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复旦最新研究,每天睡7小时对大脑最好,太多、太少都有害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修复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人的一生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之一,而睡眠时间过短或睡眠不佳均会影响健康。
在中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9成小学生睡眠时长未达标,而且这一数据还在逐年上升中。
睡眠在促进认知功能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还有助于通过清除废物来保持大脑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睡眠模式发生变化,包括难以入睡、睡眠的数量和质量下降。
那么,每天睡几个小时,才是最健康的?
2022年4月28日,上海复旦大学冯建峰教授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Aging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The brain structure and genet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nonlinear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duration,cognition and mental health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对于中年及以上人群,每天睡7小时对大脑和心理健康最佳,而睡眠时间太短或太长,会损害认知能力、大脑结构和心理健康。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 UK Biobank 数据库中近50万名38-73岁成年人的数据,所有参与者报告了他们的睡眠模式、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并参加了一系列认知测试。此外,研究人员获取了近40000名参与者的脑成像和遗传数据。
数据分析显示,每天睡7小时是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的最佳睡眠时间。睡眠时间太短、太长都与认知能力受损有关,例如处理速度、视觉注意力、记忆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的关联
那些报告睡眠时间太短、太长的参与者,他们会出现更多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整体健康状况也会更差。
通过脑成像分析发现,睡眠时长与参与认知处理和记忆的大脑区域结构差异之间存在联系,睡7小时的参与者认知、记忆功能的脑区体积更大,包括前中央皮质、外侧眶额皮质和海马体。

睡眠时间与大脑结构之间的关联
纵向分析显示,睡眠时间太短、太长与随访时认知能力下降显著相关。
对此,研究人员表示,睡眠不足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存在关联,可能是因为深度睡眠中断,它会导致一种叫做淀粉样蛋白的蛋白质在大脑中“缠结”,而这些缠结的蛋白质是痴呆症发作的标志之一。
此外,睡眠不足还可能会影响大脑排毒素的能力。早期的研究还表明,睡眠模式中断会导致炎症增加,这表明老年人易患与年龄相关的疾病。
总之,该研究表明,每天睡7小时对大脑的健康最为有利,而睡眠时间太短或太长,都会损害大脑和心理健康。
复旦大学冯建峰教授表示,虽然我们不能断定睡眠过少或过多会导致认知问题,但对个体较长时间的分析似乎支持了这一观点。然而,老年人睡眠较差的原因似乎很复杂,受遗传因素和大脑结构的共同影响。
良好睡眠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良好的睡眠必须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睡个好觉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很重要,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3587-022-00210-2
推荐阅读:
重磅,2020JCR影响因子修正版发布!附下载
2021最新指南下载,NCCN、ASAO、CSCO等!
历年国自然中标标书合集下载!

END
医诺维-让科研更简单!
评审指导 | 语言服务 | 格式化处理 | 选刊指导
基础实验方案设计 | 进阶定制化实验方案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 定制化设计(RCT、RWE) 
项目设计指导 | 项目调整优化 | 项目设计评审
微信加群
我们致力于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最前沿、最有趣的科研进展,如果你也感兴趣,我们一起成长!
进群、转载、合作,扫描下方二维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