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长达十六年,给晋朝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从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到光熙元年(306年),百官民众死伤无数,洛阳,长安被洗劫一空,成为废墟。西晋从此一蹶不振,各少数民族政权由此滋生。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汉赵开国皇帝刘渊就是在这个乱世中崛起的一个人物。
刘渊(?——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匈奴左贤王刘豹的儿子,自幼好学,才华卓越。他拜中原人崔游为师,广涉儒家典章,喜爱《史记》,并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识文化历史知识。他还学习武术,武艺超群,材高体粗,力能扛鼎。尤其喜欢射箭,能百步穿杨,百发百中。
三国魏元帝咸熙年间,刘渊作为匈奴政权的人质送往洛阳。晋朝建立后,王浑父子欣赏刘渊,并把他推荐给晋武帝,晋武帝非常重视,“帝召与语,大悦之,谓王济曰:‘刘元海容仪机鉴,虽由余、日磾无以加也。’”由于士族大臣极力反对重用刘渊,认为他是匈奴人,不会对汉人政权尽忠,反而是祸害。朝廷不用,刘渊非常失望。心里萌发了怨恨。
泰始六年(270年)与咸宁四年(278年),秃发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两次击败斩杀秦州刺史胡烈和凉州刺史杨欣,于是西晋发兵秦、凉二州,准备平定叛乱,但晋军初战溃败,所以晋武帝访求将帅们收复失地的办法,上党人李憙说:“陛下诚能发匈奴五部之众,假元海一将军之号,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但是孔恂坚决反对,表示:“元海若能平凉州,斩树机能,恐凉州方有难耳。蛟龙得云雨,非复池中物也。”“帝乃止。”
“后王弥从洛阳东归,元海饯弥于九曲之滨。”中间刘渊就谈到了自己被疏远的事情,“因慷慨歔欷,纵酒长啸,声调亮然,坐者为之流涕。齐王攸时在九曲,比闻而驰遣视之,见元海在焉,言于帝曰:‘陛下不除刘元海,臣恐并州不得久宁。’王浑进曰:‘元海长者,浑为君王保明之。且大晋方表信殊俗,怀远以德,如之何以无萌之疑杀人侍子,以示晋德不弘。’帝曰:‘浑言是也。’”
可以看出,李渊在西晋一直是不得志的,甚至多次都差点有杀身之祸。咸宁五年(279年),刘渊的父亲左部帅刘豹去世,西晋朝廷于是任命刘渊为代理左部帅。这时候刘渊才算掌了权。他推行法治,打击不法势力,轻财重士,恤苦怜贫,以诚待人,密切同晋王朝的关系,在北方有了极高的威信,匈奴五部都倾心拥戴他。连中原地区许多失意人士都投到他手下,让他手中集合了一大批贤才能人。
晋王朝的贾后宫廷政变和八王之乱,给了刘渊的机会。他被五部推举为大单于,经过一番苦战,永兴元年(304年),刘渊在南郊筑坛设祭,自称汉王,赦免境内囚犯,建年号为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立妻呼延氏为王后。署置百官,任命刘宣为丞相,经师崔游为御史大夫,宗室刘宏为太尉,其余的人授官各有等差,国号为汉(史称汉赵、前赵)。后来他儿子刘曜变汉为赵,历史上称之为前赵,以区别石勒建立的后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