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4个法学男生,毕业13年后的生活现状



    五院四系的法学生,毕业13年后的现状怎么样?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期分享人,2009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宿舍共4人。如今都已年近不惑,也都有了自己的事业。接下来,我将以他的口吻,讲述他们的经历和现状。
    2005年,我们4个分在了同一间宿舍,两个上海人,两人外地人。两个上海同学,始终跟我们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四年时间里,我们只聚过一次餐。聊天时,他俩讲上海话,我俩说普通话。平时,他俩一起玩,我俩一起玩。学校在松江大学城,他俩也是能回家就回家,管回市区叫“回上海”。我们之间没有矛盾,遇到问题也会互相帮忙,但距离感,却总是拿捏得很准。
    室友A,上海人,父母都是当地工人,小康家庭。生活很精致,学习成绩和各项表现,也都很优秀。性格比较稳重,分寸感很强,非常适合从政。毕业后,顺利考上了上海本地的公务员,目前已经是正科级干部,在单位混得还不错。毕业后就结婚了,但没通知我和另一个室友参加婚礼,老婆是高中同学,也已经有了一个女儿,生活幸福美满。
    室友B,上海人,父母在本地做生意,家庭条件相对更好一些。毕业后,便跟高中时的女朋友结婚了,生了一个儿子。同样,也没通知我和另一个室友参加婚礼。父母给他打下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在上海有几套房。也顺利考过了司法考试,现在在上海从事律师工作,收入也很可观,年收入100万左右。
    室友C,安徽人,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属于城市里的穷人。人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高考时,是当地的文科第三名。性格像个小孩,非常好玩。本科毕业后,继续在本校读研。硕士毕业后,入职了老家的银行,做了三年,感觉不适合自己,又辞职去做了律师,目前年收入50万左,也已结婚生子,宿舍其他三个人中,只有我去参加了他的婚礼。虽然他在小城市,但生活得很惬意。房子很大,消费也不高。
    最后是我(分享人),江苏人,家境最差的一个。虽然是江苏人,但家在农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读书时,连学费都是借的。记得有一年放寒假,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最后靠着无偿献血的营养费,才回了老家。本科毕业后读研,硕士毕业后继续读博,博士毕业后,入职了上海的一所高校。读书期间,也谈了几次恋爱,但都无疾而终。
    最刻骨铭心的一个,都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但跟我回了老家后,便提出了分手,原因是我在上海买不起房,她也不支持我读博。她的原话是:“我知道你对我好,可是我想要一个香蕉,但是你却只能给我一车苹果。”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谈过恋爱,直至遇到了我的太太。现在,已经结了婚,也在上海买了房。加上兼职的收入,每年差不多200万。
    分享人感悟:最近几年,我们四个人的来往逐渐多了起来,可能是大家都更成熟,也更看重同窗情了。但凡有能帮忙的,也都会互相帮助。视频最后,我想对大家说:感到迷茫时,更不要躺平,迷茫不是懒惰的借口。虽然选择比努力重要,但前提条件是你足够努力,拥有了选择的机会。另外,自己的另一半真的很重要,幸福和睦的家庭,可以让事业更加顺利。
    分享你我他的故事,讲述不同人的成长经历,打破信息差,让我们的经历,成为他人前行的光。我是那些无名之辈,感谢您的倾听,如果觉得有用,不妨点赞、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