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圈里有人发了张抖音截图,旁白是一个三年级女孩娜娜,对妈妈说道:我知道你为我好!但是我真的好累,妈妈我好困,就睡一分钟,说完孩子心跳停止。
看到这个图片,笔者联想到了胡鑫宇,小伙子是受不了压力而选择离开这个世界,让人痛心。
一百多天,多少人在关心他,最难受的是他父母,一定非常非常的后悔。
看着胡同学上小学,初中时候的照片,可以想到,越是看起来可爱,就越是让父母和关心他的人难过。
笔者在寻找胡同学照片素材和插入文章的时候,眼泪止不住的流着。
胡同学实际上就是因为压力太大,缺乏理解和疏导,才酿成的悲剧。
笔者上高中的时候,就有同学精神失常的,其中一个男生,和笔者同宿舍,高一的时候很开朗健谈。成绩怎么样笔者忘记了。高二的时候突然沉默寡言,不和任何人交流。每天早晨很早就起床,轻手轻脚的离开宿舍,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学期,后来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有同学传说他进了精神病医院。
还有个女同学,她是个学霸,每次月考都是前三名,也不记得什么原因,有一天在课堂上和老师吵起来了。从那以后,她一个人在最后一排,每天傻笑自言自语,某天政教处几个老师把她架上了救护车,从此就再没见过她了。
人的压力往往来自于落差,胡同学初中的时候成绩优秀不让父母操心,到了重点高中后,刚开始考试吃了几次败仗,小孩善良,自责对不起父母,造成失眠(精神出问题最显著标志)。
俗话说没心没肺,活的不累,善良的人往往做不到这点。他们害怕连累他人,遇到问题只会自责和向内诉求不放过自己,这才是导致精神出问题的元凶。
实际上,这个时候如果能积极干预治疗,焦虑状态就通过专业治疗,是完全可以康复的。
笔者在医院里就见过很多十几岁中学生,甚至还有大学生,被父母送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实际上这些学生是幸运的。
关于精神病医院,很多不知道这病的人,是谈虎色变。笔者上高中的时候,看到同学被救护车接走,总以为他们去了很可怕的地方。
其实精神疾病和大多数病一样,完全没必要畏病忌医,和很多炎症一样,会由急性到慢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不加干预,就会越来越难治。从失眠焦虑,到抑郁,属于前期,经过系统治疗,完全可以康复。
如果放任不管,会发展到狂躁,再到双向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就很难治疗了,属于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控制了。
笔者出生农村,学习不怎么费力,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走来,只是人到中年,感觉到压力变大了。
后悔过去没在外企坚持,以至于英语拉胯,在建筑工地上没听上司的建议考取建造师证书。
笔者和广大考友一样,害怕pua,害怕996007折腾。
一个人要想活的健康愉快,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并能得到正向反馈,才能实现。
这就需要我们发挥自身优势,做不需要太拼的工作。最好是趁年轻,只做能让自己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事。就像笔者上偏文章写的挣够百万,跑到西双版纳换个活法的人那样。
如果安于现状,就会沦为别人爱好折腾的工具。举个例子,笔者曾经在一个乡里工作,新来的乡领导动员各单位搞爱国卫生运动,要求每个路旁绿化带拉线修边。
打游戏在行的笔者铲土就不行了,铲几锹就头昏眼花,不停看表。当过兵的同事对我说,你这状态在部队里班长非打的你跳楼。
看来笔者真不是当兵的料。可乡里搞运动会,笔者五公里却能甩开部队刚复原的同事。他们又说你太适合当兵了,在部队干,到这乡里来浪费了。
每个人似乎都是矛盾的集合体,只有找对需要我们长处的环境,做让自己不费力气能专注投入的事,才能摆脱焦虑和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