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德感太强的人容易活得悲催?


先说看《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四部陈宫之死有感,这个很接近历史史实了,不是《三国演义》。
《资治通鉴》中根本没有陈宫看不起曹操因为疑心屠杀收留他的吕伯奢一家的故事。
陈宫和曹操原本是同事也是朋友,吕布东汉末年第一武将,陈宫刚好投他门下而已,但陈宫悲催结局在于,别人会觉得这个主子不行就换一个,东汉注定没落,各人找靠山,尤其是能容人又可能夺取天下的。
陈宫就是道德感特别强的一种人,认定谁就从一而终。即使知道吕布屡次不听他的,难成大事,最后一起被曹操捕捉。
曹操念旧情放他一马,陈宫是主子不得不死,他也不能独生,好在他也托付了老母妻女,曹操答应,陈宫头也不回慷慨赴死,气节之高,令曹操这样的人都流泪了。
不能说陈宫迂腐,陈宫如果是小人,也不值得曹操这样枭雄为之动容,但像陈宫这样不能顺应形势,一根筋走到底的人到现在也比比皆是,尤其现在不再是某家文化独占天下,赤裸裸的商业社会,这样的人很难在现在活得好。
再说一个有意思的事儿。
有时候,有人能赚钱是利用了信息差,比如一个公众号博主加入了厉害博主的收费群。
然后几乎完全复制文章在自己公号上设置付费文章,12元付费,28人付费了,那就是这篇文章收了336元。
巧妙在于,原博主知道也不在意,因为剽窃的博主也是他的学员,所以更光明正大每篇剽窃。
还有,原博主一篇文章付费设置30元,那么他就12元,有些读者即使知道原文出处也会加入剽窃者的收费群,便宜啊,也会购买剽窃者的付费文,一模一样的东西,价格只要一半不到。
你能说剽窃者没有道德吗?因为信息差的存在,还有他还特别会营销,所以阅读量甚至远远超过原博主。
赚钱方式非常多,如果你做什么都道德为先,你根本不可能发财,比如,我做线下门店传统生意,卖利润率高的产品,即使朋友买也一块钱不便宜,就这点,很多生意人都做不到,害怕被说赚朋友的钱。
其实,这里的朋友指的是熟人,真正朋友根本不会在意,因为他知道你的价格体系一定是设计过的,不要打破它。
很多人根本不适合创业,或者说赚钱,道德感太强了,其它创业需要的长期忍耐,见不到短期反馈,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根本无视周围人的不理解的眼光,无视社会通行规则等等。
一个凭本事能赚到钱的人,一定有非常过人之处,超越绝大多数人,那么他享受宽裕的经济生活,独立自由的思想,就是对他付出的肯定和回报。
现在商业社会大家谈的都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如果还谈忠诚就是个笑话。
哪个老板只要开口画大饼,谈忠诚,立马格局就变小了,有没有忠诚?当然有,不是谈的,是做出来的,你为别人考虑,给足别人想要的,别人也付出,给到你想要的,这才是长久合作,彼此忠诚。
想起博主在美企,领导失势,立马原本笑脸相迎的同事变得冷漠,头儿和人说话吃饭都没有人愿意,博主觉得这么做太势利了,还是正常交往,被整领导的领导所嫉恨,过了几年谈到此事,领导到没说什么,只是说也能理解,但对我当时没这么干还是表示感谢的。
领导也是能耐不错之人,现在全家移民澳洲,发展很不错,时不时还微信聊几句,在三年大异期间还帮我介绍了工作,至少度过了难关,也算是好人有好报。
博主现在做生意,几年下来,也深刻理解了社会运行法则,也没那么强道德感,不适合合作伙伴及时终止合作,公司不养闲人,不仅对客户对其它伙伴也是负责任。
不合适继续服务的客户,也终止服务,想成为我客户,非常想,一再发消息表示愿意合作,我只是装看不到了,也不回复。
因为,你必须有所选择,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合作,而不是不忍心,道德上过不去,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就是为了赚钱而来的,能够让你客户满意,合作伙伴赚到钱,自己也赚很多钱,更高成就感,这才是真正要做的。
有的人想跳槽,又觉得老板对他不错,很拧巴,反而双方受影响,其实大可不必,坦白去沟通,行就继续,不行。另投明主,或者你自己做主子招募愿意追随你的人,一起成长,一起发财。
收起你那没啥用的道德感,否则很容易活得很悲催,要知道,现在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是:利益。
商业社会,运行最大的法则是:交换。
一旦你明白这两句话,你会活得非常滋润,包括你的家人、周围关系紧密的朋友。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有错字讲究看,内容最重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