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你配吗




▣作者:老范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1
最近延迟退休的事,不光国内关注,在欧洲闹得更是沸沸扬扬。
法国超百万人不止一次走上街头,只为一件事:反对马克龙政府的退休制度改革。
改革的具体内容有两个:
一个是将退休年龄从62岁提高的64岁;
另一个是养老保险缴纳时长延长。

国内某专家也建议,66岁至79岁的人仍是中年,应该继续工作,发挥余热,不要那么早养老退休,多为社会做贡献。
这提案可以说和目前呼之欲出的延迟退休政策“相得益彰”。

看看这专家光头衔就差不多百十来字:
月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会长、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商会副会长等职务......
不可谓不厉害啊,但讲出来的话也着实扎心。
要知道,我国的人均寿命还没到达79岁,2022年男性73岁,女性高点78.3岁。
我们之前常说,要活到老,干到老。
现在这是活到死干到死还不行,还欠了几年的贡献呢!
2
就说这延迟退休吧,咱也不能一概而论。
先要看做什么工作,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年龄上区别很大的。
很多一线工人,在车间干了一辈子,落下了很多职业病,还有广大的农民能干到79岁吗?
问题是现在35岁以上的找工作都困难,六七十岁以上谁要你啊?有什么工作可供他们选择呢?
如果延迟,那公务员招聘是不是可以放开35岁,包括很多私企里面一些不成文的“潜规则”。
另外,说句实话,延迟退休对于大部分普通老百姓来说,真的是:我们不配啊!
很多人继续工作,是生活所迫,哪有什么退休一说,都是手停嘴停,不出来工作,吃啥……
网上有个段子,话说最命苦的是什么样的人?
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吃的比猪差,干的比牛多,挣的钱呢?
比秃子头上的毛还少!
不搬砖不懂搬砖的苦;不走进民间,不懂民间疾苦。
所以现在很多老百姓一听到“专家”就反感,一点不意外。
3
不光是我们不配提前退休,放眼整个东亚,似乎也是如此,真的是内卷之王。
日韩现在已经是发达国家了吧,但是他们的老年人一样无法像欧美澳那般有钱有闲。
二战后东亚国家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对此却不以为然。
他认为东亚经济体靠的是“流汗”而不是“灵感”,这种模式不具可持续性,“亚洲奇迹”根本就是“建立在浮沙之上,迟早幻灭”。
克鲁格曼之所以这么说,理由就是,东亚经济的增长是粗放型而非集约化,这种模式侧重于数量扩张,而轻视了技术创新。
虽然,他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但也道出了很多事实。
政府主导产业发展时,由于后发国家没有西方国家对外掠夺的资本原始积累,因此只能通过产业、财政政策实现对内原始积累,这种政策会导致其它产业受到拖累,形成畸形的产业结构。
比如,我国曾经提倡的工农剪刀差,主张降低农产品的交换价格从而反哺工业发展,韩国通过扭曲农产品价格,获得了从农业转移出来的更多廉价劳动力。
虽然看上去只影响了某些行业或群体,却会造成资源的错配与强制转移,间接牺牲民众的利益。
4
工业能力方面,现在的东亚,妥妥地是全球的生产制造中心。
以2021年为例,在全球16万亿美元的新增制造业总产值中,“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制造业增加值,就达到了6.6万亿美元,占全球的41%,仅中国大陆的制造业增加值,就接近欧盟+美国的总和。
按理说,这么强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东亚人的生活,应该是整个世界最富裕、最悠闲、最轻松的社会。
现实却恰恰相反。
东亚模式也被成为“东亚地狱模式”,光听这个词就......
我们天天996,007,日复一日还收入微薄寒酸,欧美普通人每天工作四五个小时,前段时间英国还说要每周工作4天。
最重要的是,工作时间这么短,人家收入还都远远高于东亚人,真正的有钱有闲。
至于非洲和拉美的大多数国家,收入当然远远比不上欧美,但同样是生活压力小,工作时间不长,每天玩儿似的,稀里糊涂时间就过去了,属于有闲没钱的主儿。
东亚国家,包括中国人、朝鲜人、韩国人、日本人,聪明、勤奋、刻苦、遵守纪律,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
然而,东亚国家自步入工业化社会并加入世界贸易体系之后,人们却普遍都是精神高度紧张,不管是工作、买房、教育、医疗、养娃,生活压力都不是一般的大,甚至,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了整个社会的竞争和内卷……
缺少资源,人口众多,承接产业转移,可以说赚的都是辛苦钱。
既没有足够的钱,也没有足够的闲。
5
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吗?好像也不完全是。
日本、韩国、中国的台湾、香港都已步入发达社会,日本的人均GDP甚至一度远超美国,但劳动时间都普遍偏长,真的是“拿命挣钱”。
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的65岁+劳动参与率普遍下降,特别是美国下降极其明显。
但是,在东亚却出现相反趋势,65岁+老人的劳动参与率在疫情爆发之后,居然开始上升,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都是如此。
就拿日韩的老人为例,65岁以上的老人参加劳动的工作的比例竟然接近30%,说明生活成本的上升,单靠国家的养老金很难体面、舒服、有尊严的养老,老人不得不出去工作。
东亚三大经济体,中日韩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美德英法的劳动时长、劳动者薪酬、劳动者收入占GDP的比率一比较,一目了然。

图片来源:地主家的余粮
中国劳动时长最长,薪酬最低,占GDP比例最低,法国人最爽。
所以,尽管困难重重,中国必须要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的升级转移也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
正文完,最后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咱们这代人,小时候赶上了独生子女政策,成年以后赶上高房价,中年了赶上鼓励二胎,老了可能要赶上了延迟退休。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多大年纪,都必须面对这个基本事实:未来长寿化,老龄化,少子化。
未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要怎么办?
如果你以为长寿时代只是意味着老龄化、延迟退休、养老金缺口和劳动力短缺,那你的视野仍然是流于表面。
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这是一本重要且可读性极强的书,我们很多人都应该好好读这本书。添加下方企微,获取完整电子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