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大后期专业”,成都双非一本,同宿舍5个法学生,毕业15年后的真实人生



    法学,公认的大后期专业,混得好的,年薪几百万;混得差的,年薪几万。那么这个专业毕业15年,工作和生活现状,到底怎么样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期分享人,2008年毕业于成都一所双非本科、法学专业,宿舍共5人,都是四川本地人。
    室友A,四川绵阳人,普通农村家庭,家境不太好。大一就开始做兼职,而且很有经商头脑。大二时,说服了一个电脑店老板,在没有任何押金的情况下,将电脑配件带到学校,进行组装售卖,也淘到了第一桶金。毕业后,加入了一家大型家具企业,后来带领团队,在淘宝开了旗舰店,连破了几年双十一纪录。2015年选择离职,创办了英语培训学校,巅峰时,开办了22个校区。但后来双减政策来袭,他从几千万资产,瞬间到破产,还欠了客户和银行几百万。前不久联系他,他说正在火车站卖卤菜,我相信,他总会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室友B,四川成都人,父亲是国企干部,家境不错,大学时,家里已经在成都有几套房了。但他并没有因为家境好,瞧不起我们,而且一直跟高中初恋,走到了婚姻殿堂。毕业后,先去一家出版社干了一年。2009年,决定回归本专业,考了两次,过了司法考试,开始从事律师工作。现在,是成都一家知名律所的合伙人,比较擅长涉外业务,经常去非洲国家、打国际官司。前几年,还上过央视的法治频道,收入我没问过,但想必,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室友C,四川凉山州人,因为少数民族加分,才来了我们学校,年龄比我们大几岁。大学时,很少跟我们一起玩,大多数时间,都跟他们老乡在一起。平时基本不上课,考试也不参加,所以最终没有毕业。后来听说,我们毕业五年后,他还跟大学那帮老乡,在学校周边转悠,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室友D,四川南充人,父母都在体制内,典型的学霸。以470多的分数,通过了司法考试,然后去了广东惠州,成了一名律师。2012年,考上了武汉大学的研究生,主攻民商法。《民法典》颁布时,还跟别人一起、编写过释义书籍。业务能力很强,擅长处理合同纠纷,经手的案子,都是几百万标的起步。现在,也是一家律所的合伙人,前几年聚会时,他说已经没当初那么拼命了,应该也实现了财富自由。老婆是我们大学同学,目前是一所高中的班主任。
    最后是我,四川广安人,普通农村家庭。大学时因为谈恋爱、打网游,荒废了学业,还好顺利毕了业。临毕业,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志愿者,去了攀枝花下属的一个县法院。后来边工作、边考公,最终上岸了公安体系,薪资在同级别公务员中,算比较高了。但工作压力很大,经常值班、加班、出差,还曾两次面临过生命危险。2017年结婚,两年后又离婚,三年后再结婚,人生疲惫不堪。37岁的年纪,头发白了大半,早已没了拼搏的动力,也不想啃任何领导画的饼,只想问心无愧地躺平。
    总得来说,法学,是一个常年亮红牌的专业,专业性很强。除非很认真地去钻研,否则只能拿着一纸文凭做跳板,造化全靠自己。与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们寝室算不错了,所以,我们都很感谢母校的培养,也祝福母校能越来越好。
    分享你我他的故事,讲述不同人的成长经历,打破信息差,让我们的经历,成为他人前行的光。我是那些无名之辈,感谢您的倾听,如果觉得有用,不妨点赞、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