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有谁的未来10-20年的获利总和会比未来10年的总和高?——段永平雪球最新发言实录(2024-01)


段:苹果只是在给自己的产品提供内容,不是一个单独的商业行为。
网友:我记得他那次捐款感觉不是很好,认为收支不够透明来着,十八年后没想到又捐了。
段:浙大的一直还好。
网友:是的,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您觉得股票是商品吗
段:我觉得可以交易的东西都应该是商品吧?有例外吗?
网友:我参与的助力图书馆的项目,有个部门会时不时发短信告诉我进度如何,还会邀请回校察看成果。前几天回校园,又发现一个小改进,图书馆现在已经直接向校友开放了,刷电子校友卡的蓝码就可以直接开闸(以前要走人工通道简易登记)。不知道其他学校如何,反正浙大的做法让我很愿意出一份力。
段:👍🏻
网友:在大道闭关之前再次由衷地表示感谢,去年有幸和大道聚过一次,其间讨论了些拼多多、白药之类,当时拼多多好像是40来块[大笑];目前除了在投资上,在高尔夫上您也是我追求的目标,您的差点6左右,我目前最好成绩还是+12,希望未来有机会向您请教。(一笑注:对2020.12.05旧贴回复)
段:哈,他真是我们同事。
段::你是谁?
网友: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段:一转眼你也40多了,你也有今天!
多年未见,信口开河的毛病没改啊!
跟我熟的人一看就知道你这里面乱说的东西很多,我只纠正两个吧。
1.我从来没在任何场合下说过我们拥有1%的苹果,虽然我很想做到这点。
2.巴菲特买苹果是他自己的决定,我只是在他买了苹果两年后跟他聊过一次苹果,雪球上我专门说过。
网友:感谢你的分享[抱拳] 。能在线下认识大道,你也是牛人。[牛]
段:很奇怪的转发,取关了。
网友:
复盘段永平买茅台时的情况,好公司是否需要好价格?
前言:
复习段永平对茅台看法的时候,看到了他在去年3月份回答问题的时候说,买茅台主要关注的是茅台的生意模式,但当时买入的时候市盈率并不高。
他还说自己也不喜欢买高PE的公司,除非看到了未来。
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想复盘一下茅台当时的情况,以及段永平的买入时间,这会对我投资茅台有所帮助,故有此文,如有错误,望指出。
复盘茅台当时情况:
我查证了下,2012年3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指出要严控“三公”消费,禁止公款购买高档白酒。
但当时茅台还处在08年金融危机后的复苏上升周期,这个消息只在当周造成了7%的跌幅,股价最低到了195元。
后边茅台的股价股价依旧高歌猛进,并在4个月内暴涨36%,在7月中旬股价到达了266元的阶段高点,当时茅台的市值是2762亿元,按2012年净利润133亿计算的市盈率为21倍。
再然后,茅台的股价开始了一段所谓的“高位盘整”期,其实就是没怎么涨,也没怎么跌的时期。
直到2012年11月19日,酒鬼酒被媒体曝出塑化剂超标2.6倍。
酒鬼酒公司针对此事的回应是:
认为检测不够权威
之后又有两个“神队友”助攻。
广州市质监局表示:
白酒检测标准中从来没有塑化剂项目的检测要求。
中国酒协作出声明:
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超过国家规定的约8倍,最低超过国家规定的约1.7倍,平均超2倍。
声明还有一句是:
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挡白酒含量较低。
整个白酒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高端白酒更甚。
而且,在2012年12月21日,中央军委下发通知,印发《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进一步落实不安排宴请,不喝酒等。
这件事本身是极好的,公款消费应该被遏制,不过对大难临头的白酒而言,销量确实会进一步受影响,投资者需要判断是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是短期的。
当时的主流言论和股东用脚投票的结果都表明,大家都觉得茅台“要完”。
13年11月初,茅台的股价还在250徘徊,仅用了2个月,在2014年1月初,茅台就跌倒了120附近。
两个月股价腰斩还要多。
在阶段性低点118.01元时,茅台市值只有1225亿元。
此时按2013年净利润151亿元计算的PE为8倍。
复盘段永平的买入:
段永平就是在茅台塑化剂风波时,托朋友送检的茅台,2012年12月10日完成送检,检测报告至今还在雪球有贴子,名为:《茅台塑化剂美国送检情况》
在文中,其朋友根据检测报告,得出了三个观点:
1、塑化剂非人为添加2、茅台年份酒安全3、茅台塑化剂含量危害很小
对于塑化剂问题,有了检测报告的数据支持,而关于严控“三公消费”,段永平的理解是:
茅台和腐败没有直接关系,但减少公款消费确实会减少很多浪费,短期内应该也会影响到茅台以及很多东西的销量。但公款消费应该不是茅台的大头。
茅台之被很多人喜欢是因为茅台是很特别的好酒,喜欢喝的人依然会喜欢喝的,只是以后用公款喝的机会少了而已。(2013-02-13)
因此茅台面临的“塑化剂风波”和“严控三公消费”两大问题,段永平有不同于大多数投资者的理解,也让他在别人都在卖出的时候选择了大量买入。
最终他的结论是:
1、茅台不可能主动加塑化剂,但由于之前工艺或环境等问题可能真的多少有点;这次的检验结果间接证明了这点。
2、在1的前提下,该喝茅台的还是会喝的,因为酒精的伤害要大得多;按报告结果的分析也大致可以说明这点。
3、禁酒令对茅台销量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这个纯属个人看法;
4、茅台这个价从长期来看不贵。这里不贵的意思是现在这个价买茅台,5年以后怎么看都应该比存银行要合算得多。(2013-02-07)
然后在2013年1月29日的网易博客回帖中,他写道自己已经持有茅台了,那时候有媒体拿他托朋友送检茅台做文章,写出了“段永平疑似做空茅台”的不实报道。
段永平甚至怀疑是有“空头”在背后搞鬼,可他毫不在乎,依旧在大规模买入茅台,并且全程一直公开讨论,谈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如下:
段永平回答网友:
1、关于媒体的 “段永平疑似做空茅台”不实报道
段永平回答道:
我不做空,当然不可能做空茅台。其实我是茅台多头哈,已经开始持有茅台了。(2013-01-29)
段永平:
我想有些媒体是故意的吧,也许背后真是有空头在和他们一起搞?对于想买的真正的投资者而言,空头越多越好,因为最后只有空头才会不惜代价地跳进来的(2013-01-31)
2、关于2013年茅台销量下滑、预收款下降、库存增加、一季度利润增长不理想
段永平回答道:
茅台如果短期销量下降些,那年份酒的产量就可以提高了?还真是很少见不怕有库存的生意模式。(2013-02-13)
段永平:
如果人们明白大部分生意实际上是没啥预收款的时候,人们会很喜欢茅台的。下降表示还有,只是过去太难拿到货,所以很多人愿意付预收款,现在不太需要了。(2013-04-02 )
段永平:
茅台这个生意和我们的消费电子比较起来,最大的差别可能就在库存上。我们这个行业的库存几乎就是垃圾,茅台几乎就是个宝。(2013-12-12)
段永平:
投资最重要的还是要看生意模式,不然的话大家就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全部盯着眼前这一个月一个季度的波动来决定买卖的行为,这样是很难做投资的。(2013-04-18)
3、关于茅台的市场成长空间
段永平回答道:
对茅台而言,不需要更大,对别的白酒而言,我不知道。(2013-02-01)
段永平:
我认为从长期来看,茅台销量出现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很小。(2013-03-13)
4、关于酒对身体有害,酿酒是否是在做正确的事?
