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洛阳是个意外之行,朋友还剩下一次吉祥四飞卡的机会,多方对比最后选择去打卡郑州。由郑州中转去洛阳,高铁仅40分钟,不要太方便,正好河南省还没去过。
去洛阳还有个原因,我妈在八几年出差正好去过龙门石窟,当然那时候还没有我,正好可以和她现场连线,让她看看这么多年的变化。
十三朝古都洛阳比西安低调太多,洛阳是何洛文化、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二里头文化遗址就在洛阳。不过时间紧任务重,本次只去了白马寺、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我对历史是个小白,很多时间线是混乱的,有时候查了过几天可能就忘了。但随着去了西安、山西这些地方,亲眼看见了历史,才逐步把一些时间线串联起来。
#1
白马寺
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个寺庙
建于东汉,北魏最为兴盛,之后一路坎坷,几经兴衰。现在白马寺的遗迹都是元明清时期留下的了。
沿着指引一直往里面走,还能看见建国之后国际友人修的泰国风格佛殿、印度风格佛殿、缅甸风格佛殿。在一个地方能感受到不同的国家建造风格的不同,很有异国风情。
#2
龙门石窟
难以想象那个时代如何建立如此精美艺术
洛阳有好几处高铁站,距离龙门石窟最近是洛阳龙门站,直接叫个车去景区很方便。
龙门石窟景区包括白居易墓园(简称白园)、香山寺、东、西山石窟。
先去了白园,地方不大,有山有水,环境幽静。白居易生前嘱咐要葬在此处,可以与龙门山水为伴。
白园出来后直奔了西山,因为东山大部分都是唐朝后期开凿,历史意义,工匠手法远不如西山精彩。
这次去也取了巧,预约了15:30-17:30入场的票,17:00左右入场,差不多7点看完,呆了一会,天慢慢黑下来,正好可以看见石窟的夜景。石窟随着天色降临一个一个的亮起,不虚此行。
白天&夜幕对比
去之前功课必须要做的:B站《龙门石窟》纪录片,再结合到现场去观赏石窟,记忆很深刻。中国的四大石窟一个都没去过,现场还是挺震撼的,从白园走过来,远处一面山都是密密麻麻的小窟窿,慢慢走近一座座佛像开始显露。
不过人为破坏、盗取、自然环境等诸多原因,石窟很多佛线没有头、有的小型佛像整个被盗走,和很多遭受劫难的历史文物一样,残垣断壁。
说几个我印象深刻:
A、龙门石窟的部分石窟建于北魏,隋、唐等诸多朝代都有持续建造。
B、建造石窟不仅仅是佛教的传播,也代表了政治功勋。如宾阳洞,中洞建造于北魏,但宾阳南洞后期因为战乱等原因没完成,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为其生母做功德而建,但工艺程度远远逊色于中洞。
C、 大卢舍那像龛: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白天晚上都来看了卢舍那,那种安静、慈祥真的太美了)
D、因为石窟是利用整个山开凿而成的,古代工匠连排水系统都考虑到了。可想当时建造的严密程度。
👇 拍了一段手抖的开灯延迟视频 👇
#3
洛阳博物馆:低调的奢华
2个小时根本不够看,时间紧迫很多内容没来得及看完,很多珍品,可不是复制品。陶器、青铜器、唐三彩……对比了陕历博,我倒是更喜欢洛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