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为啥很少有山东大学的?5年换3家公司了,1个山大的没碰到过


看到一篇非常有意思的帖子,作为山东人在北漂,想拎出来跟大家探讨一下。

有个算法小哥发出疑问:互联网公司为啥很少有山东大学的?他5年换了3家公司了,愣是一个山大的没碰到过……
巧了,我也是这五六年换了3家公司了,同样地,还真没遇到过山大的!
作为一个山东人,我能想到的直接原因就是家里人会希望考公、考编,但这个按理说取决于父母的开明程度,但也不至于山大这么罕见吧。

都说刻板印象误导人,很快就有开发小哥直接给山东人贴了标签:
山东不是都考公么?互联网 = 要饭的
本山东人表示,有点道理,但不多。
虽然山东去体制内比例更高些吧,但也不至于都去考公、瞧不上互联网。

此外,还有网友吐槽山东人爱抱团,万幸互联网公司没有。言外之意是不希望抱团文化侵蚀互联网职场?
这种抱团说法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是怎么个情况呢?

有网友直接建议去浪潮看看。
看来这浪潮是有猫腻的?据爆料,浪潮的山大帮颇具规模,由于浪潮前身和山大校办工厂有关联,很多领导都山大的,也喜欢提拔山大的,在外人看来就形成了所谓的爱抱团。
那也不能因为个别现象打翻一船人啊!

其实比较靠谱的说法应该是我开头想的:
山东喜欢考编,打宋江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该说不说,带着梁山好汉最后被招安,也算是入编了。
再往上揪可能确实要追溯到孔子的儒家文化了,受儒家学说和传统“官本位”思想影响比较大。

直接去看官员履历就能发现,领导差不多一半出自山东,这地方打春秋战国那会起就爱考公。
有山东老乡表示很真实,他的山大同学全员进体制。
这一会爱考公都揪出来三个年代了:宋江,孔子,现在又出了个春秋战国。

除了考公思想的影响,还有个因素可能在于山大本身。
有网友分析山大本科基本都去外校读研或者出国,研究生生源比较差,挺多事本省二本考来的,基本都会去本地国企或公务员。

此外,山大在省内体制内和国企太吃香了,可能没必要出来受互联网这个苦吧!
甚至有网友表示国企基本只要山大,有些夸张。

有网友表示山大生源北方偏多,思想比较保守,就业一般选择体制内,追求稳定。
这点还是有理有据的,非常认可。

也有网友表示山东人喜欢去银行、体制、大型国企,就业地域偏向省内,不喜欢在外面漂着。
这么说其实不太认同了,在北漂的我身边有不少山东同学也都是在外面漂着,去过几家公司同事里山东人比例也很高。

虽然很多人都会有同感,觉得互联网公司很少遇到山大人,但少不代表没有,还是有些个山大人奋斗在互联网一线的。

有字节的小哥也是放出了字节的招聘统计,山大在第二档,之所以感觉山大人少可能是山大的同学比较低调。
哦对,低调也是山东人一大特质。

最有意思的答案,我愿意给到这位设计师的分析:
现在企业压力大,不敢把压力给到山大。
毕竟,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基于自己有限的经历和经验,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基于刻板印象把发现给放大。
所以,这种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呢?
我是柯基,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关注我哦!我们下次再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