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战争打响,解放军无暇顾及收复台湾,北上抗美援朝。
同年6月,美国将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表面上看美国是为了“保护”台湾,其实蒋介石一眼就看穿了美国人的阴谋:分裂中国的阴谋。
6月28日,经蒋介石授权,国民党外交部长叶公超向全世界发表声明:
台湾是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仍为各国所公认,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但不影响国民党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之立场。
蒋介石虽然格局上远比不上主席,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清醒得很,一点不糊涂。
1953年抗美援朝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这时候主席改变解放初期武统台湾的强硬态度,开始构划“和平解放台湾”的伟大战略。
195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上,总理明确阐述了关于台湾问题的政策和态度:
中国人民愿意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力争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完成国家统一大业。
宋宜山大陆之行
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后,蒋介石退居台湾,对于大陆他一直心存芥蒂。
其实,对于胸怀如海的主席来说,他根本没将国民党的过错放在心上。他曾经在很多场合都表达过自己的这一态度:
“大陆与台湾应该以和为贵,只要爱国,我们就不计前嫌,就是一家人”。
1955年,针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主席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主席提出了四个连蒋介石都不敢相信的高规格条件。
蒋介石看完信沉默良久,不置可否。
一年后,蒋介石派宋宜山为代表,秘密前往大陆与我党进行接洽。
宋宜山是国民党将领宋希濂的哥哥,此次蒋介石特意派遣他执行对接工作,也是经过一番计量的。
1、宋宜山是蒋的学生,是国民党的坚定分子,不会背叛他。
2、当时宋希濂被大陆关押在战犯管理所,宋宜山可以以“探亲”的名义执行任务,掩人耳目。
3、宋宜山是湖南人,与当时的统战部部长李维汉是老乡,有这层关系,接触更加方便。
1957年4月,宋宜山抵达北京,受到了总理的热情接待,并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宋宜山深受感动。
与此同时,宋宜山留京期间,看到了大陆民众热火朝天的干劲,和日异月新的城市变化。回到香港后,他详尽地写了1.5万字的报告呈给蒋介石。
也许是宋宜山将大陆描写的太过美好,或者蒋介石的心里还是有所顾虑,对于宋宜山之行和报告,蒋并没有给予明显的回应。
曹聚仁大陆之行
宋宜山之行虽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主席等人对“和平解放台湾”充满信心。
有一次总理访问印度时,有记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要是蒋介石带领台湾回归,政府会给他安排一个部长的职位吗?”
总理的回答是,“如果台湾回归,最大的功劳就是蒋先生的,他不仅会选择留在祖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还会给他提供比部长更高的职位”。
无论外界有着怎样的传闻,主席和总理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坚定不移,也充满信心。
50年代末期,蒋介石经过反思后决定继续接洽大陆,这次派出的代表是曹聚仁。
曹聚仁,民国时期著名作家,曾拜师章太炎和邵力子,与鲁迅、蒋经国是好朋友,和叶挺、陈毅等元帅都是老熟人。
曹聚仁的大陆之行非常顺利。在完成既定工作后,曹聚仁还专程来到蒋介石在浙江奉化溪口的故居,拍摄了几张蒋氏祖坟和墓园的照片。
这是蒋介石积压在心底多年的夙愿,他收到照片后端详了好久,眼角也渐渐地湿润了。
他感受到了大陆的诚意,可正当准备开启合谈之时,意外发生了。
因曹聚仁的身份比较特殊,频繁往来于陆港之间,这引起了美国情报局的注意。此时,美国开始对蒋氏父子施压,无奈之下,蒋只好中断了与大陆的联系。
(关闭页面,点开次条,接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