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和汉语言文学,相对更容易进入体制内的两大专业,因此近几年,备受学生和家长们关注。那么这个专业毕业后,真实的就业情况,到底怎么样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期分享人,2019年毕业于四川一所二本,汉语言文学专业,宿舍共4个女生。
室友A,四川巴中人,普通工薪家庭。高考发挥失常,才来了我们学校。学习能力很强,而且非常有主见。大学四年,普通话、教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证书,均以较高的分数,一次性考过。目标也很明确,就是去大城市当一名老师。毕业后,回家全职备考大半年,顺利考上了成都某区的特岗教师,工作期间表现出色,多次获得领导的认可。2022年上半年,又顺利考上了该区的教师编,目前月薪1万+。福利待遇,也是我们当中最好的一个。
室友B,四川广安人,普通工薪家庭。大学四年,除了按部就班地上课,还加入了学校的文艺部,偶尔去活动上唱唱歌。大三时决定考研,但以失败告终。毕业后去了成都,先在一所公立学校代课一年。然后,又去了一所私立学校代课,但与公立学校相比,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煎熬,因此立志,一定要考上教师编。最终在2021年9月,成功考上成都简阳的教师编,目前月薪8-9千。她也是我们四人中,唯一脱单、且率先步入婚姻殿堂的一个。
室友C,四川遂宁人,普通工薪家庭,人缘最好的一个。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先后做过家教、服务员、志愿者等多份兼职。大三时,开始准备考研,也以失败告终。好在毕业前夕,及时转向学校的西部计划,通过选拔,成了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去了达州某地区。三年时间里,通过自己的勤恳和努力,被评为“四川省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去年顺利转为事业编,目前月薪6千左右。虽然工作很稳定,但因为家庭原因,还是想回老家,所以目前,也是边工作边备考。
最后是我(分享人),四川内江人,普通工薪家庭,一个内向、敏感且迷茫的人。大学四年,一直朝着教师这个职业前行,循规蹈矩地上课、考证、参加活动。大三时,随大流备战考研。后来,虽然考了一个较高的分数,但因为英语的原因,调剂去了广西一所双非院校。读研期间,认识到自己不适合做科研,便没了读博的打算。研三时,一边写毕业论文,一边到各个学校应聘教师,可是接连几次面试惨败,让我备受打击,于是又转战考公考编。最终在毕业后的三个月,顺利上岸邻市某事业单位,目前月薪7千左右。
分享人感悟:最后,我想跟所有像我一样、出生于普通工薪家庭的学弟学妹说,不论报考哪所学校、选择哪个专业,都要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好前进路线,避免兜兜转转,浪费时间、消耗青春,徒增不必要的试错成本。
每个人的人生,都值得被记录;你的经历,或许会成为他人前行的光。我是那些无名之辈,感谢您的倾听,如果有所共鸣,不妨点赞、关注,如果有所感触,欢迎投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