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电商,能解决经济问题?(深度)



我们的商业似乎走进了死胡同,头部网红、主播个个身家过亿、几十亿,利润可以轻松打败93%的上市公司,这样的局面非同寻常。
当线下1000家店铺都卖不过一个主播时,当电商实实在在影响到了全国各地很多人的收入时,人们终于后知后觉,开始意识到这样的畸形发展不能再持续下去。
当小微企业大批倒下,实体店铺纷纷关门,越来越多的药店似乎成了实体店的扛把子。
当社会上开始传播"创业九死一生","劝人创业等于掘人祖坟"等言语,人人对创业谨小慎微时,其实已经说明,商业逐渐失去了该有的蓬勃和创新力。

你是否还记得二十年前,书店很热销的各种成功商业书籍?那是心怀梦想之人的必读头脑食粮,里面有着无数实业创新实例和经典商业案例,不乏各种各样的商业奇思妙想。
我们都曾为这些勇于打拼的商业人士,和他们的创新能力,由衷感到认同敬佩。
可是今天,问问这些书籍的作者,里面案例的主人公们,又该如何分析痞幼3个月赚到1620万、小杨哥出道5年身家从一无所有飙至25亿呢?众多上市公司看到这2人的收益,又是什么滋味呢?
究竟商业模式与创新更值得研究,还是全网最低价更值得深究呢?
几十年商业环境出现了很多经典广告词,里面不乏暗涵优秀华夏文化、家族亲情、真善美等卓越广告词,如今呢?变成了全网呼喊:1!2!3!上架!
商业的进步,本该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更便捷,更轻松,更有时间去生活,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包括提升情绪价值。
我们拼命努力,工作,赚钱的结果,难道是为了996加班?为了没有时间做饭?为了吃外卖?为了没有假期?为了买一堆未必真实的全网最低价?
当电商与实体的天平日益倾斜到无法忍受,切切实实地影响到了很多人的饭碗时,于是群起振臂呼吁,关闭电商!
似乎只要关闭电商经济就会好起来,岗位就会增多,更多人就都能够赚到钱,谋得更好生存。
可以理解,这背后有无数家庭的呐喊,有渠道商的艰难处境。
但是,这个问题不能简单一刀切处理。

不能否认,电商属于实体经济的一部分,对于商业的繁荣有一定促进作用。
但是,从某一年开始,电商开创了玩流量模式,为流量付费,于是马太效应立刻显现出它的魔力。
最终结果就是,头部极少数人迅速席卷走平台大部分流量与利润,实现短期暴利,而小商家的流量利益被头部瓜分,导致难以为继。
起初,先是影响到无数小商家的生存,接着,很快波及到了全国线下中小商家的利益,以及其中一些连带利益。
这个虹吸效果,威力太过巨大,影响了无数人的饭碗。
这时候,我们需要参考一下发达国家是如何对待电商问题的。
发达国家其实并不很认可电商的发展,在他们看来,实体店铺更重要,如果非要2选1的话,电商平台一定会被他们果断抛弃。
发达国家如此考虑的原因有:
1、电商岗位有限,实体店才能够解决大量就业。就业民生问题远比极少数人变得更富有重要,也使得社会安定。
2、实体商业拉动消费明显,可以提供当地税收收入,各地区经济正向循环。
3、电商的包装等,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4、电商低价促销是不正当竞争,违反商业公平规则。
法国和意大利相继推出法规,限制电商在市场中的发展,美国也在近期收紧对亚马逊等巨头电商的监管。此外,印度、日本、韩国、德国、荷兰等国家也有相应限制电商发展的政策。

为什么电商可以在我们国家迅速得到发展呢?
做过销售的朋友都懂,你的公司正常经营,是否需要陪上笑脸,陪吃陪酒陪玩,才可能谈下一笔业务?或讨回该收的款项?甚至折腾个够呛也要不回来钱?A欠B的钱,B又欠C,C还欠着D,拖着拖着很多公司消失了,你懂得。
我们这个商业环境有些东西根深蒂固,就比如喝酒签单,不喝酒签不下单,这种恶习让很多人深恶痛绝,上一桌厅级待遇加茅台,都是成本啊,导致商业流通成本极高,人也疲累,所以受不了的人索性扭头做电商。
如果你是因为线下生意收款不及时,收款需要成本,不得已才去做电商的,可能为了收款还打过官司,吃过这方面的折磨,电商确实很好的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至少不用花大成本去催债了是不是。
而实体店最焦虑的,恐怕就是高房租和日渐凋零的营业额,卷帘门一开,房租一分钱不少,店主骂着房东,房东悠哉悠哉躺平收房租,过上了早退休,早享受的好日子。
电商,很好解决了这些问题,环境普遍达成诚信,流通成本极低,商业效率极高,所以电商在我们这里理所当然大行其道,发展如星火燎原。
这反面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商业环境流通成本极高,以及缺失诚信的现实,这才有了电商的生存空间。
不过这也和我们鼓励发展,积极扶持的政策也有关系,基建强国让每个角落都有公路可通,都有电有网络,这些是发达国家不能比的优势。

我们不能全盘否定电商。大家仔细想想,以前我们买了东西有些问题,是自认倒霉还是商家都能积极处理呢?是不是退换非常麻烦?捎带还得吵一架闹投诉?有7天无理由退换货吗?有足够的信任感吗?
电商的便捷性,给大家节省了大量时间体力;电商远比线下低廉的价格,更为无数人省了不少钱,不用多花冤枉钱。7天无理由退换货,让所有人购物放心无忧。
当然,我们也需正视实体店与电商的发展均衡,一味消灭电商,无疑损失了商业多样化和消费者的利益,但一味无序发展电商,也会导致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
实体店的流量是比较公平的,面对的国家、地区、人群大差不差,哪怕是世界知名的奢侈品,也不是所有人都去买。
但是,电商的流量是不公平的,需要花钱去买,不买没流量,还可以作假,意味着商家实力越强就越容易赚大钱,这种马太效应在网络里可以急剧扩大,最终导致绝大多数人根本赚不到钱,只会拉大贫富差距。
所以,这就需要跟进管控,比如流量的公平分配,接住接不住流量暂且不管,至少要公平展示,如此也不会形成垄断。
控制寡头无尽的贪婪,尤其巨头的高额利润,加大税收比例不为过。
毕竟,当大学生们找不着工作,不少人蜂拥而至去做主播,争当网红,无疑是人才的损失,更是创新的损失。
毕竟钱在哪,人就在哪。
当财富向科研、做贡献、多劳者倾斜分配时,当税收向网红明星等富人加大比例征收时,当偷税漏税十几亿需要付出坐牢的代价时,网红主播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与光环。
- End -
纯手动码字,坚持原创,拒绝AI
阅后请顺手点个「在看」「转发」
谢谢你的认可和鼓励!回馈好运!
赞赏的朋友你的慷慨必将财源滚滚!

【更多精彩】
发生了什么?大家怎么都穷成这样了?
历史大萧条背景下,普通人都是怎么过来的?
裁员滚滚来!形势有多严峻?
不容乐观!各位多多存钱吧
官方重要数据仔细一算!如坠冰窟!
中产的作死之路
什么钱最好赚?打破头你也想不到
给穷人留条路吧!20年暴涨38倍,2500万人直接撤退
失业潮,比想象中还要可怕
泼天的富贵!就要轮到你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