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丨王珂:在非洲反盗猎,每时每刻都在探险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参与极限运动
从通讯行业转型公益救援
成立公益基金会
2008年起多次组织国内外地震救援工作
2015年开展津巴布韦反盗猎项目
保护非洲大象免遭猎杀
2018年作为中国救援队长
参加泰国失踪少年足球队救援并获得皇室勋章
代表中国民间力量承担国际责任
探险对他来说
是不断探索未知
(点击视频,观看王珂与反盗猎的故事)

探险家小传
王珂
极限运动爱好者
探险公益活动家
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2008年开始陆续参与和组织国内外地震救援工作
2015年组织开展津巴布韦反盗猎项目
2018年带队参加泰国失踪少年足球队救援并获得皇室勋章
2019年以后开展常态化的公益救助和国际救灾救援行动

从通讯行业到公益救援
从小到大,王珂都怀揣着成为一名探险家的梦想。大学期间,他自己学习滑翔飞行,组织登山和滑翔队借助简陋的条件和装备训练。
毕业之后,王珂本来可以做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因为自己想去世界各地滑翔和潜水,就选择了一家民营公司。后来,他干脆自己开公司,将工作和爱好结合起来,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在户外探险。
王珂人生的转折点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时,他刚刚完成奥运圣火上珠峰的通讯保障工作,回到北京就和朋友们立刻开始组织筹集地震救灾物资。
此后,他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利用他们在野外的工作能力和初期装备,开始转向基本的公益救援,比如搜寻在山野中迷路的驴友。
2011年左右,王珂觉得国内救援发展了三年,已拥有初步的能力走出去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同年11月缅甸曼德勒发生7.0级地震,王珂一行人带着轻型装备,通过旅游签证进入缅甸,直接敲开了中国驻曼德勒总领事馆的大门。领事听说他们是来救灾的,在吃惊之余进行全力协调。两天后,缅甸政府允许他们进入灾区参与救援,认真聆听他们的建议。
当地华人华侨的热情欢迎,给王珂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很高兴终于有中国的民间NGO走出来,代表中国的形象。这后来也成为其持续做海外工作的一个起点。


在津巴布韦反象牙盗猎
曼德勒地震救援之后,王珂又参加和组织了多国地震和水灾等救援。
到了2015年,王珂开始组织一些常态化的工作。他首先想到与中国关系紧密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中国长期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和误解。自然而然地,他们选择去非洲参与打击象牙盗猎的工作。
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的大象的主要聚集地,也与中国关系较好。因为国际组织拒绝与中国人合作,他们只能像在缅甸一样,直接去大使馆说明原委,所幸又得到了推荐和帮助,在当地华人华侨的助力下,在马纳普斯国家公园落了地。
一开始,当地的黑人、白人NGO和中国人,都认为他们是来作秀的,来照几张相就走了,甚至有人觉得他们是盗猎者。对此,他们也没有做过多争辩,只是开始一批批地从国内筹集装备,如动力三角翼、橡皮艇、热成像仪,渐渐地以实际行动获得了当地森林警察和其他人的信任。
2015年开始,他们每年派遣两期志愿者,每次服务三个月到半年不等。主要工作是用动力三角翼在2900平方公里的面积内进行空中巡逻,和用橡皮艇进行水上巡逻,威慑盗猎分子。


回忆起第一次到达国家公园,王珂感叹,场面比想象中还震撼,仿佛进入了“侏罗纪公园”,大象、狮子等野生动物在眼前走来走去,面对人类的到来也并不惊讶。
王珂表示,盗猎的问题,也体现了当地社会发展中的核心矛盾。一方面,一些当地人和邻国人为生计铤而走险来盗猎,导致大象数量减少;另一方面,非洲人口的增长压缩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使生态链越来越脆弱,基因也无法交换,形成一些“孤岛”,导致种群慢慢地衰落。

在未知环境中,每时每刻都在探险
在反盗猎之前,王珂和朋友们都自认为户外工作经验丰富,任何环境都不在话下,但到当地开展工作才发现实际情况之复杂,每时每刻都在探险。
首先,他们身处单纯野外的环境,面临的最大危险不是盗猎者,而是野生动物,一次误判都可能招致攻击。第二,他们巡逻时采用的动力三角翼飞行、水上橡皮艇、开越野车、徒步等方式,都属于户外探险活动。
他们的营地并不是封闭的,因为栏杆无法阻拦大象。于是,每天早上,王珂都有可能看到猎狗追着羚羊,或是大象、狮子出现在门口的景象,也因此养成了出门前先察看周边情况的习惯。
虽然盗猎者大部分是当地的穷苦人,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他们,但也会过来搞破坏,比如偷走车上的通讯设备。一旦短兵相接,可能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王珂强调,无论是做救援,还是反盗猎,保证自身安全都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有一定的警惕性;其次,遇到特殊情况要镇静。
与动物相处时,保持适当距离和足够的尊重。要让它们认为人类既不是食物,也不是敌人。
相处的时间长了,王珂发现每只大象的脾气都不一样,而大象也能感受到人的善意,知道人类在保护它们。
现在,整个地区盗猎的情况极少。在王珂看来,中国机构的参与带来了更多国际上的关注。游客和其他力量增多,使盗猎分子退避三舍。同时,中国完全禁止了象牙在内的野生动物贸易,应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民间力量参与全球治理
2018年,王珂和朋友成立了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成为专职公益人。2019年,他们开始参与保护比大熊猫更稀少的青海普氏原羚,这个经历改变了他以前对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负面印象。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他们参与了湖北和北京的大量消杀工作,还向国外捐赠医疗物资,做线上交流和培训。
王珂和朋友创立基金会的初衷,主要是以行动应对人道危机和环境危机。他们在叙利亚救助黎巴嫩难民、在柬埔寨排雷,属于应对人道危机;在津巴布韦反盗猎、接下来将开展的对冰川与南北极的保护和宣传工作,则属于应对环境危机。
王珂表示,他们代表中国的民间力量参与全球治理、承担更多责任的同时,也在展现中国的正面形象,希望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一些误解。
他说,做公益救援首先是出于本能的善良,对于自己来说也有满足感和成就感;第二,全社会需要这种利他的正义援助;第三,这体现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中国的形象若因此有所提高,只是结果之一,而不是主要目的。
在中国探险协会【牛人】节目的最后,王珂谈到探险的本质。如果探险在小时候对他来说是自我挑战,那么现在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探险精神在于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勇敢面对未知的困难和挑战。特殊的2020年即将过去,在新的一年,他希望整个世界能够重新回归到美好的状态。
【中国探险协会-牛人节目】已记录和见证顶尖探险家100余位,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点击名字,即可观看牛人探险访谈实录:
超级小包总    谌良仲    陈婷    陈勇    
高清    甘玮    顾伯健    何亦红    
虎姣佼    侯志立    吉姆·罗杰斯    贾大胖    
雷殿生    李必金    李鹤   李龙    
刘洋     刘继元    刘团玺     路璐      
墨墨    梅西    曲贵斌    孙维宁    
薯条   单麟    孙虹    铁丐    王磊    
王丽萍   汪湛    温旭    小赛   
严江征   杨光    张长义    赵怀东   
赵湘杰   张静葳    周芳   孜孜
(名单以姓氏字母为序,链接持续增加中)
更多探险牛人访谈,
在腾讯视频【牛人】专辑完整观看。
节目录制可联系微信txly2018,注明牛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