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中国在欧洲还有一块“海外飞地”,对中国人永久免签


在距离我国3000公里之外的欧洲,有一座群岛。
这座群岛位于北极圈内,属于欧洲的边缘地带,总面积约6.1万平方公里,居民3000人左右,它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的地区之一。
因群岛位于极地,由此会出现“日不落”和“夜无边”的奇异现象。这里每年有一半的时间是极昼,有一半的时间是极夜。即便如此,这里蕴藏着无限生机。
这座群岛一年中冬季长达8个月,非常严寒,几乎涵盖了地球上所有的冰川类型,常年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冰雪覆盖。
然而到了夏天这里却一派生机,野花争相绽放,各类动植物随处可见,天空蓝的令人窒息,纯白与幽蓝完美融合的浮冰与冰山,勾勒出无极盛景,吸引着全世界北极旅行者。
这里是全世界北极熊最多的地方,达到3000余只,甚至比当地的永久居民还要多。真可谓“熊比人多”。行走在路上,随处可见“小心北极熊”的提示牌。
如此美丽的一座群岛,竟然还是我国的一块“飞地”,即我国对其拥有主权和使用权。国人要去那里旅游,也是永久免签的。
这座群岛,就是赫赫有名的旅游胜地“斯瓦尔巴群岛”。


“斯瓦尔巴群岛”的发现
据《冰岛编年史》记载,斯瓦尔巴群岛最早由挪威人于1194年发现。当时挪威人将其误认为是格陵兰岛的一部分,将其命名为“斯匹次卑尔根”。
到了1596年,荷兰探险家巴伦支为了寻找一条通过北极能够到达中国的新航线,他带领船队偶然看见了这座几乎被冰雪全覆盖的岛屿,有些陡峭的山峰径直屹立于白雪之上。
当时众人皆被眼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他们在惊叹之余,巴伦支将其起名为“斯瓦尔巴群岛”。
不久后,巴伦支因白血病病逝,当时他还没来得及以国王的名义宣布对该岛领土的所有权。
要知道当时在欧洲,只要发现新大陆,国王只需要对外宣布一下,就获得了“新领地”的主权。
巴伦支病逝后,斯瓦尔巴群岛又荒寂了好多年。直到有人在岛上发现了大量煤矿和渔业资源,这时候才吸引了挪威、俄国、英国、法国等国的注意,并纷纷宣布对“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
那是1919年左右,世界各国刚刚打完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家都没有再打仗的意愿。
由此,经过商议后,1920年2月9日,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瑞典、法国等18个国家,在巴黎签订了《斯瓦尔巴条约》。
条约中承认,距离群岛最近的国家挪威对斯瓦尔巴群岛“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主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一切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

“斯瓦尔巴群岛”的开发利用
到了1925年,为了让《斯瓦尔巴条约》能够得到全世界更多国家的认可,当时法国拉了一大批国家加入该条约。
其中,就有当时北洋政府执政下的中国。
当时正值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段祺瑞早已忙的焦头烂额,对于法国的这一拉拢,刚开始他是拒绝的。
他直以为西方列强会不会又在耍什么花样,担心中国上当受骗。后来碍于法国人的面子,他又仔细地看了下条约内容,似乎对中国并没有什么弊端。
于是,段祺瑞才特意派人参加了会议,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此次签约,从之前的18个国家,扩展到了46个。
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拥有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权利,中国依法平等地享有在斯瓦尔巴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进行自由航行、科学研究等权利。
不过当时条约签订后,北洋政府并未将其放在心上,毕竟斯瓦尔巴距离中国太过遥远,中间还隔着面积巨大的“沙俄”。
由此,关于这个条约的签订,国人也知之者甚少。

66年后,我国自然科学领域专家高登义应挪威卑尔根大学的邀请,与挪威、苏联、冰岛一起参加了北极科学考察队活动。
期间,高登义在朗伊尔宾博物馆看到了当年签署的《斯瓦尔巴条约》。虽然纸张已经泛黄,但是中国是“斯瓦尔巴条约”的签署国之一却是不争的事实。
归国后,高登义将我国是“斯瓦尔巴条约”签署国之一的信息告知有关部门,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当时他就提议,要在北极建设我国自己的北极科考站。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登义及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下,7年之后,即2004年,我国在斯瓦尔巴群岛建设的第一个固定的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正式完成。
但这一切的背后,也不能忘记当时北洋政府“无心插柳”而提供的如今便利,更不能忘记那段每个国人本不该忘记的历史。
读者们,关于“我国与斯瓦尔巴群岛”,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