段永平回答道:
呵呵,难道你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出家?酒给人们带来快乐,如果你的字典里有"快乐",你会明白的。(2013-03-19)
5、关于茅台酒的味道
段永平回答道:
是啊,好不好喝是关键。茅台已经"好喝"这么多年了。居然有人非说人们买茅台是因为茅台贵,有趣,有点像说 iPhone 的用户都是为了显摆一样。
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只要时间足够长,啥事都能明白。(2013-04-02)
段永平:
我发现真茅台确实非常好喝,连我这种不喝白酒的人都会想喝哈。(2013-04-23)
6、关于喝白酒会不会越来越少
段永平回答道:
多年前我就以为喝白酒的人会递减的,结果好像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即使递减,喝茅台的人也很难减,因为人们会倾向少喝酒和喝好酒。(2013-04-05)
7、关于茅台的管理层
段永平回答道:
补充一下,老有人认为茅台生意不错但管理层不理想。关键是茅台的理想管理层是什么样的呢?茅台这么多年走过来,越走越好,然后非说人家管理层不好是不是有点不厚道哈。(2013-03-01)
8、关于茅台量价提升,不可能提价
段永平回答道:
量价齐升,所以不可能提价了?什么逻辑?如果茅台能真正解决假茅台的问题,茅台这个价绝对还可以提。
很多人不太买茅台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贵,而是不知道在哪里可以肯定买到真的。
买到假的时候人们是没太多办法解决的,总不能每次买的时候先打开喝一口吧?总不能把一整箱酒全部打开各喝一口吧?有些卖假茅台的甚至用的办法是一箱真酒里混几瓶假的,利润率立刻就大幅度上去了。
我现在甚至怀疑我上次在美国送检的茅台酒里都有可能有假的。(2013-04-23)
9、关于为什么A股只买了茅台
段永平回答道:
便宜或贵的说法取决于对公司10年后的状况的认识,很难在A股上找到能看明白10年或以上的公司。我喜欢茅台也是基于这点。(2013-06-21)
10、关于定量估值
段永平回答道:
出报表了?长期看,在人民币不能流通的前提下,茅台这种商业模式我愿意给20倍的 pe。未来10年茅台如果可以做到平均每年利润 100 亿,今天这个价钱就不贵了。
如果能高些就有利润了。不要太在意季报或半年报或年报啥的吧?(2013-08-31)
11、关于为什么不再等更低的价格
段永平回答道:
我觉得茅台的生意模式很难得,价钱合适就可以买,未必要等到很便宜。从 10 年以上的角度看,130 或 160 或 200 差别其实没那么大。(2013-09-30)
12、关于茅台的品质文化
段永平回答道:
茅台的品质文化已经形成,相当长时间里大概没人敢动的。(2015-04-21)
同时他也提出了茅台当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假酒泛滥、盲目多元化、赤水河污染、分红和回购不足等等,比较中立、理性。
结论:
你以为到这就完了?
我又往前复习了段永平网易博客,我发现其实在在2010年7月3日,段永平就在网易博客发了一个征集帖,问题是:
谁能在评论里简单描述一下茅台的投资价值及其SWOT分析?
说明段永平在2010年就对茅台产生了兴趣,不过从回复上看,他那时还没有持有任何A股。
而在2011年1月14日,他在回复一个网友的提问中说道:
价格战一般在产品差异化很小时容易发生,酒是差异化很大的东西,至少感觉如此。
在2011年5月面对有人说茅台生意模式好,但企业文化和能力蹩脚的说法。
段永平就已经回答道:
虽然我不是很了解茅台,但不是很同意你说的茅台企业文化和能力很蹩脚的说法,但可能不是你想象的那种文化或完美吧。
很难想象一个没能力和没企业文化的公司能够建立一个好的生意模式。如果茅台没有企业文化,茅台的产量早就上去了,用不了等这么多年。(2011-05-09)
说明他那时候就已经认识到茅台的差异化,以及良好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
而在另一个回答上他说,不可能你学了巴菲特就有好企业在好价格上等你,但长期来看,茅台也有便宜的时候。
说明他那时候就知道茅台是好企业,只是不便宜,他在等待好价格!
而段永平从有兴趣并一直研究茅台,到等到好价格开始大量买入,中间等待了两年半的时间,买入的时候,茅台的最低PE只有8倍。
这不正是好公司、好价格的一次完美投资实践?只不过后来段永平对好价格越来越不看重了。
通过复盘,更加理解大道在谈买入时机的时候,分别说的。
择时非常难。
但“不择时”不是追高的理由。
全文完
段:清仓茅台不是问题,问题是拿着那笔钱都干嘛了。绝大部分人很可能是躲过了和尚但没躲过庙?(一笑实测:确实如此啊,本人2500多元时,卖掉100股试试看,想抖下机灵,想着等茅台掉下来,再重新买回来,100股变成200股茅台。卖了后主要买了腾讯,余下的买了万科,结果还是掉坑里了哈!偷鸡不成蚀把米!还好运气好,只是卖了很小一部分哈。
段:其实茅台2500左右时我也想过卖掉的问题,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卖掉后真不知道拿着现金干什么,利息还那么低,人会焦虑的,不合算。
网友:之前清仓,现在买回茅台很好啊!主要是清仓后中间没去其他亏损板块
段:比茅台亏得少的地方也不好找吧?
