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实际上下场实打实努力的人,只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只是个囤积资料的。
笔者有考证的念头其实从二十多年前的大学毕业就开始了,当时在国有企业工作,工作较为轻松,因此自己也就是个囤积资料的。
记得每天的“学习”方法就是在大家考试网上看到资料了就去下载,整天看里边讨论哪个证书性价比高,看得不亦乐乎。
一个造价工程师“学”了很多年,后来离开那家国企,到了新单位,看到自己的领导办公室有一套注册咨询师,领导说自己工作忙,把书送给了我,希望我能考出来。
当时注册咨询师是可以“兼职”拿第二份收入的,由于证书的稀缺性,而有一个同事考过了后开了本市唯一一家咨询公司,也就是说全市所有国有投资项目的科研报告都是出自于他一家,他自然拿钱拿到手软,据说几年功夫收入就有几千万了。
也就是说当年如果拿下注册咨询师,就能轻松“躺赚”,但依然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人不是劝醒的,而是痛醒的,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够。
直到步入中年,感觉到危机了,才开始沉下心来学习。
我想我的问题,大多数考证人都会经历,这也是我的忠粉大多数都是些同龄人的原因。
通过考消防工程师和做自媒体后,我才搞明白,大多数底层普通人,根本就没想过去赚钱,也害怕别人赚自己的钱。
大多数穷人都是囤积物品的人,就像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第一集里的那个赵德汉那样,作为官员囤积金钱,而“考证”一族,囤积资料,两者本质没有任何区别。
很多人穷了一辈子,喜欢贪小便宜,他们似乎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例如很多老人排长队买特价蔬菜,排队买保健品就为了能得到那赠送的一板鸡蛋。
穷,好像是一种病,似乎是基因里就有的,老人抢鸡蛋,他们的后代囤积各类虚拟资料,这些资料对他们有用吗?完全没有用,因为这些都是他们免费淘来的。
这些资料他们是不会去看的,也不会去深入去研究赚钱的内在逻辑,更不可能迈开第一步去实践,他们只是喜欢拥有的感觉。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穷人,时间不值钱,生命不值钱,从骨子里根本就不相信自己可以收获更好的服务和物品。
知识和技能,只有装到脑子里才算自己的,你花9块9在拼夕夕上购买了,这个知识在你眼里就不到十块钱,商业的本质是你9块9买了,能够超过9.9卖出去,但大多数穷人既没有本事,也不具备这个能力。
人活着不是为了囤积什么,而是要直击本质,我们只需要最基本的常识,就是变现能力。
有些人说一级消防工程师证书不值钱,一级建造师证书不值钱,造价师是屌丝证,考了没有用。
记得大家考试网上就有一些人有了好几个勋章,但满嘴脏话糟蹋证书,这些人本质还是穷鬼,他们囤积的就是证书。
囤积证书,囤积钱,囤积资料,都是病,如果没有被现实狠狠的掌裹,这个病就无药可救,会伴随到老,继续在菜市场抢菜。
我是海柔,每天都在思考,每天用文字记录生活。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