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观点被一些人吐槽颠覆三观,例如人际关系没有个人技能重要。
很多人质疑,笔者也做了阐述,人际关系和个人能力同等重要。
这里的个人能力说到底就是赚钱的能力。
人们常说金钱能解决个人遇到的90%困难,剩下10%没钱依然解决不了。
草根出身的人,先天不足,就需要不断磨炼自己赚钱的本领。至于整合资源那不是普通人有资格能做的事。抛开学习技能去专营人际关系,只会耽误时间。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笔者工作几十年,才明白工字不出头的真正意思,普通人即使再努力,也都会有个上限,例如工地最优秀的师傅,一天也最多码4000块砖头。
而只要有项目就有人抢着干,这样一来,一个工人的收入就定死了。这就是工字不出头的说法来源。
大工小工在工地上是挣钱,施工员项目经理也是挣钱,这些工地上的人,都出自普通家庭,就最好诠释了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
有网友告诉我,他在消防公司每天钻吊顶,爬梯子,带班的在一边玩手机,感觉社会太不公平了。
我回答说,你手里没有资源说什么都没有用,别人旁站玩手机,那是别人努力的结果,你下班回去喝酒吃肉,别人下班在学习考证。
因此,普通草根一开始往往是劳累的命,唯一不同的就是思想各不相通。
记得小学有篇课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纤夫共11人,分为三组,他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统一在主题之中。
例如有些年长的,已经习惯了这种一眼就能到头的生活,低头走着,11个人里这种人占了大多数。有中年的,叼着烟斗看神情就知道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队伍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形象,是处在队伍中部的一位少年,可以看出他才开始这样的工作不久,皱着眉头还不太习惯,他直起腰想用手松一松肩头紧勒的纤绳,毕竟年轻,哪吃过这种苦。
沙皇时代对人无情地剥削,伟大的导师列宁领导群众推烦了骑在人民头上的沙皇,从此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成为了俄国人不愿意回首的历史。
同样,彼时中国人民也受着三座大山的压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终于站起来了。
笔者文章说人际关系和努力学习技能的意思其实就是想表达,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家起点都一样,努力赚钱才是每个人当下最重要的事,这里的努力就包含了努力提升技能的意思。
大多数人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名画一样,不知已成画中人,结局要么就是大多数纤夫那样都弯腰低头,麻木认命。在他们身上剩下的,唯有贫苦、艰难与无奈。
要么像年轻人和叼烟斗的人那样,有想法愿意改变。
赚钱的方法有很多种,每天保持搬砖4000块也是赚,白领拿工资也是赚,创业做买卖也是赚。
唯一不同的是搬砖会有搬不动的时候,白领也有裁员降薪断供的时候。
很多人择业首选稳定,君不见九十年代下岗潮。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只有靠智慧和技能生存的人才稳若磐石。
笔者认为努力学好本事,用所长赚钱,比虚头巴脑的空想管用多了。
只有具备智慧的人才能屹立不倒,例如三国诸葛亮,晚年靠小车推着在前线运筹帷幄,司马懿72岁依然纵马扬鞭,他们俩共同特征就是会打仗,三国时代会打仗就是紧缺人才,与其说英雄造时势,不如说时势造英雄。
考证赚不赚钱,有没有用,职场遭到排挤,这些问题只要你能力出众,自然解决。
草根所能做的只有趁年轻,努力,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