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16年后,工作和生活现状怎么样?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期分享人,2007年毕业于北方一所知名工科211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讲述了他们同学7人,毕业16年后的生活现状。
20年前,计算机还不是热门,班里很多人都是调剂来的,毕业后的求职情况也不算理想,平均月薪只有3000左右。所以当时很多同学的心愿,就是跳出计算机这个坑,最后留在计算机行业的,可能都不到40%。
同学A,西北人,本科成绩一般,但很努力地准备了考研,跨专业考去了动力工程。毕业后,入职了老家一所高校。后来,又去一家C9院校读了博,现在是一所高校的副教授和博导。工资不算高,但在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给企业做咨询,也有一些额外收入。虽然所在学校地处偏远,但近几年发展比较好。媳妇是本校同学,硕士毕业后,就一起回了老家结婚生子。
同学B,东部省会工薪家庭,大学时,曾非常努力学习,希望转到本校的热门专业,但以失败告终。所幸毕业后,成功保送了本校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去了一家外企当程序员,起初月薪1万左右。后来,辗转入职了美国一家科技巨头,前几年去了美国总部,目前年薪30万美元左右。
同学C,华北三线城市工薪家庭,大学时,不喜欢计算机和软件,所以自学了金融财务。毕业后,先去了一家国企,设备运维岗、年薪十万出头,但干了一年多就跑路了。机缘巧合之下,进了金融圈,虽然211的学历比较受歧视,但还是凭借个人能力坚持了下来,主要工作,就是推动有潜力的公司上市,年收入大概300万,现在辞职在家带娃。
同学D,苏北人,家境还可以。大学时比较佛系,大部分时间在刷剧、逛论坛、打游戏。毕业后,去了一家ERP公司做程序员,月薪三、四千。后来,误打误撞进了芯片厂,沉寂多年后,赶上了行业红利期。前年聚会时,透露年薪已经160万了,让我们大吃一惊。目前在一线城市安了家,有两个孩子,老婆全职在家带娃。
同学E,河南农村家庭,家境不太好,但学习很刻苦。虽然高考分数很高,但也只能来我们这个学校。但后来,考研去了一所中流985。硕士毕业后,入职了BAT之一,后来偶尔跳槽,也还是在这几家。刚毕业时,年薪13万左右,现在应该在百万上下,也已在一线城市安家落户。
同学F,一线城市公务员家庭,父母在体制内级别也比较高。爱好和知识面都比较广,喜欢体育、电影和摇滚。虽然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但毕业后,还是很理智地去了一家央企,初始年薪10万左右。他在单位发展地不错,偶尔负责一些重要会议的后勤保障,新闻上看到的那些重要会议,幕后就有他的身影。目前已婚,有两个孩子。
最后是我(分享人),小城市工薪家庭,父母早早下了岗,所以家境不太好,生活一直比较艰辛。因为对软件比较感兴趣,所以不顾家里的反对,坚决报了软件工程。毕业后,找了一份软件研发的工作,月薪只有3000多,这让我曾经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不过好在赶上了行业爆发期,工作两年半后,年薪就涨到了20多万。后来,不仅帮家里还清了债务,也在27岁时,贷款买了个小户型。
但后来选择创业,失败了好几次。最终,有些落魄地离开了原来的城市。好在这时,遇到了我媳妇,我俩很快结了婚。妻子怀孕后,为了给家人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便决定放弃创业,进了一家国际大厂,目前税前年薪百万多一些。虽然不用996,但每天集中精力工作8小时,有时比996还累。所以,偶尔也会怀念十几年前,跟同事们加班摸鱼的日子。
分享人感悟:这就是我们7个计算机同学,毕业15年后的生活现状。还记得当年填志愿时,家里人非常担心我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特别反对我报计算机。如今15年过去了,计算机行业仿佛进入了平静期,我们这些大龄从业者,只能继续在行业中坚持下去,争取不被行业所淘汰。
分享你我他的故事,讲述不同人的成长经历,打破信息差,让我们的经历,成为他人前行的光。我是那些无名之辈,感谢您的倾听,如果觉得有用,不妨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