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集132万人进攻!俄军彻底杀疯,不惜一切代价冲击乌军防线



阅读前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兵器评论”进行关注
兵器评论:详解国产武器,剖析国际事件,独特视角独有看法,每天为您实时推送要闻,请关注并分享给更多人!
俄军大举进攻,赶在冰冻期到来前,将所有资源全盘托出,不惜一切代价要拿下阿瓦迪夫卡,这般严厉警告,美西方已听懂,紧随其后释放重要信号。
继大规模集束炸弹轰炸乌军阵地之后,俄军又新增17万兵力,对乌军防线展开全线进攻,尤其是阿瓦迪夫卡,当下,第三波攻势已经开始,但与之前不同的是,俄军开辟了新的进攻方向。
简言之,俄罗斯军队正奉命不惜一切代价夺取阿瓦迪夫卡。接下来我们共同了解一下,俄乌两军在阿瓦迪夫卡的战斗情况,而后分析战局对北约态度的影响。

(图解:俄乌在阿瓦迪夫卡激战,建筑物大部分都被炸成废墟)
01
 阿瓦迪夫卡,被炸成一片废墟
“死亡之花”,正在阿瓦迪夫卡这片土地上盛开。
阿瓦迪夫卡是乌克兰东部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一旦拿下,俄军不仅可通往重镇克拉马托尔斯克,还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摧毁其他战线上的乌军据点。
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乌克兰军队心中还有着很重要的象征意义,从2014年开始,乌军就不断加强防御,并竖起坚固屏障。
可想而知,倘若俄军攻下阿瓦迪夫卡,那对于乌克兰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
10月初开始,俄军就进一步加大对阿瓦迪夫卡的攻势,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包围,并不断缩小包围圈,一步步蚕食乌军阵地。
期间,俄军展现了极为强大的火力优势,集束弹、火炮、空投炸弹、自杀式无人机轮番出动,炮弹如疾风骤雨一般杀向乌军头顶。
当地一名乌克兰士兵科列斯尼科夫表示,此前没有一场战斗能和这里的激烈程度相比,双方都遭受巨大伤亡。
根据公开评估,俄罗斯日平均损失的人数,已经达到一战时期俄罗斯帝国损失一样的水平,与之前相比,伤亡人数近乎增加了90%。
可见,俄罗斯军队正在不惜一切代价地夺取阿瓦迪夫卡。

(图解:俄乌激战还在继续,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伤亡)
02
 俄军开辟新方向,乌军防线濒临崩溃
英国情报部门直接将阿瓦迪夫卡描述为“全面破坏”,从传回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这里的建筑物,大部分都成为废墟。
可即便如此,俄罗斯依旧不断向乌军防线发起进攻。
目前,这已经是俄军的第三波攻势,与前两波相比,俄军此次开辟了两个新方向,包括南部的佩尔沃迈斯基地区。
数日前,俄军成功突破乌军防线,打开小镇以西缺口,给乌军造成不少伤害。将其彻底包围后,俄军就立即向南部佩尔沃迈斯基地区迈进,一路沿水库前行。
由于激烈战斗严重削弱乌克兰士兵战斗意志,因而俄军前进脚步变得轻松起来。
除了阿瓦迪夫卡,俄军在其他战线上也获得重大进展,比如马林卡。
据俄罗斯南部军区前线指挥部称,新的转机已经出现,马林卡位于顿涅茨克西侧,距离市中心只有短短20公里,乌军在这里部署大量兵力,并在城区外埋下不少地雷。
同时,乌军还效仿哈马斯,在地下修建隧道。
然而,问题是,乌军此前为支援阿瓦迪夫卡抽调了不少兵力,导致马林卡防御力大幅下降。据悉,俄军趁此机会发起猛烈攻势,目前距离马林卡界碑不足800米。
换言之,乌军防线已经濒临崩溃。

(图解:俄罗斯扩军17万,总兵力将达到132万人)
03
 俄增兵132万人,背后有何用意?
再加上,俄军为了彻底赶在冰冻期到来前赢得战斗胜利,还下令增加17万兵力,也就是说,完成新一轮扩军后,俄军最大规模将达到132万人。
此举代表着什么呢?
一、俄罗斯可能已经做好与乌克兰及其背后援助国的长期战斗准备。
二、伴随着兵力的进一步增加,俄罗斯后方军工生产无疑有增无减,再加上进口的一些装备,那俄罗斯战斗力无疑会大幅增加。
三、俄罗斯突然增兵,有可能其产生了“以美国为首北约,打算对俄罗斯出手”的猜测,因此,为了以防万一,俄罗斯这才决定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扩充兵力。
我们也能简单将其理解为,俄罗斯此举存在一定对北约国家的警告意味。

(图解:美国一处弹药厂,大手笔援乌后,其武器库存不足,导致越来越多人反对军援乌克兰)
04
 俄军的这声警告,美国该听懂了
那么,俄军的警告,美西方听懂了吗?
答案显然是听懂了。
此前,美总统拜登向国会申请了600亿美元援乌资金,然而,时间已经过去近两个月,却什么都没有发生。
美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透露,一方面是因为钱不够;另一方面则是越来越多人反对继续支持乌克兰。
北约秘书长更是在采访时表示,“应该做好应对坏消息的准备”。
所谓坏消息是什么,并不难猜。
北约国家将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送进战场,在双方逐渐走向持久战的背景下,北约弹药供应量已经难以跟上乌军消耗速度。
反观俄罗斯,弹药一直都在加班加点生产,这将会给北约国家的国防工业造成巨大挑战。
总的来说,不管是增兵还是加大攻势,俄军都在用实际行动向美西方证明:俄罗斯有足够能力应对制裁与包围,有能力向其发起反制,同时,也亮明了挑战霸权的决心。
结语:对于俄乌冲突中俄军的表现,以及美西方的态度,大家还有什么了解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故事。

END
点个“在看”不失联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