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开始接触户外运动
首个徒步穿越世界第三大沙漠的中国人
为登珠峰减重30斤
克服低温环境与右眼眼底出血
2009年成功登顶珠峰
在困难中练就永不言弃的精神
获得内心持续不断向上的力量
开拓各类户外活动及赛事策划
探险对他来说
是推开人生的一扇扇门
和不断探究内心深处的过程
(点击视频,观看蒲伟与登山的故事)
探险家小传
蒲伟
登山运动健将
2001年创办绿蚂蚁野外用品连锁店
2004年成立中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净水鸟”
2009年5月17日成功登顶珠峰
并陆续登顶世界五大洲最高峰
2015年创办“中国·秦岭超级越野跑”比赛
2016年出版《登上珠峰》书籍
种子发芽
独自来北京学服装设计,却转行户外行业,又在西安成家立业。循规蹈矩,从来都不是属于蒲伟的词汇。从他90年代初接触户外运动开始,到现在已近三十载。
1994年,一个偶然的契机让他接触到户外探险,随一位德国探险家的探险队,穿越中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挑战世界最高沙峰。历时近30天、约600公里的徒步之旅,在二十多岁的蒲伟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从那以后,蒲伟开始频繁参加各种户外活动。
2001年,蒲伟创办绿蚂蚁户外用品连锁店。随着绿蚂蚁有了起色,蒲伟开始系统地、有计划地去登山和参加培训学习,每年都会登两座左右5000-7000米的雪山。
一开始经营绿蚂蚁的时候,蒲伟没有想太多,更多地是凭直觉在开店、组织俱乐部、带更多人去玩儿。回头再看,他才发现这其中的关联有多么紧密,他对户外探险的热爱、钻研和倡导吸引了更多伙伴。而随着伙伴越来越多,市场也越来越大,自己的生意便越来越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走向珠峰
2006年,蒲伟确定自己要在3年以后,也就是40岁之前去登珠峰。为此,他锻炼减重30斤,期间还攀登了四川、云南和新疆的一些五、六千米的雪山。
早年间,因为冲动和装备不足,蒲伟吃过不少亏,也对登山产生了畏惧,但是没过几个月,人的自然属性让他又蠢蠢欲动。在他看来,人本来就是动物,回归自然是释放本性。在山中不仅能放松身心,更可以吸收自然界的能量,然后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其实不值一提。
他发现登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了解山峰的过程。大自然是有脾气、会变脸的,除了体力、毅力以外,面对恶劣环境更重要的是足够的应变能力和良好心态,这也是需要身处那种环境之下才能慢慢锻炼出来的。
除了训练的过程,经费问题和争取家人的支持,也都是需要克服的“山峰”。蒲伟的太太以前不喜欢登山,后来受到蒲伟的影响也去登山。真正了解过登山的这些人,才消除许多内心的不安。
对于蒲伟来说,在登珠峰之前的拉赞助阶段,内心的触动和变化,甚至比登顶珠峰那一刻的感触更大。2009年,登珠峰需要花费35万左右。经过蒲伟的反复努力,在出发的前几天,一家啤酒公司终于同意赞助25万,但只有5万给蒲伟,另外20万要做广告宣传。尽管如此,在蒲伟心中,自己还是赢了,因为他最终说服了对方。
创业和登山让蒲伟足够了解自己,既不鲁莽,也不轻言放弃。这是山教给的智慧,也是登珠峰之前要做的准备。
蒲伟2009年5月17日登顶珠峰
被珠峰叫醒
登顶珠峰的经历让蒲伟毕生难忘。他们在夜里十二点半左右开始冲顶,只能看到头顶两三米远的地方。到第三台阶的时候,晨光熹微。一方面,沿途其他登山者的尸体让蒲伟十分震撼,另一方面,右眼眼底出血导致他视线模糊,心里很紧张。
回来之后,别人总是问蒲伟登顶珠峰时兴不兴奋。但成功登顶之时,他真实的想法是:终于到最高点了,自己要活着回去见家人。
从登顶到回大本营的两天中,山里没有信号。下山的过程十分艰险,蒲伟还一度与家人失联。恰逢蒲伟的太太在新闻中看到一位登珠峰者去世的消息,但不知是谁,于是心急如焚。后来,蒲伟才知道在这48小时内她有多挣扎和紧张。他突然觉得自己以前像个睡着的人,由此他才终于慢慢地醒来,在几年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回忆,变得更加有耐心、通情达理和珍惜两人之间的情感。
