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19日,也是个特殊的日期,1991年的8月19日,苏联经历了一场政变,导致红色帝国的解体。
笔者其实曾经也是个苏粉,没事也喜欢苏联的信息,对这个庞大的帝国卫星上天,红旗倒地的结果唏嘘不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及生活压力所迫,已经把精力都放在了考证,研究工程师的学问上来了,因此继续和大家聊聊工程师。
很多人对工程师有些误解,以为工程师就是坐办公室,一朝证书在手,便把令来行,升职加薪是考证唯一目的和动力了。其实证书和做管理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样也不是拥有了证书就应该拿到高薪。
很多人留言骂我,说我骗人考证,考证挣不到钱,傻瓜才去考证。还有人说考证找不到工作,不知道干什么工作。这些人把考证当成投资了,以为考了个证书就能每年十万八万的进账了。这些人我只能说,他们用学习考证的努力掩盖了认知上的懒惰。
笔者始终认为,你想拿高薪,想做管理,唯一的办法就是帮有钱人解决问题。就拿考证举例,考上证书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是你作为进入一个行业的入场券,企业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人。
看过我的文章的人都知道,笔者喜欢拿古代故事举例,例如荆轲,燕太子丹惧怕秦国,需要刺客刺杀秦王,找到了荆轲,自然给予上卿待遇。
再比如汉王刘邦,想灭项羽,自然对韩信礼遇有加,从一个管粮官拜为大将军。
很多人抱怨证书没用,老板心黑,笔者这里又要拿苏联一些工程师举例了,例如科罗廖夫,大家遇到的老板再心黑,也比不过科罗廖夫的老板吧?
科罗廖夫年纪轻轻就拜苏联航天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为师,提出了研制火箭和喷气动力飞机的设想,受到了军方的重视。然而由于苏联国内的肃反运动,一向支持科罗廖夫开展工作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已经惨遭枪决。科罗廖夫也受到牵连,扣上“叛徒”,“间谍”帽子锒铛入狱。
后边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在斯大林的折腾下,自然是民不聊生,连欧洲粮仓乌克兰居然也能饿死几百万人,使得乌克兰和苏联结下了梁子。
苏德战争,苏联被打得狼狈不堪,德国的导弹技术自然受到了苏联的重视。科罗廖夫被从监狱里提了出来,专门研制远程武器。
科罗廖夫果然不负所望,设计出了r7运载火箭,该火箭一直使用至今,发射次数达到两千多次,成功率97.5%。可见科罗廖夫的设计有多么的超前。
就是在科罗廖夫的带领下,苏联okb—1设计局(现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集团),设计并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卫星,他设计的宇宙飞船实现了第一次把人类送上太空,第一次人类出仓太空漫步,第一个进入太空女宇航员等壮举。同时他还设计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月探测器,金星探测器和火星探测器。
苏联的航天一直是笔者感兴趣的领域,科罗廖夫从一个囚徒,成了挑大梁的总设计师。长期囚牢生活落下心脏病等后遗症,59岁的时候,一次直肠手术中未能从麻醉中醒过来。
很多人对于工程师没有清醒的认识,其实想挣钱也无可厚非,毕竟都有家庭,没有钱日子怎么过?笔者认为,考证,当工程师是可以体面的养家糊口的,这应该是我们的目标才对。
如果你一心想搞钱,那就不如去创业,考证的确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你对工程师感兴趣,想在工程领域类实现自身抱负,考证才是正确的选择。
曾经有人调侃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笔者认为这本身就是两个逻辑,搞原子弹的给国家国防事业做了贡献,这本身就是科技工作者的理想。卖茶叶蛋的赚钱糊口,多赚些钱,这是一个小贩的心愿。那种说谁不如谁,谁把谁比下去了的,是不了解人生的真正意义。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笔者也深信社会上的说法,搞技术的没出息,工字不出头,人到中年才明白过来,每个人的特长,爱好是不一样的,就因为傻不拉几,盲目跟风,造成学业荒废,付出了沉痛代价。
考证书当工程师没什么不好,挣钱也没有错,人最可贵的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对于职场员工,和老板就是相互成全的的关系。就像科罗廖夫和苏联领导人那样。对于创业老板,和员工同样是相互成全,工程师想的应该是架桥修路,卖茶叶蛋的想的是多卖点货多挣点钱。每个行业各司其职,社会才会缤纷多彩。
最后用科罗廖夫的名言做个总结:人类的思维永无止境。笔者也会崇拜偶像,但不会是他挣了多少钱,而是为人类做了什么贡献。
与其每天想破头搞钱,不如遵循自己内心,全力去做自己该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