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偶遇楼下包工头,寒暄了几句。
他告诉我,我的年龄和身体已经经不起折腾了,考个证放到公司是最好的活法,我们这个岁数把身体保养好就是最重要的。
他还说你家孩子半年不见窜好高啊。
他可能看出来我气色不太好,所以说了些暖心的话。
也有很多自媒体平台粉丝私信我,很久没有录视频了。
其实是因为受些慢性病折磨,形象不太好了,脸部像吹气球一样,自己都看不下去的双下巴更让脑袋大了一圈,不想让自己老气横秋的样子展现在考友面前。
只能写文章继续和考友们互动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和一个人相处是否和谐,往往是对话和沟通来决定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很多人才高八斗,郁郁不得志,可以检讨下自己,是不是沟通出了问题。
笔者在公司的时候,面对项目经理和工人,年少不经事的自己那时候真是傻叉一个,看不起项目经理,油嘴滑舌,倾佩工人勤劳朴实。
实际上和项目经理相处还是舒服些,无论对方心里怎么想,至少言语和行为上是尊重我这个甲方的。
现在搞明白,对方是向下兼容自己而已。
和工人相处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总觉得他们欺软怕硬,说话似乎也没水平,还给我起外号,什么眼睛,大个子。把对书呆子看不起的心思尽皆表现在了脸上和言语中。
工人就是工人,眼里只有今天能多搬几块砖。项目经理就是项目经理,眼睛里尽是人情练达。
很多人出生农村,读书时间长,有些能力例如职场最重要的沟通技能,家里不教学校也没教,进公司工作就是最快最好的提升平台。
实际上职场上混的好的,都是沟通能力高手。
有个著名理论,出自卡耐基,就是人的成功决定因素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人际关系。
很多项目经理并没有证书,但却总能把事做的井井有条。而有的人考个证书,却感叹证书无用。
就是因为缺乏和人打交道的技巧,因为管理的核心就是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一个重要的技能就是沟通。
研究生送外卖也好,考了注册证书找不到工作也好,多半都出在了与人沟通障碍上,尤其是向上沟通的最大障碍。
很多人害怕老板,看到老板会慌,浑身不自在。
而且脸皮薄,被同事挤兑几下就乱了分寸,其实,这些个障碍不破除,就很难有所成就。
大家会发现,平时放松没压力的情况下,我们在跟朋友交往的时候,一定可以很随意,而且不用动脑子也能说很多话题。
为什么跟老板,回报工作回答问题,即使是自己分内工作,擅长的领域,也说得磕磕巴巴?
只能说明缺乏历练而不够放松。
不放松的原因,是把老板看得太厉害了。或者认为他会对你的人生带来重大影响。
同时,生怕自己出差错,会引起老板的反感或厌恶,产生对自己的不利印象。
再说同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关系自然很微妙,相互之间自然会存在摩擦。
同事好办,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要不擦枪走火,矛盾中把握底线就好。只要不伤害自身利益,让对方三分也无妨。
重点是和老板的关系,其实,工作中最重要也最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汇报工作了。
这里就可以把握住一个分寸,自己就是靠专业吃饭的,老板请你来就是出主意,解决老板的问题的。
沟通的目的,就一个,让老板知道请你来他的钱花的值。
即使老板遇到的难题你解决得不好,那结果又能怎么样?
本质上就是没有任何影响。
最坏的结果就是走人,换一家公司就是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谁能保证在一家公司做一辈子?
笔者呆过很多环境,国企,外企,可惜时间都不长,外企那套其他环境又不实用。
人到中年,慢慢的悟出来了,曾经的自己,坏就坏在不自信,缺乏沟通应变能力,如今悔之晚矣。
考过证书的,或者初出校园的年轻人,建议大胆的去企业,主动去和老板沟通。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任何环境,敢于表达真实的自己无非就两个极端,被人欢迎和被人排斥。受欢迎了就成功了,被排斥了说明环境不适合自己,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就可以了。
如果不敢沟通,耐心的老板可能会向下沟通,教育和提携,但这样的贵人又有多少?
因此要想尽可能的把握机会,只有靠自己,去兼容各种类型的老板。
因此,对于初出茅庐的草根,还是要能放的开,切勿焦虑,即使遇到不顺也是常态,谁让我们起点低,只有学会欣赏自己,对自己有自信。
人总得学会为自己的优点而自豪。
终有一天会明白,再重要的人物,在你面前也就不过就是普通人,甚至尘埃罢了。
越早悟出这些道理越好。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在企业里从容地展示自己,和老板链接,无障碍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