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修建“人民大会堂”,如今看是个奇迹:30万人参与,10个月完工(下)


‍其中,难度最大的有四个方面。
1、拆迁与搬迁
设计方案确定之后,搬迁工作是第一步。当时大会堂占地15公顷,原来的地面上还居住着1000多人,房屋4000多间,搬迁的难度可想而知。
可当人民群众知道要修建大会堂时,都高举双手拥护。没人多要一分钱,也没有一家钉子户。大家都第一时间收拾细软,带着一家老小以最快的速度去投奔亲友。
文献记载,当时短短10天内,规划用地上的所有单位和居民都全部撤离,这样的效率放在如今想都不敢想。
2、缺少钢筋
正当大家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这时总指挥才发现没有钢筋,拉到工地上的钢筋不过1吨。
总指挥犯难了,向周公请示说不行就购买点外国的钢筋。这一说法,直接惹怒了周公,周公厉声斥责道:
“人民大会堂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也是中国独立自主的象征,绝对不能用洋货,我们有这个能力生产出建设所需的钢筋,我们有信心创造建筑史的奇迹。”
接着,按照周公指示,指挥部立即向全国发出征集钢筋的请援函。
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钢材加工厂,立即开足马力,24小时不间断地生产,很快源源不断的钢筋从全国四面八方运送到北京,确保了所有物资供应和保障。

3、地基深挖8米
1958年11月,在大会堂西南角做土建的工人,无意间挖出了几块鹅卵石。当时工人将情况上报指挥部,指挥部猜测地基下边应该有河道。
果然,工人们在继续下挖时,一条古老的河道赫然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没办法,为了保障地基的牢固,指挥部决定将地基深度扩大到8米。可上世纪50年代,没有先进的施工设备,地基整体下挖8米,这样的工作量想都不敢想。
于是,指挥部又向全北京发布了一个号召,当时义务劳动的民众络绎不绝。文献记载,当时很多外地人到北京出差的,也都会在工地上干上两天活。
数据统计,前后有30万人参与到了地基挖掘工程之中,在众志成城的民众支援下,用了不到1个月时间,整整20多万立方米的土方就靠着纯人力挖掘和清运完成了。

4、“支架悬空脚手架”法
1958年12月初,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主体浇筑完成,大礼堂和办公楼浇筑有序进行中。
1959年5月,前期土建工程全部结束,接着进入装修阶段。
到了装修阶段,又出现了一个难点:硬装是有顺序的,比如先要做完水电暖基础工作后,才能进行铺装和吊顶。同时油工刷墙,安门窗也都有顺序,有些工种不能提前完成。
这样的话,硬装工作至少需要3个月时间,如果碰到天气不好,甚至需要半年。
但国庆的时间是固定的,况且还有内部软装,一定不能耽误。由此指挥部开了好几轮会议进行讨论,最终终于研究出了“支架悬空脚手架”法。
即在30米高的空间内,用杉木搭建出4000多平方米的悬空脚手架,开展立体作业,工种之间在不同的高度开展作业,互不影响。
最多时共有7层作业面同时作业,施工效率大为提升。这项创新最大限度缩短了工期,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一次创举。

1959年8月下旬,人民大会堂的装修工作基本完成,指挥部同步开展了关键部位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测试。
1959年9月,当伟人视察人民大会堂时,一座宏伟的时代建筑赫然呈现,伟人看后非常满意。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夙愿,相传伟人在延安时,就有过建设大会堂的思想雏形。
如今,人民大会堂已成为我国文化的一部分,一个符号。是我国宴请外国嘉宾,接待外国友人的重要场所。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当年为建设人民大会堂付出过努力的每一位同仁。他们是一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努力向前。
读者们,关于“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