到今天,互联网上讨论起“裙摆指数”,“高跟鞋指数”,人们还在津津乐道所谓的“证据”,搬出一些支持它的“经济学家”和“国外研究”来坐实这些理论。
读过正儿八经经济学著作的人,都知道这些“土味理论”早就过时了。
我前段时间读《漫步华尔街》,有一章节叫《几个帮你赔钱的技术理论》,在里面刚好看到了“裙摆指数”。
40年代的股市暴跌,60年代的股市暴跌,87年的股市大崩盘,被人信奉多年的裙摆指数,早就被打脸了。
它为什么“失灵”了?
原因很简单。
时尚流行元素是有一个周期的,这几年流行长裙,过几年流行短裙,又过几年长裙又流行回来了。
同样的,经济也有周期,差不多十年就是一个牛熊转换期。
那些善于观察女性穿戴的人发现的“关联”,只是两个周期恰好撞上了而已,当两个周期恰好错开,这个指标也就“失灵”了。
但是,人嘛,都不愿意相信这是巧合。
人总喜欢给现象这一个解释,给结果找一个原因,不然好像就觉得日子过得不够明白似的。
高跟鞋指数和裙摆指数就好比说——
我一抬头看天,一只鸟从天上飞过去。
我又一抬头看天,又一只鸟从天上飞过去。
于是我得出结论:鸟从天上飞过去,是因为我抬头看天。
这是典型的“后见之明”因果谬误,搞不清楚“因为”和“随后”的区别。
很多现象的出现都没法解释,很多结果的发生都只是巧合,先发生的那件事不代表是后发生的那件事的原因,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也不见得有任何关系。
4
话说回来了,为什么人们那么喜欢解读“女性物品”和经济形式的关系?
因为在这些人的心里,女性都是需要尽“被欣赏义务”的,穿短裙是为了裸露给人看,穿高跟鞋是为了“前凸后翘激发性幻想”。

你瞒你们说,我一直觉得穿高跟鞋好看的,年轻时候看《来自星星的你》,喜欢千颂伊,买了一双同款鞋。

公司开酒会,特意换上了那双鞋,一是觉得它很搭我的礼服,二是欧洲人都人高马大的,我1米7的个头看谁都得仰着头,所以决定在鞋上作个弊。
去了才知道,酒会居然没有座,据说是为了让大家多走动交流,不要光在一个桌上和熟人聊天。
于是,我就这么踩着高跟鞋,从8点站到11点,站到双脚麻木,站到小腿抽筋。
每次去隔壁桌走动的3米距离,我都会想到童话里,人鱼把尾巴变成了腿,代价是“走路的时候就像踩在刀尖上一样”。
晚上回家把鞋脱了,我的脚趾还在不听使唤地抽抽。
第二天,我就把鞋二手卖了。
女性穿高跟鞋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和衣服搭不搭,和裤子配不配,这么搭会不会显得像圆规。
女性穿高跟鞋和不穿高跟鞋的心态转变,往往只是“真tm好看啊”和“太tm痛苦了”的区别,根本轮不到关心男人怎么看。
5
为什么越来越多中国女性不爱穿高跟鞋了?
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对今天的女性来说,自己舒服大过天。
我是做金融出身,这是个对“穿”很讲究的行业,但我上下班路上只穿运动鞋。
一是我得赶地铁,经常出差赶飞机,高跟鞋跑不动;二是习惯了路上快步疾走,就当顺便锻炼一下身体。
办公室常备两双皮鞋,根据当天穿的衣服来搭配,一双平跟的,一双带跟鞋的。
带跟的最多只是2-3厘米的低跟,因为现代办公室都是开放的,你穿着一双高跟鞋咯噔咯噔走来走去,你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人家同事还嫌扰民呢。

只要去互联网大厂和外企待几年,你就会爱上平跟鞋。
因为在那里,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牲口用,老板才不管你男女,办公室会议室两头跑,跑业务跑外勤跑客户,你行你上,你不行别人上,不会因为你是女的就“特别照顾”你,让你干点“不累的活”。
▼ 《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穿着高跟鞋去便利店上班,幸好来探班的唐晶穿着平底鞋和她交换


在大城市里,大家都忙着努力赚钱,根本没人有时间看你的高跟鞋多么修腿形,你的妆容多么精致立体,你三天不洗头别人都不会注意到,能引起别人注意的只有你的才华和能力。
中国女性越来越不爱穿高跟鞋,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们对“好看”的定义正在悄悄改变。
尽管白幼瘦的审美仍然根深蒂固,但是,越来越多女性正在抛弃“盈盈一握毫无力量感”的美,开始追求“大女主”美——
健康、自信、有活力,既可以打扮得“像个女人”,也可以穿得“像个男人”。
从这方面看,中国女性抛弃高跟鞋,确实反应了社会的某种进步,只是这种进步和男人无关罢了。
黛西

黛西推荐,今晚截团!
上周开团
的德国Stabilo,陪伴了我整个留学德国时代,现在娃也用它矫正握笔和画画,一颗真心推荐给你们。

你可能还喜欢读
会过日子的我,从宜家淘到了不少好东西
说话不在一个频上的人,没法做朋友
我一女的,都忍不住喜欢这个女人
黛西专辑精选
01 卧底德国幼儿园    02 亲子共读和童书
03 玩具与桌游选择    04 家里蹲陪玩秘籍
05 孩子心里怎么想    07 养育小事与大事
07 金融女聊点财商    08 宇宙最端正启蒙
09 和你一起变更好    10 这是真实的德国
11 天秤女的收纳术    12 如果你想认识我
点赞“在看”转发是最大的肯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