网友:感谢大道点拨,现在是腾讯仓位多点,相比于茅台腾讯还是太难懂了,腾讯抓着看了很多年报,以前也写了很多东西,判断腾讯更“便宜”,但感觉都是浮于表面。
现在不敢说懂了,也不敢说便宜和贵了,投资之道我感觉了解了点,但能力圈还是太窄,很多公司搞不懂,当茅台大涨的的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段:哈,你没回答卖了茅台买了啥的问题。
网友:进银行股会不会也还行。
段:关键是事先不知道。
网友:引用段文,投资是用闲钱。
01.网友:段大哥,钱都投到一个股票里还是太危险吧,总有考虑不到的因素。万一失手,翻身就太难了吧。(当然闲钱除外了)
段永平:好像分散更危险啊。再说,投资用的就应该是闲钱,不然很难有平常心。(2010-04-23)
段:总想着翻身是个啥逻辑?富两次吗?
网友:没敢乱动,大部分买了沪深300当类现金用,还买了点中概互联,后来中概互联确实比茅台跌的多,也是个教训。
段:粉笔是个啥?没听说过呢。
段:大道的最新消息是终于covid positive了,两个小时前测的。怪不得今天打球感觉很怪异,打了几个洞就回来了。该来的终于来了,第一次得还蛮好奇的。
段:啥意思?我大意了吗?到今天才得应该好过95%的人了吧。
网友:这文案有问题啊,人捐款表示感谢就行,怎么知道或者揣测人是怎么想的。

段:哈,一针见血!
网友:第一次一般症状要重一点~原来得得时候,好像除了控制体温过高搞点退烧药,其他药也没啥用~
段:不发烧哈。
网友:存银行或者买国债,如何?@大道无形我有型
段:事后诸葛亮谁不会?  (一笑:) 2024.1.3
段:当初卖了茅台的估计现在都很后悔吧……/估计也没啥,毕竟本来茅台也不多。(一笑:
段:第一次一般症状要重一点~原来得得时候,好像除了控制体温过高搞点退烧药,其他药也没啥用
有抗病毒药,就是一发现马上吃,可以阻止病毒复制的速度,给自身免疫系统赢得时间。我备着这药很久了,终于派上了用场。
段:$苹果(AA­PL)$快到170的舒适区了。
段:看着苹果涨上去的时候还是有点小担心的,感觉非要努力找到别的目标才好。还好苹果又回来了,估计下一年的小日子应该也还过得去了。1/19有很多put到期,到时就可以继续卖put了。
段:25、我是一个满仓主义者,我管的投资里美股主要在苹果,A股主要在茅台,港股主要是腾讯。用来卖put的部分是很小的娱乐部分。当然,不懂的话,“娱乐”部分很可能会变得一点都不好玩。
去年年头卖了很多苹果的put(同时买t-bi­ll),涨上来后又卖了很多苹果的ca­ll,已经不能说是小部分了,但依然是准满仓的。1/19后又可以再卖很多put。
段:Pe­l­o­t­on In­t­e­r­a­c­t­i­ve(PT­ON)$
我试过这家产品,好像没啥特别的。
https://xueqiu.com/S/BABA/273526993
手痒,还是卖了一单put。
最高回报大约13+%/年,162.35以上不亏(假设t-bi­ll利息5%+)
网友:段老师您好,谢谢您一直以来的分享,受益匪浅。冒昧跟您请教一家我研究十多年的公司,这家公司也许会符合您的理念,目前个人AL­L­IN这家公司。
这家公司叫福瑞股份。。。。。
段:我不太懂跟医疗有关的产业,花过点精力去了解但不得其门而入。
网友:其实大道能不能说说应该怎样去“悟”呢?是边读书边思考,还是每天专门找段时间去思考企业的事,还是像李录说的去me­d­i­t­a­t­i­on
段:连怎么去悟都要问,那怎么悟?网上找个答案给你吧?(一笑:
悟性,意思是指对事物的感知力,思考力,洞察力;主要指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悟者,吾之心也! 一人一悟性,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之智慧也! 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悟性是突然的领悟或者是如佛家所说豁然开朗,不是抽象中漫长推论的产物。
网友:想请教一下,大道老师对标普500指数基金的看法
段:据说85-90%的人在股市上都是亏钱的,另外可能还有5%的人打平?这些人为什么不买S&P500呢?长期来讲至少也是接近10%的复合年回报吧(大致,自己没真的研究过)。问题是这85-90%的人也都觉得自己能打败S&P500?他们可能既不了解S&P500,也不了解他们自己?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过不是关于投资的。
网友:学长是首阳吧?这是我知道的最晚首阳的案例了[很赞] 祝迅速康复~
段:昨天下午转阴了,今天再侧还是阴,明天再测一次,如果没事就可以解除隔离了。不过,抗病毒药还是要吃够5天。
网友:不觉得$苹果(AA­PL)$ 会收这家公司。如果真的收了,倒要再看看苹果了。
段: 苹果在建立生态中也许可以通过买这种小公司买到一些人才和技术以及专利,以及别的我不太清楚的东西。苹果肯定不会为了买点营业额或者利润啥的去收购的。
网友:哈,碰到大道点评我行业内的公司了。
健康领域其实没什么公司是好的公司,运动健康领域标准化难度很大。
以后人工智能或许会解决一些问题,但目前看不到希望。
段:健身行业差异化很小,替代品很多,成本还很重,作为生意的商业模式是非常差的。但苹果的生态圈里有健康这个因子,这个因子会慢慢显示他的粘性的。
网友:印象中芒格先生有说过如去投指数基金的越来越多,可能也就失效了,@大道无形我有型 怎么看,谢谢。
段:芒格不太可能说这句话,这句话是错的。
段:苹果在建立生态中也许可以通过买这种小公司买到一些人才和技术以及专利,以及别的我不太清楚的东西。苹果肯定不会为了买点营业额或者利润啥的去收购的。
段:我也找来看看。中文版的吗?
