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
对于一部分没良知的人来说,战场更像是他们牟利的工具。
他们在战场上,肆意发泄自己的不满,自己的愤恨。
那没有了战争怎么办?
那么他们会想尽办法,折磨那些被俘虏的人。
翻看以往历史记录,便会发现。
通常被敌方俘虏的战俘,最后的结局难以诉说。
那些战俘被俘的那段时间,无时无刻不想回到国领土。
但有一个国家的战俘除外。
那就是中国。
为何其他国家战俘都想回家,却唯独在中国的战俘公开拒绝遣返,要求留在中国。
这有赖于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素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儒家文化,根生在每个人的心中。
我国对战俘究竟做了怎样的事情,才会让这些被俘虏的人,竟达到不想回家的程度。
在心理战术上,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可以同我国相比较。
自古便有诸葛七擒孟获,运用策略,使孟获心服口服,甘拜下风。
我国对待战俘的态度,与此招胜之而不过。
主打一个以理服人,用真心换真情。
要有对比,才有突出。
要有对比,才有伤害。
首先看看,其他国家对待战俘的态度与手段。
二战时期,这段时间是离现代社会最近的一段战争历史时期,发生的事情更具有考证。
01
德国对待苏联战俘
2015年5月6日,93岁高龄的列夫·法兰克福。
作为当年被关押在“森讷第326号战俘营”的幸存者,参加了在苏军战俘营纪念公墓举行的二战结束70周年活动。
那一段,关于德国苏联战俘营的历史,再次被人们抬上桌面。
当时的德国总统高克沉痛表示:
德国在二战时期犯过最大过错之一,便是对苏联战俘营百万人的残忍。
那究竟有多残忍呢?
当年苏联战俘有500多万人,熬到最后被解救的时候。
仅剩100多万人,而这,仅仅花了不到五年。
早期苏联士兵,一旦被德国士兵俘虏。
唯一的结局便是,爽快地去见上帝。
中后期,苏联士兵被德国士兵俘虏后。
相信这些士兵会在内心会祈祷,自己能像早期被俘虏的那些苏联同伴一样,能快速结束生命,而不是在这里活受罪。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苏联战俘唯一的愿望,便是痛快结束生命。
但这种愿望,在德国苏联战俘营,是一种奢侈。
苏联士兵在战俘营,要干苦力。
没饭吃,没水喝。
甚至要面对工作一天后,却没有遮风挡雨的休息场所。
有幸存战俘回忆道,在战俘营中一个月里,就有十几天没有吃的。
幸运的话,他们可以从美英战俘吃剩的垃圾中,寻找到罐头里残留的汤汁。
多数时间,只能饿着肚子睡觉。
身体上的折磨,不是最痛苦的,痛苦更多来自心理上的折磨。
今天还在身边一起做工的人。
可能还不等天亮,一声鸣响,不复再见。
想在战俘营活下去,一是要靠运气,二是要靠命够硬。
为节省开支和粮食,德军一旦发现苏联战俘失去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则会立即将对方处理。
处理方式,不限于直接处死,更多会用于人体实验。
相比苏联战俘,在德的美英战俘日子要好过很多。
当年的《日内瓦公约》,相当于美英战俘的保命符。
既然有公约在,那为何苏联战俘会过得这么惨?
这个问题问得好,要问就是苏联当时,并没有签订这个公约。
德国,趁机公报私仇。
对战俘使用残忍手段的,除了德国,还有一个国家。
人体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水这个结论,便是由这个国家实验论证的。
不用多说,大家都应该知道说的是哪个国家,他们的手段有多残忍。
即使打死他们都不承认,历史的记录,也容不得他们撒谎。
与这两个国家相比,在我国的战俘,他们的生活,可以说是直接到了天堂一般。
比他们在自己国家过的日子,还要舒坦。
这就不得不说,这两个国家战俘。
一个是日本,一个是越南。
02
以礼相待
我国一贯以德服人,以礼相待。
这样的传统美德,在面对这两个国家的战俘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日本杀害我国四万万同胞,将我国同胞用于人体实验,等一系列恶性手段折磨我国战俘。
我国却严格遵守《日内瓦条约》,优待日本战俘:
一方面,展现出我国诚信;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泱泱大国,由内至外散发的千年文化风范。
我国特意为这些战俘修建战俘营。
吃的用的,比我国士兵都好。
参加我国思想教育。
闲暇之余,这些战俘甚至被允许打麻将、打排球等业余活动丰富生活。
不仅如此,在这些战俘营还会举办运动会,奖品有茶叶、烧酒等。
这在当时特殊时期,可以说是相当奢侈的奖品。
这不是日本战俘的特殊待遇,我国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战俘,都是一视同仁。
越南战俘,同样享受如此待遇。
毕竟曾经是我国的附属国,他们的待遇只有比日本更好的,甚至于多数越南女战俘想留在中国,嫁给中国军人。
究竟好到什么程度?
我们的士兵吃野菜根根,吃窝窝头,但凡有点条件,这些战俘肉和鸡蛋一样不少。
吃穿用度,一样不少战俘。
同日本战俘相同,这些越南战俘,平时除接受思想教育之外。
业余时间,均开展业余活动,运动会一样不少。
要说他们是来做战俘的,不如说他们是来度假的。
不仅有私人保镖。
还有私人医生,定期为他们做身体检查,人身安全、健康各方位得到全面保障。
这些战俘在回到自己国家的时候,完全变了一个人。
由面黄肌瘦,到精神饱满。
这也难怪,在中越交换战俘的时候。
有战俘强烈要求留在中国,不想再回到家乡。
尤其是,越军俘虏许开良:
“我叫许开良,今年三十八岁,住在越南高平市。
我是一名越南民兵,在中越边境冲突中被中国军队俘获,我知道河内政府正在实行法西斯政策,我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
所以拒绝遣返,要求继续待在中国。”
这样的举动,令越方代表很尴尬,脸色铁青。
03
写到最后
其实像这样,留在我国的战俘并不算少,甚至有些战俘自愿主动加入组织,成为组织的一员。
有首歌唱出了国家心声: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豺狼虎豹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我们从不怕事,但也从不惹事。
我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为别的,为的是建设更好的中国。
——THE END ——
作者:九笙,文史领域创作者,每一个字,都是我用心敲出来的。
点击下方卡片,看更多好文章
您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