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迟英
一个努力不给母校丢脸的终身学习者
公众号|迟英的世界 ( chiying366 )
(本文为我在知乎上对相关问题的回答)
建筑学并不会让人绝望,让人绝望的是建筑产业的大环境。
高中学生物,最重要的知识点是“进化论”,而进化论最重要的观点是“适者生存”。
请注意,是“适者生存”,而不是“优胜劣汰”。
当我们口口声声抱怨建筑业“劣币驱逐良币”时,可能需要反思一下——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口中所谓的“劣币”,其实才是最适合大环境的呢?
~~~
有人说,环境会塑造人。
但在我看来,环境从来不会塑造人,它只会筛选人。
所以,当你在知乎上,看到普天盖地的劝退建筑文章时,其实就证明劝退建筑的观点已经得到了知乎大环境的认可。
而知乎作为一个大众社交平台,得到它的认可,其实也就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问题,完全不必对此产生过多疑虑。
~~~
任何产业都是有周期的,而根据康波理论,房地产的周期大概是20年。
所以,当中国的建筑业经历了自世纪初开始的20年高速发展后,它的产业周期,也走到了低谷。
而且,即便这种低谷不会一直存在,而是以20年为周期起起伏伏,等到下一轮高峰来临,也注定无法重现10年前的荣光。
因为产业的发展不仅遵循自身的周期,也同时遵循社会总生产的大周期。
而在社会总生产中,建筑这种基本使用年限50年起步,且通过翻修就可以使用上百年的产品,当它的普及率达到80%(也就是城镇化率达到80%)之后,就注定会被社会边缘化。
而要知道,在过去的20年,这个行业的蓬勃发展已经吸纳了太多人入坑,而其中绝大多数人现在都是当打之年。
当你进入一个设计院或者地产商,发现你的领导只比你大5岁时。。。请问在业务量逐渐萎缩的大环境下,你又有多少晋升的机会呢?
熬到领导退休不现实,而大环境又不提供新的领导岗位(甚至原有的领导岗位都在逐渐减少),新人,真的机会渺茫。(题主又强调自己是普通家庭,那就更加没有优势。。。)
~~~
题主能在读大三时就感觉绝望,其实对自身发展是有益的。
任何事情,都最怕后知后觉,鸡汤可以让你续命到毕业,但毕业之后的几十年光阴,总不能全靠鸡汤支撑。。。
其实转行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参考文科专业,因为他们所学的东西根本没啥“干货”(非引战,其实理工科的所谓干货,很多也都是与时代脱节的),所以在就业选择上反而放得很开,没人会纠结是否和大学所学相匹配。
而对理工科而言,因为所学知识的专业性非常强,又很难。。。这就给人一种“非干本行不可,否则亏了”的错觉。
其实哪怕你在学校学了10年出来,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一切还是得从头学起,这在99%的行业都是如此。
所以,不要怂,就是干。甭管有啥想法,试着去干一下,说不定就成了。
~~~
总而言之,建筑学其实还挺有意思的,但建筑大环境真的是每况愈下。。。感到绝望是每一个坑中人自然萌发的情感,并无虚假。
所以,当你有能力做出改变的时候,不妨努力尝试改变。不要因为大学专业,而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大不了,还回来设计院画图,应该也不至于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