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刚果硬核造火箭,用破铜烂铁焊接成型,却连续5次发射升空


关注 ▲牛探长▲ 探秘全球不为人知的故事
↑↑↑↑以上是解说视频
这间看起来像农村厕所的铁皮房,事实上是非洲刚果的火箭发射中心。

这根十几米长,由废弃的奶粉罐和油漆桶焊接在一起的迷你款火箭,便诞生在这里。

这一排老旧的黑白电视机,是火箭的视频检测系统。

这间破旧的汽车2S店,是火箭的研发和维修基地。

而这块在杂草中开辟出来直径约10米的空地,便是火箭的发射台。

然而,就这么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条件,却已经连续5次成功将火箭发射升空。
第一次试验,火箭只能勉强做到喷火起飞。
第二次试验,火箭 35 秒钟就上升到了 1500 米的高度。
而最近的第五次试验,全新改造后的火箭,仅用了45秒钟居然就飞到了 15 公里外的高空。

航天事业进步如此神速,你可能会觉得这是刚果的国家级项目。
但事实恰恰相反,政府是一分钱都没掏,所有的研发和制造投入,都来自于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大叔。

大叔名叫帕特里斯·凯卡,人送外号“非洲马斯克”。
20多年来,他凭一己之力,把非洲刚果的航天事业做到了“从零到一”。
他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刚果造出一艘载人火箭,并培养出继中国、美国等航天大国之后的第一位非洲宇航员。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凯卡如果投胎在美国,可能会成为马斯克,但他不幸投胎到了刚果,注定只能成为马死磕。

刚果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有85年被比利时殖民的黑暗历史。
1960年宣布独立以后,更是遭遇了多次政变,政府军和反叛军平时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国民经济更是常年保持萧条。

然而,就这么连吃口饭都困难的国情,凯卡却天天想着上天,项目筹划之处,他便将目光瞄在了自家后院。
凯卡对自己的航天事业充满了干劲和期待,他把项目命名为“对流层”。

这个摆放在角落,由奶粉罐拼装而成,已经被烧焦的的模型,就是他的初代产品“对流层一号”。

凯卡非常珍惜这套系统,因为这些都是他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从刚果各大垃圾厂里搜集来的。
甚至里面的零部件、电路板都是后期加装上去的。

凯卡一心扑向航天事业的精神,很快得到了刚果政府的赏识。
他被带到了国防部,破格提拔为助理研究员,专攻火箭的研发。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官方人员对这个项目的支持,仅限于精神和心理层面,只要不提钱,政府都支持。

为了完成自己的航天梦,凯卡无奈辞掉了“铁饭碗”助理研究员的岗位,转身走向大众,向社会募集火箭的研发资金。
一个来自瑞士的民间机构,被他的拼搏精神所打动,大手一挥5万瑞士法郎,说这个项目,我“王多鱼投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预算有限,火箭的箭身材料采用的仍然是废弃的油漆桶和奶粉罐,电子元件也都是从垃圾场捡来的。
工程师们手搓焊接,修修补补之后,仍能保证其正常工作。

就这么省吃俭用地研发了5年,凯卡和他的团队已经顺利完成了“对流层1号”到“对流层5号”的发射任务。
从一开始堪比放烟花的“1号火箭”,到最新版本能在45秒升到15公里外高空的“5号火箭”,他们用实力打破了“非洲造不出火箭”的魔咒。

他说每次火箭发射升空,当地居民都会纷纷跪拜,在他们眼里,这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他们的神灵信仰。

对着镜头,凯卡感慨地说,虽然他这一生也许无法完成这项壮举。
但有了这代航天人的努力,下一代,下下一代的非洲人,肯定会接替他的梦想,实现刚果以及非洲人民的航天梦。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