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大维 | “竹篮打水一场空”


关键字:后继之人
上期说到,屋大维上台后,罗马迎来了“黄金时代”,各项建设大干快上,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于是,罗马人越来越认同由一人统治的“元首制”了。
而人一旦拥有了好东西,就会害怕失去,所以人们自然会担心,如果屋大维死了该怎么办,大家会不会重新陷入动荡不安的生活呢?
1、生死大关
可以说,罗马人很幸运,因为屋大维活了77岁,所以他们享受了好几十年的太平日子。
但越是这样,人们就越害怕失去,虽说他们早就把屋大维看作了神,并发自内心的称其为“奥古斯都”,可所有人都明白,屋大维会死。
实际上,就在公元前23年的春天,屋大维就得了一场重病,差点没挺过去,而那年他还不到40岁。
其实,年龄还在其次,主要是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差,经常爆发传染病,民间俗称“瘟疫”。
而屋大维这次遭遇的正是一场瘟疫,就算他再年轻,也是凶多吉少,所以那时候,所有罗马人的心里都在问一个问题:
如果真的失去了奥古斯都,元首一职由谁来继承呢?
2、新课题
这对罗马人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因为过去罗马并没有“元首”。
实际上,元首并非是一个职位,而只是一个称号,屋大维还是要担任具体的职务,比如,屋大维自己就参选过13次执政官。
而在罗马,官职是由人民议会选举的,一年一换,选举程序非常完善,屋大维也一样要像其他竞选者一样,要为自己拉选票,所以职位只能争取,并不能继承。
并且,屋大维除了担任执政官以外,还担任保民官,而之所以要兼任这一职务,是因为保民官拥有否决权,能否决任何议案。
另外,他还是大元帅,这样一来,无论谁领兵打仗,胜利的荣耀就都要归功于他屋大维,所以更能获取军队的效忠,避免带兵将领拥兵自重。
此外,他还兼任监察官、大祭司等职,也正是因为担任了这些关键职务,才能保证他的命令能顺利执行。
不过,他身上兼任的职位似乎太多了,这合适吗?
3、新瓶旧酒
其实,罗马早有规定,一人只能担任一个职务,不能兼职。当然,这一条已经被屋大维打破了。
但问题是,屋大维的继任者没有他那么大的威望,如果也按照正常流程去一一竞选这些职位,那恐怕是不行的。而如果没有这些职务的加持,那“元首”就只是个空壳儿。
也就是说,屋大维虽然改行了元首制,但却并没有改变罗马的权力基础,罗马依然要靠既有的权力组织来维持运行。
其实这倒也不难理解,因为这一套复杂的权力结构是罗马运行的基石,是罗马自建国以来好不容易形成的,并不是靠某个人设计出来的,而是一点点演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大家已经形成了默契。
如果有人贸然变革,搞出一堆新花样儿,那大家一定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既然如此,屋大维又搞出个“元首”是要做什么呢?
4、蛛丝马迹
元首做为一个头衔,确实可以方便人们识别屋大维的身份,但其本身并不没有增加什么权力。它就像是一盘水果沙拉,把执政官、保民官、大元帅、监察官、大祭司等多个职务凑在了一起,而这些职务本身都还完好存在。
可这么多职务集于一身,人们该怎么称呼他呢?
屋大维的办法是创造了“元首”,来指代这个新的角色,而如果继承了元首这个角色,就能一并继承这些职务。
不过,屋大维的继承人要如何继承这样一个新的角色呢?
对此,罗马人也不是完全没有头绪,因为屋大维的上台本身就是个先例。
公元前44年,恺撒突然遇刺,之后,罗马并没有搞选举,而是遵照恺撒的遗嘱,由他的接班人屋大维上台执政,这本身就打破了常规。
只不过,恺撒的手下们不服气,所以后来罗马爆发了内战,而屋大维最后是靠武力取胜,才实至名归,坐稳了统治地位。
可无论这中间的过程有多么曲折,也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屋大维不是选举产生的,而是直接继承了恺撒的地位。
你看,这不就为元首的继承提供思路了吗?所以屋大维也追随恺撒的步伐,指定了继承人。
但问题是,屋大维并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那这该怎么办呢?
5、断子绝孙
这在罗马也不成问题,因为他们有领养制度,可以过继为养子。
事实上,恺撒也没有儿子,而屋大维只是恺撒外甥女的儿子,不仅血缘有些远,而且还差了两代人。
但恺撒收养屋大维以后,问题便解决了,所以现在轮到屋大维也是一样的,即便他没有儿子也不影响指定继承人。
而早在两年前,屋大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姐姐的儿子马塞勒斯,就是有意培养他做继承人。
不过,那时屋大维毕竟还有机会生孩子,所以他也没有急着领养马塞勒斯,只是做为一个备选方案而已。
但是,公元前23年,也就是屋大维患病那年,马塞勒斯也感染了瘟疫,结果屋大维挺了过来,马塞勒斯反倒因病去世了。
而且马塞勒斯也太年轻了,去世时只有19岁,而他的妻子更年轻,当时只有16岁,小夫妇俩还没来得及要孩子。这样一来,与屋大维有血缘关系的男性后代就都没了,比恺撒还惨。
此时的屋大维更害怕了,他怕再来场瘟疫,自己挺不过去,又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到那时可就真麻烦了。
那这可怎么办呢?
下期,我们接着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