攀登珠峰使蒲伟的两侧脸颊冻伤变黑,用了两年才慢慢恢复。但蒲伟把它形容为“珠峰之吻”,因为攀登珠峰的收获,远不止登顶这一个。
很多时候人自以为能胜天,但八千米以上的思维是简单和残酷的,不能用海平面的道德去衡量,那是不人性的。登山要从平时训练做起,每一步都要踩稳。保护好自己就等于保护好团队,不给别人带来更多的负担。在极端环境下相互信任,做好自我保护,才是对团队最大的贡献。
所以蒲伟给自己的书简单地起名为《登上珠峰》。因为珠峰推开了人生的另一扇门,让他看到了自己更多的价值和可能性。
2010年2月登顶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峰
2010年6月登顶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峰
重拾探险的意义
2009年登顶珠峰后,蒲伟接下来又登顶各大洲的最高峰,即北美洲的麦金利、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南美洲的阿空加瓜、大洋洲的查亚峰。一开始,蒲伟看到别人都在登,自己也要去登,后来他发现,自己其实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获得“7+2”的名头不是蒲伟的初衷,他更想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体验,感受内心深处的东西。现在世界上有四千多人登上过珠峰,但有多少人能真正从中发现自己?他不想为了登山而登山,而是先要把每一天的生活过好,有机会再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登山。这也是对绿蚂蚁公司负责。
2013年开始,户外产业遭遇瓶颈,绿蚂蚁公司也经历了低谷。蒲伟觉得,做公司和登山一样,好坏都是正常情况。如果好的时候高兴,坏的时候不接受,说明你不是真的爱它。出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做诊断,不对症下药。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那是没有斗志的人生,只能用遗憾来形容。
探险精神在蒲伟身上最直观的体现是勇于尝试新的东西。比如2004年成立"净水鸟"民间公益环保组织,2015年创办"中国·秦岭超级越野跑"比赛,都是在几乎没有可参考对象的情况下,自己摸索完成的。
在中国探险协会【牛人】节目的采访中,蒲伟还谈及对探险的理解。他认为探险存在于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即使攀登同一座山峰,若季节和环境不同,也是全新的探索过程。探险并不是冒险,而是带着正确、科学的态度尝试全新领域,这种探险精神也是人类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多年登山给蒲伟最深刻的体会之一是“无经历,不兄弟”。 他更习惯大家直接叫他名字,或者“蒲哥”,而不是“蒲总”、“探险家”之类的称谓。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不被身外之名所束缚。
【中国探险协会-牛人节目】已记录和见证顶尖探险家100余位,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点击名字,即可观看牛人探险访谈实录:
超级小包总 谌良仲 陈婷 陈勇
高清 甘玮 顾伯健 何亦红
虎姣佼 侯志立 吉姆·罗杰斯 贾大胖
雷殿生 李必金 李鹤 李龙
刘洋 刘继元 刘团玺 路璐
墨墨 梅西 曲贵斌 孙维宁
薯条 单麟 孙虹 铁丐 王磊
王丽萍 汪湛 温旭 小赛
严江征 杨光 张长义 赵怀东
赵湘杰 张静葳 周芳 孜孜
(名单以姓氏字母为序,链接持续增加中)
更多探险牛人访谈,
在腾讯视频【牛人】专辑完整观看。
节目录制可联系微信txly2018,注明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