网友:中文版的找到了。(一笑注:中文版书《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 艾德·卡特姆 艾米·华莱士著)
段:谢谢。
网友:芒格大致意思是:所有人都买指数基金,投资指数就不灵了;他又说从人性的角度考虑,永远不可能出现都买指数基金的情况,所以他从来不杞人忧天。
段:我不太理解这句话。我理解的指数基金指的就是标普500,大家都买标普500的话其实应该是不受影响的。其它指数基金指的是什么我不知道。
网友:标普500指数的成分股,基本上就是持续不断地更新加入全球范围内最好的500家上市公司!普通投资人的投资水平,要想长期持续跑赢它,难度是极大的!只有极少数顶级上市公司的经营水平和极少数顶级投资人的投资功力,才有可能长期持续跑赢标普500指数!茅台、苹果、微软,未来十年继续跑赢标普500指数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大道、林园、巴菲特,未来十年继续跑赢标普500指数的概率也是非常高的!我假设巴菲特老爷子能够长命百岁哈!
段:大道将来能不能跑赢不知道,也没任何打算一定要跑赢什么。不过,对在股市上老是亏钱的人们而言,买进标普500可能是个好的办法,就当存银行了,利息还高。
网友:芒格说过:做量化的人多了,模型会失效。
段:这个绝对是对的。量化“投资”其实是投机,是赚市场的钱,是零和游戏。假设最后市场上都是量化“投资”,那他们赚谁的钱?当然,量化们其实也不用担心,总是会有很多“韭菜”前赴后继的。2024.1.6 13:16
网友:没搞懂量化的人是在干嘛?
段:其实就是用电脑看图看线,未来大家都用ai啥的。
网友:请问大道:如果给您3万亿美金或者2万亿人民币,您是买苹果茅台,还是用这笔钱打败苹果茅台?
段:无知无畏啊。钱不是万能的。
网友:大道一语点醒梦中人啊。为何要在危墙下和猪摔跤,不要稳稳的幸福呢?不过标普500费率太高,不过复制指数而已,为什么要收这么高的费,没有搞懂。
段:标普500费率太高?标普500费率非常低的。
网友:30、很多人以为(买股票)是狩猎,其实是农夫种田。
段:狩猎是互为猎物的,是个零和游戏。投资是赚公司赚的钱。短期看有时候很像,但时间长了区别非常大。
段: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一笑:
网友:spy很便宜,0.0945%。但国内的追踪的etf很贵。比如场外基金A类,50w以内买入要先收0.12%手续费。每年收0.5%-0.6%管理费,加上0.15%~0.25%的托管费。场卖出根据持有天数,也收取0至1.5%的手续费。 换句话说,就是一年至少0.65%-0.85%费率。
段:我觉得spy就蛮好,别的我没看过。
网友:卖put,对大A的人来说是很先进的做多风险对冲工具… 说明这里还很落后
段:卖put根本就不是对冲。
段:我觉得spy就蛮好,别的我没看过。
段:哈,查了一下,居然还买了10k VOO。
网友::卖这么远期的好处是什么?
段:省事呗,而且风险也小。
段:卖裸ca­ll确实是很危险的。我当时就卖了200个好玩,后来好像就没再碰过,不然就可能中招了。
网友:人生无常。 谁能料到他在错误的路上跑着跑着突然就中途改道又回来了呢?
段:能半途跑回来的极少,常见的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一笑:
网友:把事情做对确实有高低之分,大道、巴菲特看懂公司未来的正确率非常高,而普通人看懂的正确率,可能和抛硬币差不多,50%概率吧[大笑]。专注和用功能提高一定的概率。最重要还是认识到自己的局限,降低看错的概率,知道能力圈有多大比能力圈的大小更重要。
段:大多数普通人根本就没打算看长远,那又怎么能看懂呢?
网友:长期主义太难太稀缺了。
段:很多人认为长期主义太难,但长期主义却是最容易的办法。
网友:1、腾讯的EB­IT的计算模型=用户数*单个用户使用时长*(每小时收入-每小时成本)-营业成本
2、不论游戏还是广告,未来十年,用户数如何增长?单个用户使用时长如何增长?单位小时的毛利率如何增长?
3、腾讯如果不把赚的钱、财务投资分给股东,全发给员工,变得越来越臃肿,投入资本回报率如何增长?
4、都不容易啊,这大概就是国内所有互联网巨头要么出海、要么跨界竞争的原因。
段:巴菲特曾不止一次言辞激烈地公开抨击对EB­I­T­DA的使用,认为EB­I­T­DA“是一种危害特别巨大的东西”,仅仅因为折旧是一种“非现金”费用就将其剔除在盈利能力评价标准之外,“根本是一种胡扯”。当听到有人鼓吹用EB­I­D­TA来估值时,“就该捂紧自己的口袋了”。网上找到的。
段:腾讯用这个吗?
网友:长期主义之所以稀缺,应该还是有他难的地方吧[大笑]
段:不是因为长期主义难,而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很不理性地贪心,想赚快钱,结果就是绝大多数人都亏钱。长期主义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偶尔看一下,平时该打球打球,该干嘛干嘛。
网友:在投资上践行长期主义的,经过一定时间后(比如十年),除因复利而收获不小幅度的回报外;最大的财富来自于时间自由,多出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而体验到更快乐和丰富的生活,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些价值是宝贵而无价的。
段:是的,不然赚钱干嘛?
网友:大道,2024年了,您对特斯拉有新的想法分享一下吗?好久没看你提它了。商业模式、企业文化、护城河等,能说说吗? 八卦一问:大道有没有定一辆cy­b­e­r­t­r­u­ck?
段:没有任何新的想法。我的老想法你不喜欢吗?(一笑:
网友:段永平的投资思路适合大资金,你们散户就几十万最好还是别去学。
段:这就是为什么你一直是散户的原因。(一笑:
网友:大道老师,请教下,为何您推崇标普500而不推崇纳斯达克100呢?
