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人类,但我讨厌人。——埃德娜· 圣文森特· 米莱
撰文 | 君子宿
编辑 | 君子宿
刚在别家公众号,看到一个女读者留言,讲了一大串前男友的事情,然后问大家,他那样算不算挣扎在生存线(文章里是讲不要和挣扎着生存线的人谈恋爱,这些人疲于奔命,给不了任何情绪价值)。她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获得大家的认可——认为她的前男友很挫,她选择离开这样的人是对的。
如果她描述的是真实的,那她前男友确实挺心理变态的,离开是对的,没什么毛病。但是对于旁人来讲,一面之词总是缺乏一种说服力,我很难就笃定地认为她说的是事实全貌。所以我并未表态,并且我也觉得这种表态毫无意义,我更想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类似的事情——为什么这些女生,需要通过否定别人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呢?
基于此,我把人简单分成了两大类:一类人,更关注自己;一类人,更关注别人。关注自己的人,会基于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去判断、决策;关注别人的人,决策完全依赖别人,也就是对方是怎样、自己才会做对应的选择。
还拿这个案例来说,明明都已经是前男友了,她还是一一列举了他很多对她不好的点,并试图以此来得出他很差劲的结论,这样自己的离开就变得十分正确。但我想说的是,只要自己不开心了,离开就是正确的。
这就是两类人最大的差别。关注自我的人,是比较自洽的,因为一切选择都基于自己的真实感受,是非常清晰且准确的;而关注他人的人,是比较混乱的,当有人同意她的表达时,她会开心、认为自己对了,一旦有人反对了她、马上又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
而这个世界上,最难判断的就是正确和错误——因为大多数事情根本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只是一个选择问题。就像那个经典的车轨哲学问题,左边3个人、右边10个人,你选择撞向哪边?无论选择哪一边,都会有人说你对、有人说你不对。所以,一旦你把别人的认可当成判断标准,是很难得到确定的答案的。
而基于自身感受,就没有这个问题。对方做了让我不爽的事情,超过了我的容忍底线,我选择离开,这可以是非常笃定的、毋庸置疑的。可别人不是自己,是永远无法切身体会到你自己的感受的。同样的事情,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还好、无伤大雅,对你来说可能就是突破底线、不可原谅。
但这不是说,别人的意见或者说建议就毫无价值、没有意义。透过他人,我们是可以发现更多的视角的,这很可能是我们自身很容易忽略、或者看不到的地方。但对于他人的东西,我们不应该直接使用,而是吸收、转化、变成自己逻辑体系的一部分。
总之,我们这一辈子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会有快乐、也有痛苦,这都是人生必然会经历的东西,没必要把错误都归结于对方,通过否定对方、来获得一种心理安慰。记住,只有你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所有其他人都是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