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江青结婚,贺子珍找周恩来主持公道,反被当面数落一顿


为防失联,请关注以下账号备用:
众所周知江青是毛主席的第四任夫人,两人在一起度过了整整38年的情感婚姻。然而殊不知,江青在遇到毛主席之前,其实曾有过三次无疾而终的婚姻。虽然当时她和数位前夫都情深恩爱,但是唯独第四段婚姻才是她一生真爱。
  江青出生于1914年的山东诸城的一个小县城,其父亲李德文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手艺人,在县城里经营着一间木匠铺。江青的母亲栾氏为李德文的续弦,在她进门之前,李德文和原配夫人已经生有两儿一女。因此对于庶出的小女儿江青,李德文并不是很喜欢。
       江青自小就非常聪慧、倔强,非常喜欢看古典诗词和名著,在学堂里亦是深得先生的欣赏。然而父亲仍旧厌恶她,时常对她和栾氏打骂、撒气。
      有一次,李德文和县城里一个大财主因买地而打起官司,后来导致他钱财两空。吃了败仗的李德文称是小女儿江青和续弦栾氏拖累,回去后就将他们母女二人暴打一顿。

     父亲的日常家暴和虐待,导致江青自小担惊受怕,后来再也不肯轻易相信任何人。于1926年时,李德文病重去世。眼看家中生计难以维持,栾氏就带着女儿江青到天津投奔姨妈。在姨妈家借住的日子里,江青和母亲还到过工厂做工。2年后,姨妈和姨夫一家迁居到山东济南,而江青母女亦是跟着一路过去。而正是在济南谋生期间,江青开始对戏剧有了浓厚兴趣。在姨妈一家的鼓励、支持下,她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考进了山东实验剧院。
       在校就读时期,外貌条件不错的江青很快引起外界关注,再加上她自身原本就非常努力,在戏曲上亦是有着深厚、精湛的功底造诣。毕业后,江青初露锋芒登台演出,深得观众的喜欢和追捧。1930年时,江青嫁给了一个姓黄的富家公子。这位黄公子相貌英俊、斯文,且家中富裕、有权势,乃是妥妥的高富帅。
 然而,江青无法忍受黄家的规矩呆板、生活封建。结婚仅数月后,不堪负重的她提出了分手,然后分文不要地离婚而去。离婚后,江青前往青岛谋生,在昔日院长赵太侔的帮助下,她被安排到青岛大学担任图书管理员,同时还可以在校旁听学习。期间,江青开始接触各种进步思想,而且与青岛大学的进步青年俞启威相识相恋。1931年,家境富裕、出身良好的俞启威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迎娶江青为妻。后来,俞启威因参加革命不幸被捕,而江青害怕牵连,随即逃到了上海躲避,两人原本幸福甜蜜的婚姻亦是因此结束。
       江青到了上海后,开始投身于演艺界,并凭借演出的电影《娜拉》轰动一时,成为红遍大上海的电影明星。1936年时,江青为了前途考虑,决定与编剧唐纳结婚。然而婚后没多久,两人经常为了小事争吵不断,甚至闹得唐纳为了她数次自杀。江青的性格是自由惯了的,向来不受任何人或事约束。所以关于她和唐纳的第三段婚姻,她最后亦是选择果断分手。直到1937年7月时,眼看日寇即将侵入上海,江青无奈放弃自己如日中天的演艺事业,跟随大批进步青年远赴延安。
至于江青为什么要嫁给毛泽东,那可以从她的一句话找到答案:“英雄人物创造历史,我如果不能成为英雄,也要成为英雄的终身伴侣。”在江青的眼里,毛泽东就是“英雄人物”。
    而正是在延安期间,她遇到了毛主席,并于次年结婚。而这次的第四段婚姻,或许才是江青一生的真爱,所以坚持了整整三十多年,而且从未放弃。即便后来她被捕、自杀,但是临终前留下的那句遗言“主席我爱您,您的学生、战友来看您了。江青字。”可见,在她心里,唯有第四段婚姻才值得她刻骨铭心,亦是她一生的仅有真爱。
     1938年11月上旬的一天下午,凤凰山下,警卫班在毛主席住的窑洞外靠东头凉台上,摆了半张乒乓球桌子;中央机关合作社主任吴吉清带着两名厨师赶过来,办了一桌酒饭。前来赴宴的人并不多,只有康生、谭政、萧劲光等几人, 毛主席和江青就算结婚了。
1937年8月,贺子珍一气之下离开了延安,起初贺子珍停留在西安,毛主席得知后亲笔写信劝说贺子珍回来,许多老同志也劝说贺子珍不要离开延安,可是她不顾众人劝说,一意孤行去了莫斯科。
当时贺子珍正有孕在身,她是带着身孕抵达莫斯科的,抵达莫斯科之后不久她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柳瓦,不幸的是婴儿在6个月大时不幸夭折了,贺子珍哭得十分伤心,据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回忆,贺子珍常到柳瓦的坟上哭泣。

