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的副教授王超群,在财经上发表了一个调查报告,引起了我的注意,结果让人难以置信。
2018年以来医保参保情况,来源历年国家医保局《全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从数据来看,22年缴费人数减少1705万人,居民医保参保人数骤然下降了2517万人。
要知道,我们交社保更多是为了医保,以防万一有病能看得起,不至于等S,但是这么有关生死的医保大事,怎么有这么多人退保?简直不敢相信。
退保的人群是怎么想的呢?
医保一般来说,是社会底层的一个兜底福利,尤其是居民医保,很多城市中没有正式工作,或者农民,为了将来的养老考虑,一般会选择居民医保参保。
现实中,这类人群收入普遍很低,甚至没有收入。
而收入,直接决定了能不能持续缴纳医保,是不是因为医保越来越贵,他们交不起了?
有医保的,最起码生病还能去医院治一治,没医保了怎么办?只能接受高昂费用,或者不治疗听天由命。
查了一些官方数据,居民医保的前身是新农合,当时推出的时候,个人缴费标准只有10元,之后就是逐渐上涨,到2018年达到了220元,今年看数据已经飙升到了380元。也就是说,20年里,医保涨幅达到了38倍。
可能这正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原因?于是压力陡增只能忍痛无奈断缴。
如果说居民医保涨幅38倍的同时,相应缴费人群的收入也增长38倍,那么缴费就不存在难题,不会出现断缴现象。
但实际情况是,太多的人多少年都没有涨工资了,且随时面临失业风险,生活各项开销却在稳稳的年年涨价,大家普遍预期自身收入上涨希望不大,但医保肯定年年上涨,因此感觉没什么希望,只好无奈放弃缴费。
还有个断缴可能性,可能源自一些人身体不错,还算健康,也可能年纪尚轻,也就干脆不交了。
再就是很多人认为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过低,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如不交。
各有各的想法和原因。
当然,更多的人认为,不生病交这个钱感觉浪费,因为都被别人用掉了,等自己生病了,它又报销不了多少。算来算去还是不划算。
我个人认为,也仅代表个人看法,也许有偏颇错误,欢迎指正。
我总觉得社保医保是给老百姓兜底的一项非常好的民生福利,相当重要,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因为人到了年老体衰的年纪,根本无法再去赚钱,甚至丧失劳动力,这时候的社保医保,无异于强大的贴身双护卫,可保命。
但是遇到交不起费用,那就尴尬了,想参与却无能为力,这怎么办?
是不是狠狠的打击一下医疗腐败会起到不错的效果?(前段时期的医疗界整顿现在好像安静了),再提高些报销比例?医疗和药物费用是不是也要打下来?因为网上药店卖50元的药,到了刷医保的药店就成了100块,即便报销还是花不少,药店定价太魔幻。
同样例子去医院看病也一样,以前感冒几块钱药完事,现在报销完还要花几百,这钱不是大风刮来的,简直成了无底洞,老百姓挣的那三瓜两枣填不起呀。
穷人,其实是更需要保障的群体,有些民生福利是不是可以向他们这个群体稍微倾斜一些?这也是文明的体现,更是祖国强大的底气。
你的医保是居民还是职工,还是体制内医保?大家今年都缴费了吗?
还有因口罩延后缴纳的,今年必须按照涨了的新金额缴纳吗?
- End -
猫姐心想事成:每一篇文章,都是我用心撰写,希望你阅后能点个「在看」和「转发」,让我感受到,喧嚣世界中有你的支持和鼓励!点击下方名片,即可关注。点击「星标」可发现更多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