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人,2012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毕业后,毅然放弃了读了7年的工科专业,开始零基础、备战国外一所高校的金融数学专业。然后在30岁时,入职了华尔街九大投行之一。如今,在英国一家投行的纽约分行工作,也已在纽约买房安家。但回想起自己当年这个决定,又不免觉得风险太大了。接下来,我将以她的口吻,讲述她的故事。
2005年参加山东高考时,刚好赶上了生理期,因此发挥严重失常,仅比一本线高3分。而这个分数,班主任看了直摇头,完全不敢给志愿填报建议。按照往年的分数线,就只能上二本了。最后也不出意外,精心挑选的第一志愿未能过档。但令人意外的是,竟然被临时填的第二志愿中,湖南某985院校的一个工科专业录取了。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那所大学、当时刚合并不久,在山东的知名度不高,所以才被我捡漏了。
大学四年,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专业第一,因此,顺利保研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读研生涯,但也慢慢发现,自己对科研并不感冒,反而对金融更感兴趣。但如果此时转金融,便意味着,我要放弃学了7年的本专业,一切从零开始。但当时还是年轻气盛,连眼睛都没眨一下,便毅然决定放弃转博,出国攻读金融学位。
硕士毕业后,便开始脱产准备英语和申请学校。但说实话,我是一个自制力非常差的人,在没有竞争、自己一个人学习的环境里,我就是一滩烂泥。因此,学习进度非常缓慢,反而把三国杀打到了150多级,慢悠悠准备了三年,才去了美国一所还算可以的大学、攻读金融数学专业。虽然学校本身不太知名,但授课难度,在业内却是出了名地高。
而且因为转专业、零基础,入学的第一次测验,拿了求学生涯中的第一个零分,这让我见识到了这个专业的可怕,也成功激起了我的求胜心。接下来的两年,基本没有假期、没有周末,除了上课、吃饭和睡觉,要么在图书馆,要么在不同的金融公司实习,结果也显而易见。一开始什么都要请教别人,后来,慢慢也有人找我问问题了。
毕业时,拿到了基本全A的成绩,也顺利入职了华尔街九大投行之一。但那时,我已经30岁了,才刚刚踏入职场。所幸有学历的加持,加上工作能力也还可以。所以干了几年后,跳槽到了英国一家投行在纽约的分行。如今,薪资涨到了刚工作时的3倍,也已在纽约买房安家。
分享人感悟:虽然当年连眼睛都没眨一下,便放弃读了7年的本专业,从零开始了一个新的征程。但现在回想起来,风险确实太大了,语言考试、专业学习、找实习、找工作,这些事情都环环相扣,不管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让自己陷入到进退维谷的境地,只能说,我这个愣头青比较幸运吧。今年是我的第三个本命年,希望未来遇到困难时,依然能保持这股冲劲。
每个人的人生,都值得被记录;你的经历,或许会成为他人前行的光。我是那些无名之辈,感谢您的倾听,如果觉得有用,不妨转发关注;如果有所感触,欢迎投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