段:我不太了解纳斯达克100,但近10年QQQ确实比SPY表现好。   
段:还没搞明白怎么才能同时发两张图以上。
网友:好价格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当年知道茅台会涨到1600元,估计没有人会等什么好价格。如果茅台未来到3000元,5000元,那今天1600元就是好价格。这其实是个很好的例子。诠释了大道说的“是不是好价格从未来看回来”。
网友:茅台现在也不便宜,可便宜没好货,谁又能知道好东西啥时候会便宜呢,或者说啥时候市场会犯傻呢?
段:谁不想要个好价格,双方都想吧。所以合理价格买长远可能更靠谱些。
网友:塑化剂非人为添加。2、茅台年份酒安全。3、茅台塑化剂含量危害很小。这三点确实关键,确定了才能心安,不然投茅台的整个逻辑就不对了。
段:我们建仓确实主要在送检之后,我看到结果心里就有了结论。从那以后就几乎一直在买。    2024.1.9
网友:tb­i­ll如果是年底才支付利息的话我觉得第一种情况应该是22.84/171.15=13.435%,买入tb­i­ll当时就获得利息的话就是大道的计算方法。
段:t-bi­ll不付利息,买的时候直接付的折扣价。
网友:买国债相当于给现金上把锁,减少犯错的机会。除非碰到很确定的机会才拿出来,否则就先放保险箱里存着。
段:我觉得你想多了,买tb­i­ll同时卖put等于把钱用了。
网友:tb­i­ll如果是年底才支付利息的话我觉得第一种情况应该是22.84/171.15=13.435%,买入tb­i­ll当时就获得利息的话就是大道的计算方法。
段:t-bi­ll不付利息,买的时候直接付的折扣价。
网友:大道,两个地方看不懂,请问卖 put 收到的现金 13.85 是不是也可以拿来买 tb­i­ll?
假设卖 put 后股价大跌,对方马上行权,您卖出 tb­i­ll 大约得到 162 加上权利金 13.85 大约只有 176 元,好像不够覆盖185 元的买入价?
段:你看不懂是正常的,你就没认真看过。
网友:Ap­p­le今天通知我,Ap­p­le Mu­s­ic将推出Ap­p­le Mu­s­ic Cl­a­s­s­i­c­al古典音乐。包含在Ap­p­le Mu­s­ic订阅中。贝多芬、巴赫、舒伯特、莫扎特,... 喜爱啊!用户的福音。
段:这个好!
网友::段总,您好! 最近有个问题困扰一段时间了,找不到合适的人讨论,想看看您的看法。国内的公司非常流行以客户为中心这个说法,我也认同这个说法,以下这些做法,您觉得和以客户为中心矛盾吗?
1. 公司的产品有些质量问题,知道有问题仍把产品发给代理商,然后通过售后的方法解决问题。因为不发货这个问题可能也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除非停掉这个产品,但公司无法承受停掉产品的代价。
2. 代理商已经库存很多,为了达成公司的指标,仍要求代理商在年底完成业绩指标,否则取消独家代理权。
3. 下属和代理商口头承诺的事情,没有落实在纸面或合同里,下属也承认说过这个话。作为上级可以和代理商说不承认口头的协议,一切以合同为准吗?
您觉得有这些做法的公司可以长期留下发展吗?您会投资有这些做法的公司吗?
段:以客户为中心就是生意导向的意思,和以用户(消费者)导向的意思很不一样。
网友:以客户为中心就是有奶便是娘,以用户为中心才是关注用户体验,才有可能获得产品或服务的持续改进。
网友:以客户为中心就是生意导向的意思,比如华为针对各个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客户群体,做不同的手机不同的款式?消费者导向比如苹果,以用户的需求为指南针🧭,做最好的产品?
网友:是的, CNBC有篇文章介绍苹果买小公司的方法, "acquihire"。网页链接(How Apple does M&A: Small and quiet, with no bankers) 印象里,苹果很久没有过10亿美金以上的收购了。网页链接 $Peloton Interactive(PTON)$ 这公司市值加债竟还要40亿美金。
段:我看不到苹果会买这家公司的理由。
段:很久以前回复我的。
段永平:从字面上理解,“消费者导向”指的是企业在做产品决策的时候是基于考虑产品最后的消费者的体验的。“市场导向”看上去是基于现在是否好卖的。很多时候这两者区别不是那么明显,因为好卖的东西往往就是消费者喜欢的。但消费者往往只是根据现有的产品来决定自己的喜好,所以经常会显得短视,如果企业总是“市场导向”的话,则陷于短视状况的概率就会相对大些。而总是注重消费者体验的公司则往往会眼光放得长远些,出“伟大产品”的概率就会大很多。过去的国营企业往往基于计划经济,所以连“市场导向”都做不到。绝大部分企业最后大概只能到达“市场导向”的地步,因为大部分企业都是“利润导向”的,而要做到“消费者导向”需要有“利润之上”的追求,或者说需要能够放弃一些短期利益去做出最好的产品去满足消费者真实的需求。其实有些企业或多或少也是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但能力上还没有达到做出伟大产品的地步,所以这类企业看起来可能没有那么强大,但生命力却往往会比人们想象的强很多。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是真的在骨子里具有“消费者导向”同时又具备实现“消费者导向”的能力的,这些公司最后往往会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公司”。没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公司不大会真的有“消费者导向”的文化,最后也不大可能成为“伟大的公司”。具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公司往往多少具有了“消费者导向”的文化或叫基因,在某些条件下就有可能会慢慢变成“伟大的公司”。公司是由人来经营的,所以“伟大的公司”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间有可能会改变一些东西,让一些“伟大的公司”变回到不那么伟大。
网友:撞了南墙回头都算聪明的。还有很多是一条道走到黑的。
段:逻辑上,不撞南墙不回头里面并不包含撞了南墙就会回头的意思。
网友:很多时候,不同人理解的南墙并不是同一面墙。
段:墙并不在乎。
网友:三岁看老有时候挺准的
段:这个是如何验证的?看到别人三岁的人肯定比那个人老很多吧?
