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运”为什么这么难?
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你周围的人,不允许你改变。草根要想改变命运,只有一种方式,就是你本人想改变,你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改变命运这一目标。
很多成功的人无论是城里出身还是农村出身,其实都是过早地看到了社会的面相。
笔者同很多创业的人聊过天,问他们创业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给的答案都差不多。
大部分创业老板都喜欢看动物世界,他们认为,社会犹如非洲的草原的动物世界,处处都是凶险。
很多老板都是二十出头小伙子的时候,就坐火车离开老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努力赚钱,让自己不是像动物世界里被狮子随意撕咬的弱势群体。
这些老板文化不怎么高,但对于人性的把握都非常老道,一个个就像赚钱机器一样,除了赚钱,多一句废话都不会跟你聊。
很多人混得差,其实就是心思没在逆天改命上,上学时是尖子,听老师话,毕业了是孝子,听父母话。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老板像个赚钱的机器相对应,这些听话的孩子,被家长和学校培养成了学习的机器。
这些学生似乎没有个人兴趣,没有个人爱好,读书就是找个轻松稳定工作。
社会是现实残酷的,轻松稳定工作哪里轮得到毫无背景的草根?毕竟社会资源有限,就像动物世界里一样,除了跑得快,或者自身具备很强的技能,否则就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越混越没出息。
马思克在谈到年轻人应该怎样改变命运的时候,提了四点建议:
1.首先要努力工作,特别是对于创业者,需要超级努力的工作,这句话就和我们国内的宁可睡地板也要当老板是一个道理。
只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一定能在社会上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
马思克和他弟弟创业的时候,租不起公寓,只能租一间小办公室,每天睡在沙发上,除了睡觉就是写代码,一周7天全在工作,连谈的第一个女朋友也和他一样,睡在办公室。
2.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如果立志创业,就要吸引那些厉害的人,如果是就业,就要加入一个让你尊敬的,好的团队。
马思克认为,公司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创造产品或服务,这群人的本领越大,工作越勤劳,凝聚力越强,目标越明确,公司就越有可能成功。
很多人说证书不值钱了,不好找工作,笔者认为,这些人连面试环节就会被老板扫地出门了。
笔者和一些消防维保检测公司老板谈过什么样的人才是老板最喜欢的,他们都认为能解决问题的就是他们需要的人才。
然而很多证书持有都只想挂证,不去上班,赚取额外的收入。这其实是不尊重公司和老板的行为,试问,哪家公司会用这种只想着躺赚的员工?
3.专注于重点,隔离噪音,不要人云亦云。
马思克认为,很多公司都很糊涂,将钱花到不能改进产品的地方,而在特斯拉,马思克从来不花钱打广告,而是把所有的钱都用于研发,制造和设计,尽力让汽车变得更好。
在国内,笔者想起了多少造车企业都搞不下去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自媒体平台上,笔者看到过一个修车的拆特斯拉汽车动力总成的视频,特斯拉机器就像一件艺术品一样,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不愧于世界第一电动力工厂。
马思克认为,最好的思考方法,就是从基本原理出发的物理方法。
马思克鼓励大家不要人云亦云,在分析事情时,应当要透过表象看到内在逻辑,从事物的根本出发进行推理,这样才能正确地判断某个想法是否可行,而不只是听别人说可行,那就可行。
很多人出了校园,听周围人说公司都是血汗工厂,老板都是只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在乎员工死活的资本家。
人的人在企业里本来可以做好技术工作,却听信周围人说什么工字不出头,干技术工作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最后放弃了学业的专研,一心想往管理层混,最后弄得学业荒芜,被企业毫不留情地裁撤。
3.要趁着年轻,勇于冒险,胆子放大一些。
年轻人没有包袱,没有家庭小孩,就应该趁着这个阶段努力。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都要让自己的思维和专业能力不断精进。
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也会随之增长,承担的就不是一个人了,而是整个家庭,再去冒险去做一些可能成不了的事,难度会更大。
王建林也说过类似的话,就是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现在互联网发达了,笔者看到很多人年纪轻轻就达到了英语雅思7.5级。
还有一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过了一级建造师或者一级消防工程师。这些人才像个要逆袭的草根的样子。
这些人毕竟是少数,其实大部分人都稀里糊涂地走完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