实际上贺子珍在抵达苏联不久就有些后悔了,贺子珍在长征路上负伤,体内有弹片没有取出,她以为到了苏联就可以取出弹片,实现痊愈,进而可以全身心投入革命工作,可是到了苏联才发现,她体内的弹片仍取不出来。
后来贺子珍开始在莫斯科学习知识,然而有一天她听到了一条震惊的消息,在读报时贺子珍听到了一条关于毛泽东的消息,提到毛泽东与江青结婚了,与贺子珍相熟的学员也都看向了贺子珍。
贺子珍则故作镇定地离开了读报室,她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与贺子珍熟悉的同志就劝说她,安慰道:“毕竟是在异国他乡,报上公布的消息也可能是误传”,贺子珍也希望这是误传,抱着幻想。
不久之后,1938年11月20日,毛主席与一位来自上海的女演员蓝苹结为夫妻。婚后不久,蓝苹改名为江青,成为毛主席最后一任妻子。贺子珍在苏联得知毛主席再婚的消息时,起初难以置信,直到她收到毛主席的一封信。
这封信内容简短,仅一句话,但彻底击碎了贺子珍与毛主席复合的幻想……
贺子珍离开毛主席
1927年10月,红四军首次占领永新后,毛主席从宁冈茅坪抵达永新。在那里,他与将来成为他妻子的贺子珍相遇。为了指导土地革命,毛主席在永新塘边进行农村调查,贺子珍受县委派遣前去协助。
在两人的合作中,他们彼此越发了解、尊重。贺子珍钦佩毛主席的才华,而毛主席欣赏贺子珍的坚韧和直率,共同的理想和工作使他们情愫滋生。
在宁冈茅坪象山庵整理调查记录时,毛主席和贺子珍结为夫妻。由于条件艰苦,他们未举行盛大婚礼,也未赠送贵重礼物,只是与几位好友简单聚会。
毛主席与贺子珍的所有家当只有军用背包和几件衣物。贺子珍花了12个日夜亲手缝制了一个挎包送给毛主席。这个蓝色挎包设计巧妙,拥有多层口袋,成为毛主席不可缺少的办公用品。
回忆起这段时光,贺子珍说:“我们虽然未举行仪式,但袁大哥做了几个菜,大家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这对我已经很满足了。”
毛主席与贺子珍结婚10年,贺子珍怀孕10次,分娩6次,但只有一个女儿李敏存活。
1936年7月,怀孕10个月的贺子珍突感不适,意识到即将分娩,匆匆找到一间房间。在警卫贺清华的协助下,贺子珍顺利生下女儿。毛主席幽默地说:“子珍生的真快啊,就像鸡下蛋一样!”让在场的人捧腹大笑。
贺子珍为了革命工作,将女儿娇娇暂寄养在乡亲家中,后送至延安幼儿园。然而,1937年9月,因一些事情,贺子珍离开延安前往苏联,而这个决定最终成为她悔恨终生的决定。
毛泽东与江青结婚的消息得到了证实,贺子珍伤心不已,她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她拆开信后:
“子珍同志,希望你在苏联好好学习,在政治上进步,从此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一句“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令贺子珍再也忍不住,在孩子们面前痛哭出来……
1939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妻来到苏联治病,贺子珍见到周恩来仿佛看到救命稻草一般,她想请周恩来主持公道。
1939年7月的一天,周恩来骑马到党校去上课,半路上由于马受到惊吓,周恩来摔伤了手臂,直到8月份才发现断骨已经错位愈合,导致手臂僵硬不能动,在毛主席强烈建议下,周恩来才同意到莫斯科治疗。
当时毛主席嘱托了周恩来一件事,那就是看望贺子珍,并转交一封亲笔信,周恩来见到贺子珍后转交了毛主席写的亲笔信,毛主席写的信很短,开头就称呼“贺子珍同志”,这让贺子珍很不适应。
毛主席的信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写道:“你寄来的照片已经收到。我一切都好,勿念。希望你好好学习,政治上进步。我们以后就是同志了”,这封信实质上是宣告两人的关系正式结束了。
贺子珍有些不甘心,她认为自己才是毛主席的妻子,并想让周恩来主持公道,为自己做主,贺子珍与周恩来早在苏区就认识了,算得上是老相识,加上周恩来在党内地位高,心想周恩来一定能为自己做主。