网友:请教下大道,正常睡眠需要8个小时科学吗?最近看一个采访,据说国内富豪张朝阳姚劲波等老板认为,一次性睡眠78个小时很浪费,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睡眠质量不高,他们认为一天睡眠四五个小时就足够,然后分段睡,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睡眠质量,不知道这个观点大道是怎么想的?
段:睡眠是因人而异的。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最佳时间在7-8小时之间。我自己能睡就多睡点,现在已经很难睡到8小时以上了。
网友:大道好,撞墙是会回头的必要条件吗?
段:不是。
网友:请教下大道,现在京东账上有332亿美金现金,净资产406亿,而市值才388亿,相当于只需要花56亿就可以买下京东,而京东一年利润有40亿左右,这意味着我如果买下京东一年半就能回本,这在我看来已经是相当便宜了,请问我这样判断有什么问题吗
段:我没看过报表。如果332亿是净现金(减除债务),市值才388亿,以后每年都能赚40亿(不知道这点你怎么知道的,以后要是每年亏怎么办?)….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一笑:
网友:刚和同事聊天,他说她媳妇老师待遇比较好。还说她媳妇在四川一中学当老师,和您一个中学,您在中学捐款上亿。我说段总应该在江西上学吧?
段:我的中学是南昌三十七中,前几年去看过一次,早就人去楼空了,才知道是搬到四川去了。
网友:芒格曾经自述投资上的最大挫折,出现在1973和74年的市场大跌。他称其为50年一遇的事件,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市场崩溃。而那两年,美股是从1003跌到577,2年跌幅42.5%。而现在,沪深300指数连跌3年,跌幅也已经达到41.2%了。
芒格继续说:那段时期里作为一个投资人不痛苦烦躁是不正常的,但也仅此而已,那段时间也并不是事情发生了错误,它只是让人心烦而已。
一切都会过去,芒格老爷子挺过去了,我们也会。
段:那是因为芒格用了margin。
段:$苹果(AAPL)$明天早起,买个vision pro。
段:最快2/2号可以拿到产品。
网友:凌晨4:30起床。。。真正的价投对自己投资的公司,那是真爱,才能让中年人还能保持这份激情。
段:并不都是因为投资。前面Meta的和抖音的都试过了,都不知道能干什么,所以特别好奇vision pro到底如何。我见过几个用过的朋友,都说有些东西非常好。其实我是可以提前体验的,但我还是想走普通渠道,感受一下普通消费者的感受,就像以前大早上去排队买iPhone一样。后面这点和投资有关。
段:购买的过程比我想象的要顺利很多,仅仅花了一点点时间扫描脸部和输入眼镜信息。不知道拿到东西后上手困不困难。我故意选择了寄到家而不是去商店取的原因就是想自己体验一下。试用Meta和抖音那个时自己花了快一个小时也没搞定。
段:一般来说,券商的差异化应该比航空公司还要小,转换成本非常低(换交易平台是没有成本的),价格战是难以避免的。我没有了解过任何具体的券商。
网友:大道觉得哔哩哔哩会成为中国的YouTube吗?YouTube的商业模式应该还不错吧?$哔哩哔哩(BILI)$ 我看大道的视频大多数都在哔哩哔哩看的。你骑自行车去斯坦福看马云演讲那个视频 我在哔哩哔哩找到了,你坐在第一排。
段:youtube目前是有点辛苦的,短视频的冲击非常大。
段:买券商和买航空公司或者太阳能硅片公司并没有本质差别。
段:If you understood a business perfectly and the future of the business, you would need very little in the way of a margin of safety. So, the more vulnerable the business is, assuming you still want to invest in it, the larger margin of safety you'd need. If you're driving a truck across a bridge that says it holds 10,000 pounds and you've got a 9,800 pound vehicle, if the bridge is 6 inches above the crevice it covers, you may feel okay, but if it's over the Grand Canyon, you may feel you want a little larger margin of safety...
1997 Berkshire Hathaway Annual Meeting, quoted in Andrew Kilpatrick, Of Permanent Value: The Story of Warren Buffett (Vol. 2), p. 1615
如果你完全了解一家企业及其未来,你就不需要什么安全边际。因此,企业越脆弱,假设你仍想投资它,你需要的安全边际就越大。如果你驾驶一辆卡车通过一座称其承载10,000磅的桥梁,而你有一辆9,800磅的车辆,如果桥梁高出它所覆盖的裂缝6英寸,你可能会觉得还好,但如果它在大峡谷上空,你可能会觉得你需要更大的安全系数... 1997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会,引自安德鲁·基尔帕特里克的《永久价值:沃伦·巴菲特的故事》(第2卷),第1615页。
网友:大道:我其实不完全明白老巴安全边际的意思。
我自己对安全边际的理解实际上是自己对要投资的生意的了解度。
自己觉得风险越小的投入的比例就可以越大些。
段:是啊,以前没看过老巴讲的全文,今天偶尔看到,发现跟我的意思一样一样的哈。
方:这也是我不买东方财富的原因。
段:买券商和买航空公司或者太阳能硅片公司并没有本质差别。
段:看几遍视频比看我的体验更重要。
段:购买的过程比我想象的要顺利很多,仅仅花了一点点时间扫描脸部和输入眼镜信息。不知道拿到东西后上手困不困难。我故意选择了寄到家而不是去商店取的原因就是想自己体验一下。试用Meta和抖音那个时自己花了快一个小时也没搞定。
网友:不知道有没有安卓和iOS平台切换的用户,切换起来麻烦吗?
段:切换不麻烦,这个的麻烦在切换以后。所以其实这是个切换成本很高的东西。前两天有个朋友非要问我iPhone和Android的区别,我说你作为iPhone用户,试试完全换到Android系统一个月,你就知道区别了。前提是不可以有备用的iPhone。最后他说那我还是拿着苹果吧。
网友:【买券商和买航空公司或者太阳能硅片公司并没有本质差别。】认同
【这也是我不买东方财富的原因。】方丈的这个认同一半,东方财富是互联网券商,从14年开始,明显和传统券商是巨大差异,而且最关键的是稀有。东方财富是互联网+券商,其他都是券商+互联网。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时差。
当然随着后续变化,可能以后又会差距不大,但是至少这十年,还是很有差异的。
段:什么眼神?
