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一个购物节就能收入超250亿,这一离谱不可思议数据震惊网友,虽然有辟谣声称并没有统计实际盈利数据,但依然阻止不了某网红荣登热搜。
大家对购物的热情越来越低迷冷清,但日赚250亿的网红与冷清现实背道而驰,虽然250亿真伪难辨,但他在购物节当日销售额达到95亿的真实数据,再次刷新了他自己的纪录。
另外还有高手,辛巴创下了34亿成绩!这只是直播二场的战绩。
小杨哥,6亿!
睨某直播网友刷高额礼物不停,睨某更是福袋中夹带赠送黄金50克,日常直播也是经常上万的赠送网友人民币,钱好像不是钱,是纸。
......
网络经济是否依然热火朝天?或者仅仅是你穷?
一天95亿人民币的营收,网红一年的巨额收入,A股有几家公司能做到呢?绝大部分上市企业加起来都干不过网红一人。这......合理吗?正常吗?
富人与百姓同在一片土地,收入割裂到如同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类。
根据统计数据: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有5274家公司,其中有4897家公司2021年净利润低于18.553亿元,占比达到了93%!也就是说,李佳琦的年净收入超过了93%的上市公司的净利润。
若以营业总收入与之对比,有2728家A股公司的2021年营业总收入低于李佳琦的年度收入,占比达到了52%。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在一年时间内的经营总收入,都不如李佳琦一个人的净收入。
内容源自和讯网
钱都让极个别人赚到了,他们以一己之力,消灭了千千万万的实体店铺,和原有的销售生态,打趴下一条条供应链系统中得以存活的打工人岗位。
我们再来看看普通百姓打工收入,目前全国普遍收入也就平均时薪20元,部分时薪30元,但实际上,30元已经属于高位。
现在很多人的收入在20出头一点,有人觉得外卖小哥收入还不错,能达到时薪25,一个月大几千到手,但是这个收入是在一天至少10小时的工作强度下,一个月30天基本不休息,风里来雨里去,车流中穿梭冒着风险,才能达成的理想收入。
如果一旦超过这个时薪金额,势必有大量人员涌入这类岗位卷起来,造成薪资下降,员工再外流,人工一旦往返流动起来意味着,收入一升高就会被限制,不会让你理想增高。
换言之,如果没什么专业技能,只凭体力,你不管做什么工作,收入都被卡得死死的,绝大部分人就是20或多一点点。因为劳动力实在太多了,需要工作的人又太多,公司能用20雇佣到员工,就不会想给25元。
如今保洁、保安、保姆,吉祥三宝,与快递,网约车,外卖,成了吸纳海量劳动者的基层岗位,但岗位不可能无限,失业却在增多。
之前一直公布的失业率,现在不再公布了。之前发布的“劝大学生脱去长衫”,是不是在暗示大学生们做这些工作?
对于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来说,付出十几年的努力,考上大学去做这些工作,是不是绕了弯路?浪费了时间?这些工作没有学历也可以做的很好,为什么还要倾力投入、大费周章呢?
今天的就业问题,不单单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有各个年龄段失业再就业的问题,很多人对薪资要求一降再降,也难找到合适对口的工作。
也只有身处于失业、求职的境地,才能深刻体会其中的难,才会感同身受,今年的情形分外严峻,也给每个人更添一重压力。
一边是网红几十亿,几百亿的赚,一边是老百姓时薪20块谋生,这不能直视的差距,属实荒诞魔幻!更让大众无法容忍。
如果钱都被极少数人急速的圈到手,那别人肯定没得赚了,社会中能流动的钱是有数的,有人拿太多了,就有人拿不到。
这么多的大学生难就业,哪个不是家长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花了大价钱,那么多精力时间,到头来难觅一职,谁不魔怔?
甚至家长送外卖养家,孩子毕业出来和父亲一起送外卖,两代人十几年付出,和不付出最终达成同一个终点,那这付出为了什么?
去年的大学生就业还没解决呢,今年的又下来一批,明年又一批,岗位被AI替掉了不少,头部又拿走了社会上大部分的钱,这怎么能不让人担忧。
也许有人会说,你可以创业,可以做网红,开店,带货,这时候劝人创业等于世仇,看看实体店,替换率,关门率,再看看不断崛起的药店,还能干什么?怎么干?能活下来敬你是英雄好汉。
你们说,这是网络电商逼S实体?还是恶性竞争导致?或是分配不均闹的?
昨晚刷刷短视频,看见有个在美国的同胞小伙送外卖,收入是中国的好几倍,顿时觉得不错,干几年能攒不少,捎带还能差不多躺平。
但是越看越不对劲,别的外卖员一个月赚三四千,他一个月干到一万,怎么赚到的?
原来他以前在国内就是送外卖的,可能有了职业惯性,把在国内送外卖的经验照搬到美国,一天十几个小时玩命干,别的外卖员下班回去吃饭睡觉逛酒吧,他还在拼命干,放国内当然没毛病。
其实美国外卖平台根本不让送这么久,因为劳动法,怕疲劳驾驶,怕安全问题,时间一到就停止派单。
但是这位小哥耍了个小聪明,他注册了2个号,一个干到时间极限换另一个号继续送,他还很得意自己的小聪明,说美国人太傻,不用人脸识别。
这......如果美国人都像他这么卷,这么“聪明”,你们说美国外卖行业会不会被卷到最低工资?毫无疑问会!所以劳动法禁止加班,目的就是禁止不正当竞争,让每个人都尽量有岗位。
再回到网红的250亿,老百姓的20元时薪,同一时代同时存在的现象,太撕裂,不真实。
这些壕富的人们,与底层百姓的撕裂越来越明显,这些人群的视角能不能交错互补?互为看见?如果能,为什么太多的人总觉得别人很有钱?为什么有专家认为内需可以用刺激解决?
我们现在的电视剧,只能呵呵了,哪有普通百姓的身影,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能住豪宅,背几万块的包包,用贵妇级护肤品,观众都懵了,是自己脱离了现实,还是编剧脑袋让驴踢了?导演拉着走不稳的编剧,被带偏了又齐齐被门夹。
这种收入差距,应该被大众关注,关注也是一种力量,是不是可以富人税尽快出台?遗产税离境税统统安排上?能不能给普通劳动者更好的保障?提高百姓收入来拉动内需?
如果一个在职劳动者,还要靠辛苦做副业来增加收入,那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正职收入不足以过上正常宽松的生活。
短期内可能很难实现收入好转,但还是应报以希望,希望底层普通百姓收入能尽快提升上来,安居乐业,才敢于花钱消费。
- End -
猫姐心想事成:每一篇文章,都是我用心撰写,希望你阅后能点个「在看」和「转发」,让我感受到,喧嚣世界中有你的支持和鼓励!点击下方名片,即可关注。点击「星标」可发现更多爆文。
【邀您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