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长,我命令你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西山口,务必把敌人挡在狼牙山,不许他们过去一步,只要坚持到明天中午12点,就是胜利”。
如影视剧里演的一模一样。
在日军围剿的紧要关头,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团长邱蔚,将重要的掩护和阻击任务交给了刘福山率领的2营7连。
日军大扫荡
那是1941年,日军在各种行军不利的因素下,在晋察冀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扫荡”行动。
扫荡行动中,残忍的日军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他们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1941年9月23日,日军兵分三路向易县进军,他们的野心很大,妄想包围杨成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
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当时邱蔚团和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和民众2000余人被围,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急忙上报杨成武,杨成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
命令3团、20团佯攻松山、甘河一带,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困的游击队和民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当时因为日伪军已与7连交上火,由此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就交给了刘福山的7连。
7连战士作战勇猛,在敌人的轮番进攻下不曾退却半步,最终寡不敌众,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也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为了让大部队和7连受伤的战士能够安全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6班留下坚守。
五壮士跳崖
马宝玉6班5勇士作战勇猛,依靠两挺机枪成功吸引了日伪军的注意。日军误以为7连的主力还在原地,集中兵力向马宝玉等人占领的山峰发起总攻。
6小时内,马宝玉等5人共击退了日伪军4次进攻,消灭了500余敌人。25日清晨,7连主力已全部安全离开。马宝玉6班掩护任务完成。
当马宝玉等人正准备离开时,看见远处的山路上还有群众在转移,为了保护群众能够安全撤离,马宝玉等人一起决议,向狼牙山主峰棋盘坨进发,再次吸引日军的注意力。
棋盘坨是一座孤峰,它的三面都是悬崖,一面是很陡的山坡,在军事上是绝地。一旦上山,那就是有去无回,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
可这样的地理位置也正是易守难攻,5人边打边退,最后占据了棋盘坨上两个最险要的山口。一个叫“阎王鼻子”,另一个叫“小鬼脸儿”。
这两处地势极为险要,最窄处仅有30厘米。日军无法展开兵力进攻,只能一个个地往上冲,最终都被五壮士消灭掉。
最为遗憾的是,五壮士的弹药是有限的,而围攻的日军众多。最终五人子弹打完了,就开始用石头砸,用刺刀拼,打到最后连刺刀的刀刃都卷了。
到了最后关头,日军见马宝玉等5人没了子弹,也拼的筋疲力尽,一起高喊着“抓活的”向山上冲来。
面对蜂拥而上的日军,走投无路的马宝玉等人,从容地砸碎了枪支,一起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先后跳下了几十丈的山崖。
幸运的是,两位勇士葛振林和宋学义在跳崖途中,正好掉落在了一颗大树上,经过大树的缓冲最终捡回了一条命。
两人跌落在地,身受重伤动弹不得。当时日军大扫荡,附近村里的百姓都转移离去,形成了“无人区”。
也许是上天开眼,第二天正好有个叫余药夫的村民上山采药,刚好发现了二人,余药夫将二人背到棋盘坨附近的一座寺庙里。
在寺庙主持和余药夫的精心医治下,葛振林和宋学义三个月后均恢复了健康。
后来两人归队后,他的上级和战友都难以置信。据邱蔚团长回忆,当时他正在2公里外拿着望远镜观察前方战况。
当看到五人相继跳下了山崖,他的内心心如刀绞不能自已。没想到老天有眼,让葛振林和宋学义得以生还。
但近年来,对于葛振林和宋学义的生还,网络上充斥着其他的反面声音。对于此葛振林非常生气,他曾借助一个电视节目,亲自讲解了当年的情况。
他说,当时班长和其他两位战友跳下山崖后,他料想凶多吉少,忽然灵机一动,用手紧紧地挽着宋学义的肩膀,做出一起跳崖的姿态。
葛振林身高一米八左右,宋学义身高较矮,比葛振林低了一头。两人手臂紧挽时,体积增大了许多。幸运的是,他两落在半山腰时,正好掉落在了一棵树上。
掉在树上之后,巨大的惯性将两人再次弹起,继续坠落。但也就是这样的一次缓冲,大大降低了坠落的速度,再加之下边树丛的缓冲,两人幸免于难。
对于网络上的质疑,文史君之见太过无稽之谈了。
要知道两人如果真没有跳崖,落在了日军手里,其下场可想而知了;另外还有团长邱蔚的证实,当时他在望远镜里亲眼看见五壮士相继跳崖了。
读者们,关于“狼牙山五壮士2人生还的真相”,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