段:认真看了几遍这个视频,真的很神奇!
段:还可以看全视角的照片。
段:是的,看视频,看iPad,看电脑都只是用手指动作操作,眼球指引,非常方便。以后看电影或iPad是可以靠着或躺着,很酷。
网友:很好奇大道如果今年18岁,会选择读什么大学专业,未来会从事什么样的行业? 这真的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方向选择。也许大道还是会说:选择那个自己真正热爱,可以没有钱也原意做的工作。大道总是无形,总是不说那个我们最想知道的答案
段:大学最重要的是学习学习的方法,什么专业并不那么重要。而且,18岁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还需要很多尝试。不过,如果你有什么自己特别不喜欢的最好要避开。我有个朋友,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很有演讲天赋,结果当年因为大家都觉得工科好却选择去了浙大无线电系,浪费了不少时间在自己不太喜欢的课程上。不过,他最后还是回到了他自己喜欢的东西上面,所以其实影响也不大。
网友:不知道对眼睛影响大不?或者会有不适?
段:我猜应该不会比手机影响更大。
网友:宁要模糊的精确,也不要精确的模糊。——段永平

段:应该是“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段: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我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网上查到的。
网友:《巴菲特致股东信》原文:It is better to be approximately right than precisely wrong.
段:$腾讯控股ADR(TC­E­HY)$今天41.05-41.1之间买了200k股腾讯。计划慢慢买,把大半年前卖掉的部分买回来就好。(2023.11.29)
网友:大道,腾讯ADR已经到34,会加大力度、加重仓位购买吗?
段:保持节奏就好。  2024.1.23 1:19
段:其实我今天是下了两张单的,一个在34.01,成交后又下了一个34.02的,后来发现这个没成交。
网友:格雷厄姆给价值投资理论的四大基石贡献了其中的三个,分别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一部分、安全边际和市场先生。格雷厄姆讲究量化烟蒂投资,要求以低于三分之一的净流动资产买入一组低估公司,所以初始的安全边际理念是通过价格控制投资风险。而他的得意门生巴菲特则贡献了价值投资最后一个理念:能力圈。因为巴菲特讲究预测好公司的未来现金流,单纯只谈价格已无法控制投资风险,而是在能力圈的基础上再谈是否好价格,因此在巴菲特这里,控制风险的安全边际自然延伸为“能力圈+价格”,而且能力圈是好价格的前提。
段:投资其实不需要啥理论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其实属于定义,因为股票就是公司的一部分。
段:vision pro必须自己买的,因为要对脸型和配眼镜。从黄牛手里买可能不妥。新闻:茅台集团:坚决抓好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
段:
段:这么多公司的pe都这么高,有点怪。

网友:利率还那么高.
段:是啊,利息相当于20以下PE,而且是0风险的。
网友:空战精英开分很高啊!
《空战精英》(Masters of the Air)今天上线苹果TV+,在IMDb上的初始评分达到了惊人的8.9分,仅仅上线了2个episodes的情况下。斯皮尔伯格和阿甘汤姆汉克斯现在是苹果的御用制片人啊,在苹果TV出了不少作品了。
又有好片片看了,我喜欢War/History/Thrill/Crime类型的片子。
段:鼓掌。
网友:
段永平论不赚人便宜
1、博好汉不吃亏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我一直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不过,我看到的文化现象是大家都不愿意吃亏。我不知道需要合作的时候,如果大家都不吃亏的话会是什么结局。事实上我们中国人在生意上合作成功的机会好像确实比较小一些。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公司开始提倡“不赚人便宜”的文化。
我不知道我们到底在多大比例上做到了,但我们和人的合作好像成功比例确实要比平均高一些。
也许我们公司能活到今天而且活得还不错的原因和这有点关系?
呵呵,我买股票的时候基本上也是这样。
我想买的股票我总是把价格放在ask上,卖的时候总是放在bid上,只要这价格是我可以接受的。看起来我每一单好像都可能有点亏,但总的结局一直都还不错。
2、:好汉不吃亏
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意好像是识时务的意思。
这里要说的和原来那句话其实未必有关系。
不爱吃亏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记得以前经常会有人提起“双赢”的说法,但有多少人真的想过到底什么才是“双赢”呢?
当人们提起“双赢”时,可能本能会想只要不吃亏就行。后来发现,要想不吃亏的话,往往需要赚点便宜才能做到---于是我们公司便有了“不要赚人便宜”的文化---个人认为只有在“不赚人便宜”的心态下,才有可能做到“双赢”---所以“不赚人便宜”就成了“本分”的内容之一。
顺便讲个小故事:
记得很久很久以前(大概1989年)刚刚开始卖游戏机时,我们主要是靠进SKD大散件来组装游戏机的。
有一次进了一个台商的一批货(好像是两千台),合同价里包含有2%的spare parts,就是对方按2000套的价钱共给了我们2040套散件的意思。
结果生产完了以后大概有50台坏机,所以结账时就少付了对方50台的钱。(当时好像确实没搞懂spare parts的意思。)后来再也没和这个台商打过交道了。
这事让我内疚至今,看来赚人便宜的事情其实是不便宜的。
3、网友问答
网友:我的理解是,不赚人便宜或者说敢于吃亏,是为了解决一个基本的生意之道或说管理之道——信任。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信任”这个资源太稀缺了啊!缺乏了信任,合作就是空话了!
提倡不赚别人便宜的公司,是值得尊敬的,她至少明确告诉了员工什么是对的(不赚别人便宜),什么是错的(老想赚别人便宜)。我看到的大多数的公司都是在以能赚别人便宜为荣,比如一个采购员能拖供应商的货款,是“有能力”的表现,其结果是……
段永平:很同意!
