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修建“人民大会堂”,如今看是个奇迹:30万人参与,10个月完工(上)


1959年9月,人民大会堂落成后,毛伟人亲自到场视察。
当时万里同志陪同在伟人身边,向伟人汇报了大会堂的所有情况。因当时大会堂还没有名字,人们俗称为“万人礼堂”。
休息时,伟人问起大会堂的名字,万里回答说,目前这一工程还没有命名,不过有人提议叫“民宫”,有人提议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堂”。
伟人听到名字中有一个“宫”字,觉得有些封建的味道,直接否定了第一个方案。
对于第二个名字,伟人倒是表现出十足的兴趣,只是在读了两遍后说道:“有点长。比如人家要问老百姓,你到哪里去了?老百姓一定说:到人民大会堂去了。我看,就叫‘人民大会堂’吧,因为它是属于人民的!”
伟人言简意赅,一锤定音,从此“人民大会堂”的名字就流传下来,沿用至今。

人民大会堂规划与设计
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坐西朝东,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
要知道,在当时如此庞大的一项工程,仅在10个月内就完成了,是何等的一个奇迹呢?
参照国外同类建筑耗时,美国的民主塔用了7年时间,瑞士的“日内瓦万国宫”用了6年,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用了14年时间。
人民大会堂在短短10个月内,能够拔地而起,建设装修完成,完全得益于领导有方,华夏儿女上下一心的结果。
要知道,那时无论是设计水平,施工水平,还是现代化条件和如今都是没法比的。
首先说设计。
当时1958年在会议上确定要赶在1959年10月国庆之前,完成人民大会堂的修建工作后,相关负责单位开始面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
当时国人的积极性非常高涨,投稿踊跃,最终征集的设计方案有60多个,但基本上都不符合要求。这些设计稿不是太过仿古,就是太过西洋化,不太符合时代气象。
后来周公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一个思路,要求:中而不古、西而不洋,一切精华皆为我用,并强调要经济、美观、安全。
接着,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三家单位,一边全球走访研究,一边深入思考,最终各自提出了一套方案。
1958年10月14日,周公连夜召开了审定大会堂设计方案的会议,经过现场人员的商议和反复对比,最终决定采用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设计方案。


克服“大会堂”建设难点
设计方案定了之后,才算万里长征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难点摆在眼前,不过最终顽强的先辈人民都一一攻克了。
其中,难度最大的有四个方面。
1、拆迁与搬迁
设计方案确定之后,搬迁工作是第一步。当时大会堂占地15公顷,原来的地面上还居住着1000多人,房屋4000多间,搬迁的难度可想而知。
可当人民群众知道要修建大会堂时,都高举双手拥护。没人多要一分钱,也没有一家钉子户。大家都第一时间收拾细软,带着一家老小以最快的速度去投奔亲友。
文献记载,当时短短10天内,规划用地上的所有单位和居民都全部撤离,这样的效率放在如今想都不敢想。
2、缺少钢筋
正当大家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这时总指挥才发现没有钢筋,拉到工地上的钢筋不过1吨。
总指挥犯难了,向周公请示说不行就购买点外国的钢筋。这一说法,直接惹怒了周公,周公厉声斥责道:
“人民大会堂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也是中国独立自主的象征,绝对不能用洋货,我们有这个能力生产出建设所需的钢筋,我们有信心创造建筑史的奇迹。”
(关闭此页面,点开第二篇文章,接下文)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