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热心网友@我,给我看这个东北某设计院的“工资变更协议”啊。
(更多具体信息,可后台回复:1800)
我一看这1800元,难道不比最低工资标准还低吗?
然后我赶紧百度了一下,发现吉林市的最低工资是1760元,这个1800还属于是“向上取整”了。。。
~~~
这家设计院,是家小型私企,规模不大,感觉做事情还是比较讲求“章法”,至少是白纸黑字让你签个协议,让人死也瞑目。。。
而ZJ下属某东北大院呢,则是毛协议都没有,直接给人发0工资。
这样一对比,我甚至觉得这家发1800的吉林设计院,貌似还挺有良心的。。。
(比烂而已,无任何褒义)
当然,设计院资本家这样做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跟打工人“友好协商”、“征求意见”,而是为了有个白纸黑字的协议,以规避日后打官司中的扯皮问题。
因为现在设计院“降薪”、“欠薪”的事件层出不穷,很多设计师也是对设计院的“画饼”彻底失望,逐渐走向觉醒,选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据一个做法律的朋友给我讲:
“大数据显示,其实劳动争议的官司,劳动者胜的概率有80%。
因为降员工薪酬合法的途径只有一种——“考核不达标”。
如果你要说劳动者考核不达标,你就必须拿出不达标的证据,举证责任在单位。
这个举证其实是很难的,因为很多单位连像样的“考核办法”都没有。
而单位即使有考核办法,如果没有过职代会,平时没有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去执行,都等同于没有。
所以说,打赢官司不难,但与打赢官司相比,是不是选择走这条路,才是劳动者主要考虑的问题。
很多人担心以后不好找工作,行业内不好混,所以不敢跟企业打官司。”
~~~
可见,设计院“降薪”这种目前司空见惯的行为,在法律上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设计院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考核办法”,完全就是领导的“一言堂”)
但因为设计院这个圈子特别小,基本上一个地区的设计院领导之间都是互通有无的,所以设计师就特别害怕因为自己的抗议,得罪了某位领导,导致自己在本地区的设计圈子里都混不下去了。。。
而本应肩负起维权责任的“G会”呢?也完全没有任何存在感,导致打工人之间无法团结,只有相互倾轧,比谁的出价更低。。。
而比烂到最后,我们就发现,很多设计院的工资,就已经降到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甚至有些院比最低工资还要低,比如某东北院)
有人说我是断章取义,大多数设计院不这样,不要挑着几个典型案例,就把所有设计院都一棒子打死。
诚然,全国2万多家勘察设计企业,下属的挂靠分院更是如恒河沙数,不胜枚举,其中当然也有些还相对不错的。
但目前的问题,是在于设计院这样一份本来是“拿命换钱”的小众工作,涌进来太多不明真相的年轻人,愣是把这个行业卷到了哪怕玩命干也只能拿当地最低工资的地步。。。
这在其他行业,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比如当保安吧,每天玩着手机溜着弯儿,至少也能拿个3000吧?据说考下消防证的保安甚至能拿8000,这不比设计院天天熬夜画图轻松多了?
是,保安挣得也不多,但人家说:“我就是图个轻松,不图钱!”
那我们在设计院到底是图点啥?不就是图钱多才来设计院吃苦的吗?现在吃了半天苦,钱却连保安都不如了,您觉得我还有必要说设计院好,让大家都来干吗?
当然不!我们能做的只有两个字:劝退!
劝退一人,胜画七层施工图!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加大劝退力度,让天下人都知道设计院已经烂成渣了!
唯有如此,这个行业,才有未来。
(最后,还是全靠大家顺手转发,广而告之,传递行业真相!)
关注,转发,投稿,传递行业真相!
后台回复:加群,一起聊聊设计院职场
后台回复:转行,围观设计院转行案例
后台回复:卷王,一睹设计院卷王风采
后台回复:降薪,领悟设计院降薪宿命
后台回复:两千,理解设计院底薪逻辑
后台回复:收入,百家设计院收入汇总
后台回复:1800,本期特别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