我们公司财务如果逾期给不了款应该属于“没能力”的表现。早年我当CEO时曾在一次供应商会议上向所有供应商提供了我的手机号码,告诉他们如果有人不守信就可以打我电话投诉。好像一直没人打过。(2010-03-12)
网友:我也是每次按照ask的价格买,按照bid的价格卖(虽然目前还没卖过股票),觉得那一刹那挺有慷慨感的。以前有个朋友在云南一个偏僻地方玩儿,地摊上看到几件很漂亮的衣服,地摊老板看起来就特厚道,要价15块一件,朋友还价说“20!”老板一乐,死活多送了他一件,俩人聊了半天,我那朋友开心了一路,好几年了还老提这个事儿。
段永平:你这个朋友有智慧。(2010-03-12)
网友:李嘉诚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一个生意,如果应该拿10块,但实际上可以拿到11块,最终他只会拿9块,这样,生意才做得大,做得长远。有10多年了,我一直记着这句话,并坚持这样做。意思跟段总说的差不多
段永平:是的。我挺喜欢李嘉诚的生意经的。(2010-4-2)
网友:请问大道你说的本分是指不占别人便宜吗?不喜欢被别人占便宜算本分吗?还是算小家子气,吃不得亏,受不得委屈呢!
段永平:不喜欢被别人占便宜算本能,但不是我说的本分。这个看起来差别很小但有时候差别可以很大。不想让别人赚便宜是有可能不小心赚点别人的便宜的,确保不赚人便宜有时候可能需要吃一点点亏,吃亏是福也许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网友:如果愿意主动让别人占点便宜,自己不占别人便宜呢?
段永平:你是说你喜欢被人占便宜?咋有点怪异呢?
网友:并不是喜欢被占便宜“被”有种主观意愿之外强加的感觉,“被占便宜”还是很不爽的。而是说在与人来往中出现利益关系的情况下,愿意让出一些便宜给别人(占一下)。
起源是很早以前,大约是上大学的时候看到李嘉诚的一段话,“和别人合作,假如拿7分合理,拿8分也可以,那我们拿6分就可以了。”让我很有感触。账算的过于精明(想占别人便宜),别人就不愿意跟你交往。而主动出让一些利益,别人心里也有秤,关系会更持久稳固。
段永平:那个就是不赚人便宜的意思。拿六分是为了保险,确认没赚别人便宜,但他也没吃亏哈。事实上日积月累,他赚的便宜大了,但不是从对方身上赚的。(2023-5-9)
段:
段:$谷歌C(GOOG)$
Bard也是会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Ai用在搜索上似乎还不行。

网友:大道有看繁花吗?
段:我不看那些假装做生意的电影或电视剧的。
段:前天去看过vision pro的Demo了,因为只有20分钟,所以也没看到什么超出之前看到的视频里所展示的东西。简单讲,确实很神奇,价格不敏感的用户值得试试。3D部分虽然也很神奇,我看的时候也没觉得有啥问题,但事后
还是觉得有点点不舒服。
网友:这种最好去看一些经典事件改编的,比如《华尔街之狼》《大空头》等
段: 那些也很假。
网友:不好意思,是真不懂,请问茅台,苹果那么高的利润,是不是不本分呢?我们做生意卖价多少利润算是该赚呢?李嘉诚说该赚10,那茅台,苹果该赚多少呢?感谢解答!
段:我想你对本分和商业这两个概念都有误解,请你先了解一下定义。
网友:大道不舒服是指体验吗,个人感觉对眼睛会不会很疲劳。
段:眼睛完全没事,但有那么一点点晕车的感觉,可能是小于10%的感觉,也许我过于敏感了。
网友:如果拍成打高尔夫出门之前,打开手机不声不响的下一单,观众会认为极不真实[笑]
段:确实不真实,因为我极少在出门前下单,但确实会在球场上洞与洞之间下单。
段:你认为10年后还在的公司都有谁?定义是10年后营业额和利润都不低于今天的才可以认为还在哈。我觉得苹果,茅台,腾讯应该都还在;谷歌,微软,BRK应该也还在。我希望OV还在,但不是100%确定。20年呢:我觉得苹果,茅台应该还在,谷歌,微软,BRK也应该还在,腾讯90%还在,OV应该75%还在。30年呢?…确属脑力游戏,没事想想这个也许能对投资有点帮助。    

(一笑:大道这图为何倒着摆放呢?)
网友:日本的任天堂大概率还在
段:任天堂目前地位显然远不如30年前了,应该也不如20年前。       2024.1.28
段:在年利润10亿美金以上或年利润50亿人民币以上的公司里,
有谁未来10年的总利润会比过去10年高?在这些企业中,有谁的未来10-20年的获利总和会比未来10年的总和高?
段:奢侈品公司我还没看过,感觉不太容易理解。买过爱马仕的产品,东西确实很好,驴牌的还没买过。
网友:评论不了。大道可以再看看理想汽车。尽管我看您说汽车不算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但是可以做出一些差异化。只能不确定哪家公司可以胜出智能汽车。我是因为看到了你大道的投资理念,才从曾经的炒股 走向投资理想
段:电动车公司20年后大概率都在过苦日子,如果还在过日子的话。
网友:大道是在寻找投资标的吗?
段:这是我的思维方式,我大概就是这么看公司的。当你这么看公司时,很自然就重视商业模式了。
段:我了解的公司很少,在我比较了解的公司里(年利润10亿美金以上的),我觉得未来十年总利润比过去10年总利润高的公司可能有苹果,茅台,Brk,微软,谷歌。拼多多应该算一个,但那是因为拼多多过去10年还没怎么赚到钱。麦当劳可口可乐这类公司打败通胀的概率应该很大,所以也应该算。有点汗颜,我发现我了解的公司实在是太少了。
段:漏了腾讯。
网友:农夫山泉
 段:不容易了解瓶装水的差异化到底在哪里。
段:电动车公司20年后大概率都在过苦日子,如果还在过日子的话。
段:这话不严谨,应该是大多都在过苦日子,而不是大概率都在过苦日子,因为不排除有少数能做得特别好的。感觉电动车的差异化比油车还要小,价格竞争会比较厉害。
网友:阿段,您好,我是电玩厂员工,电动汽车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吗?我买了一些tesla股票,请问tesla也不行吗?
段:我觉得20年后Tesla大概率会在过苦日子,但不意味着特斯拉到时候一定在过苦日子。
一笑编后语:前前后后,仅仅编辑图片与文字花了4~5个小时,还没包括平时的文字整理时间,不过花这时间与精力还是值得吧?!等于又复习了好几遍😂!主要是图形处理花时间,原来没怎么处理过照片的经历,花的时间不够,还是水平太差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