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家小传
王天虹
职业水下摄影师
野生动物摄影师
美国国家地理合作摄影师
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
中国探险协会签约摄影师
微博知名科学科普博主
2018年作品登上联合国物种保护展览
并获得有“水摄界奥斯卡”之称的
The World shootout国际水下摄影大赛等无数大奖
她从朝九晚五的公司白领,到广告策划、奢侈品电商、商业摄像师,最后成为了一名职业水下摄像师。
在短短40分钟的潜水体验后,就爱上了水下摄影,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
01
世界上拍到七腕章鱼幼体第一人
2019年来自北京的姑娘王天虹,在菲律宾阿尼洛的水下15米处,拍摄到罕见的深海章鱼,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人拍摄到七腕章鱼的幼体。
天虹发现小七腕章鱼的时候,它刚好在专注的吃着水母,吃完后身体变得特别大,像一个圆鼓鼓的球。
然后开始旋转,旋转完后身体会变成橘黄色,形状像一个小袋子,把水母收到自己的身体里。
美餐一顿后的小章鱼,特别的开心,所有的腕足张牙舞爪的摆动着,像一个小太阳。
七腕章鱼,学名异夫蛸(又叫七胳膊章鱼)是世界上最大的章鱼,幼体约10厘米,最大可长到4米,腕足长度约占全身的60%。
与其他章鱼一样,其实也拥有八条腕,但雄章鱼的交接腕是在右眼下卷起的,而且有厚厚的凝胶状组织,不易被看到,仿佛只有七条腕一样。
它通常生活在水下3000米的深海,史上记载的资料特别少,想要一睹它们的“芳容”,就要通过深海捕捞或者科学作业的方式。
世界上仅有的活体记录也只有两三次,看它萌萌的样子,我真的很难想象它日后能长到四米长~
回忆起拍到七腕章鱼的场景,天虹说:“那天晚上下去拍摄,并没有明确的目的。然后潜导忽然特别激动,跟我比划,示意说这个东西他从来没有见到过。”
“我上前观察了一下,也不认识,但是觉得它很好看,长得跟我以前拍过的纸鹦鹉螺-船蛸很像。”
“等到拍完之后,我们上船看了照片,发现七腕章鱼的触须里面有水母,才知道它当时是在捕食水母。”
然后天虹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专门拍黑水的专家,经过鉴定才知道这个东西是七腕章鱼。
七腕章鱼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章鱼之一,在水下能捕捉到它的影像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这一发现被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环球网等官媒争相报道。
02
与水下摄影的缘分
天虹是怎么从一个朝九晚五的白领变成专业水下摄影师的呢?这个跟她本人的性格和家庭的教育氛围密不可分。
"我大学学习的语言专业,毕业后找了一份白领的工作,因为天生不喜欢被框住、爱自由的性格,就从体制内跳了出来。"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跟妈妈去马尔代夫旅游时,妈妈鼓励天虹去尝试潜水,去感受深邃的海洋。
对大海一向向往的她,在短短40分钟的潜水体验中,就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她像鱼儿徜徉在大海一样享受,被水下多彩的世界震撼,从此就爱上了水下摄影,开启了奇妙的旅程。
因为有摄影的基础,加上自己本身对色彩的敏感度,她在看到一种颜色时,会立刻在脑海里反应它和什么颜色在一起会带来独一无二的视觉感受,在短时间迅速形成自己独特的摄影风格。
目前天虹主要采用微距摄影手法,拍摄体型比较小的海洋生物,它们的幼体一般为3-5厘米,拍摄距离在20厘米左右。