可是没想到周恩来反倒数落了贺子珍一顿,从个人立场来说,周恩来是同情并支持贺子珍,可是从大局出发,站在革命角度来说,周恩来当即就批评了贺子珍,说:“你离开延安的时候是中国革命最严峻的时候,你却一走了之,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周恩来的言外之意是,贺子珍当时离开延安会被人误认为是吃不了革命的苦,贺子珍听了周恩来的话也深感愧疚,周恩来接着说,让江青照顾毛主席是组织上的决定,毛主席工作繁忙生活必须要有人照顾。
听了周恩来如此说,贺子珍沉默不语,周恩来语重心长地说道:“为了革命的胜利,许多人都做出了牺牲,希望你能理解”,贺子珍听了周恩来的一番话之后,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

实际上毛主席是关心贺子珍,当毛主席得知贺子珍在莫斯科孤独后,就安排人把李敏带到了贺子珍身边,有了女儿的陪伴贺子珍的心情好了许多,1947年,贺子珍在好友王稼祥夫妇的帮助下回到了国内。
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庐山会面
1947年,贺子珍在王稼祥等人的帮助下回到中国,但由于某些原因无法去北平,只能在东北、上海等地生活。时光荏苒,贺子珍的女儿李敏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每年寒暑假都会去上海看望母亲。毛主席通过女儿了解贺子珍的生活,贺子珍也从女儿那里了解毛主席的情况。
虽然贺子珍病了却拒绝治疗,但每次收到毛主席的信后,她就会配合治疗,并很快康复。每次李敏去看母亲,毛主席都会亲自打点行李,给贺子珍带去一些背景的土特产;而李敏回北京时,总会带上母亲精心准备的南方蔬菜。
毛主席毫不掩饰地告诉女儿:“你妈妈生病都是因为我,只有我才能治好她的病。但我却无能为力,李讷已经18岁了……” 一次,毛主席问李敏:“你妈妈之前很苗条,腰很细。现在呢?”李敏调皮地回答:“妈妈现在像个大水桶!”毛主席深感忧虑:“你妈妈的心病难以医治。”
李敏每次给母亲写信,毛主席总要以女儿的名义加上一句:“爸爸向您问好,我们都很想念你。”贺子珍也对毛主席的情况十分关心,每次女儿来时,都询问毛主席的饮食和睡眠情况。她还嘱咐李敏:“你要和江青、李讷搞好关系,不要让爸爸为难。”
随着年龄增长,李敏谈起了恋爱,她的心上人是孔令华。1959年暑假,李敏带着孔令华来南昌向母亲汇报了这一消息。贺子珍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女婿,但她还是说:“如果你爸爸同意,我也同意。”
庐山会议上,毛主席和贺子珍22年后秘密见面。贺子珍泪如雨下,毛主席柔声安慰。贺子珍关切地询问主席健康,主席笑称忙碌。他们聊了许久,主席担心贺子珍身体,决定次日再续。贺子珍期待再见,却遗憾主席临时有事离开了,这也是最后一次相聚。来源:综合网络信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