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人,是一个25岁的在读研究生,讲述了他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虽然小时候,经历过一些家庭变故,但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终于在发往大学的火车上醒悟,然后一步步从专科走到了研究生,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有同样经历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接下来,我将以他的口吻,讲述他的故事。
奶奶弥留之际,曾拉着我的手说:我真想再多活几年,亲眼看着你上大学。但我,却不是个争气的孩子,后来只考上了外省一个专科。所幸后来,靠着专升本和考研,重新回到了杭州,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郑重地摆在了奶奶的遗像前。
1998年,我出生在钱塘江南岸一个农村家庭,爷爷奶奶务农,父亲是一名会计。但本该幸福美满的一家,却在我五岁时发生了变化。母亲出了轨,跟父亲离了婚,一夜之间,我变成了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一次还在小学门口,发生了爷爷奶奶和母亲抢我的闹剧。
有一次小学语文课,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以母爱为主题的作文,拿到作文纸那一刻,我就把纸撕了,也明确告诉了老师:我没有母亲,写不出来。从那天起,老师和同学,便经常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至于母亲,我对她的印象确实不深,因为自从父母离婚之后,我几乎再也没见过她,她也从来没给过我抚养费,所以,我就当她离世了。
好在,爷爷奶奶和父亲都对我很好,生活倒也安稳幸福。不过好景不长,一年级时,爷爷患癌症去世。奶奶觉得父亲的负担太重,又出去找活干,然后因为操劳过度,与病魔抗争了3年后,也离开了人世。那一年,我在读初一,奶奶弥留之际,拉着我的手说:我真想再多活几年,亲眼看着你上大学。
从那天起,家里就剩下了我和父亲,他也成了我今后的依靠和信仰。不管在生活还是学习上,都尽量周全地照顾我。所以,我的成绩一直还不错。但进入初中后,我的偏科越来越明显,语文数学底子比较好,但是英语却奇差无比。幸亏班主任教英语,在他的督促下,英语才不至于太差。
初中时本来能保送,但保送的学校不仅离家远,而且不提供住宿,考虑到家境原因,便放弃保送名额,考了镇上的重点高中。但中考时却发挥失常,差十几分没考上,最终去留下镇读了高中。但高中时,不仅偏科严重,而且开始沉迷网络游戏,成绩常年倒数。
高考时,只考上了抚顺一所民办三本的专科,机械专业。父亲送我去的学校,我俩坐着Z176,从杭州去了沈阳。在火车上,看着父亲斑白的两鬓,心里挺难受的,也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不会再让父亲失望了。进入大学之后,我开始端正态度,认真学习,连拿了两年专业第一的奖学金。
大三时,开始备考专升本,每天都要学到半夜才睡。2019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录取到了本溪的一所本科学校。升入本科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考研,夜以继日地刷高数、补英语。终于在2021年,考研回到了杭州。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郑重地摆在了奶奶的遗像前。
现在,我正在读研三,也在经历秋招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虽然偶尔,也会对未来感到迷茫,但内心却无比坚定。遇到困难和失败时,脑海中总会浮现一句歌词: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只要愿意努力,一切都不算晚,一切都来得及。
每个人的人生,都值得被记录;你的经历,或许会成为他人前行的光。我是那些无名之辈,感谢您的倾听,如果觉得有用,不妨转发关注;如果有所感触,欢迎投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