“你离它们太近了,它们会紧张、躲藏,所以需要耐心等待和高超的潜水技术,等小家伙们放松之后,拍下它们最自然、真实的生活状态,而不是为了视觉冲击力更强,故意去刺激到生物。”
比如小丑鱼,刚开始拍摄时,它感受到你的到来,会很害怕,在洞口躲来躲去。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耐心的等待,过一会儿它就会变成一个正常游动的状态。
"我喜欢在微距拍摄时,拍它们的正面,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生物,也是有感情的。仿佛能与它们产生眼神的交流,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
"有时拍着拍着,会发现它们也在注视着我,眼神里透露着各种喜怒哀乐。那个时候会深刻的感受到,海底生物的美好。"
嘴角向下,委屈巴巴的小丑鱼。
“我愿意去拍一些大家没有见过的生物,去普及知识,让大家了解到,原来海洋里还有这样的生物。”
这些水下生物,普通肉眼所看不到的细节,通过微距镜头能发现它们的魅力,记录不可见的真实画面。
红色背景是西班牙舞娘的卵块
黄色生物是海蛞蝓(偷蛋贼)▲
毛毯章鱼▲
拳击蟹▲
青蛙鱼▲
豆丁海马▲
鳚鱼▲
03
知识可以治愈恐惧
黑水摄影,是拍摄夜间活跃浮游生物的一种技术。每次夜晚下水拍摄,都没有固定的潜水计划,像拆盲盒一样,你不知道这次下水能拍到哪个可爱的小生命,毕竟海洋是广阔的。
这需要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水下去判断要拍摄哪个生物、哪些生物有毒性或攻击性。
“晚上一定是没有白天安全的,我们下水的时候会从船上拴一根绳子,绳子每隔五米会有一个视频灯,作用是把一些浮游生物都吸引到水面。“
“一些深海的生物在幼体时会上来捕食,夜间它们基本都是半透明的,跟白天你看见的它,完全不一样,有一些比较奇特的海洋生物,只有在光影的照射下才能看到它原本真实的样子。”
这就很考验摄影师的摄影技术和反应能力,如果水流踢动太大或者闪光灯吓到它们,它们会瞬间跑开就不见了。
对水下的未知,使我们感到恐惧,知识可以治愈恐惧。
天虹在水下拍摄之余,会不断精进自己的潜水知识,研究拍摄、水下生物的种类。越专业,安全感也越强。
任何兴趣都要靠专业知识做支撑,才可以走的更远,所以如果有潜水、水下摄影爱好的朋友,一定要按照潜水制度要求操作哦。
04
对自然的探索没有尽头
天虹是爱冒险、喜欢尝试的性格,除了微距摄影,也很喜爱拍摄广角生物。
像大白鲨、汤加的大翅鲸、蓝鲸、古巴的鳄鱼、钻石章鱼等,这种大家熟知的大型海洋生物。
虎鲨▲
海豚▲
也喜欢拍摄呆萌可爱的陆地动物,在各处“绝世独立”的猫头鹰
展翅飞翔的猫头鹰,哎,怎么看着傻乎乎的......
再来,我是一头“雄鹰”
还有组队站岗的土拨鼠
交头接耳的土拨鼠
“我的朋友都说我内心深处有一颗少女心,愿意去相信童话,愿意相信世界是美好的。”王天虹笑着说。“我自己倒不觉得,可能是我更喜欢丰富多彩的颜色,让他们有了这种错觉。”
摄影作品是个人性格的一个延伸,天虹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对颜色的敏感性,成就了她作品的独特性。
“海底世界永远都探索不完,暗夜中的生灵在很多方面尚未为人类所知,它像一个巨大的深洞,吸引我去学习、探索水下不为人知的秘密,为大家讲述这些可爱生物的故事。”
因为热爱,所以无惧困难与付出,原本一个脾气特别急躁的北京大妞,为了拍摄出最自然、真实的作品,变得特别有耐心,可以一动不动地趴在水里几个小时。
热爱和追求可以开发出人的其他面,让你遇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END
往期精彩文章
牛人 | 车可:被三只狮子包围、被非洲警察扣押,他豁出命拍了一部大片
牛人 | 蔡德岗:探访百年滇越铁路,铭记那段屈辱悲壮的历史
牛人 | 罗艺:抱着2个月宝宝去登山 探险家奶爸“硬核”带娃
彭春鸿(毒虫)——山野中永不失联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