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毛主席给贺子珍写信: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令她痛哭流涕


为防失联,请关注以下账号备用:
1938年11月20日,毛主席与一位来自上海的女演员蓝苹结为夫妻。婚后不久,蓝苹改名为江青,成为毛主席最后一任妻子。贺子珍在苏联得知毛主席再婚的消息时,起初难以置信,直到她收到毛主席的一封信。
这封信内容简短,仅一句话,但彻底击碎了贺子珍与毛主席复合的幻想……

贺子珍离开毛主席
1927年10月,红四军首次占领永新后,毛主席从宁冈茅坪抵达永新。在那里,他与将来成为他妻子的贺子珍相遇。为了指导土地革命,毛主席在永新塘边进行农村调查,贺子珍受县委派遣前去协助。
在两人的合作中,他们彼此越发了解、尊重。贺子珍钦佩毛主席的才华,而毛主席欣赏贺子珍的坚韧和直率,共同的理想和工作使他们情愫滋生。
在宁冈茅坪象山庵整理调查记录时,毛主席和贺子珍结为夫妻。由于条件艰苦,他们未举行盛大婚礼,也未赠送贵重礼物,只是与几位好友简单聚会。
毛主席与贺子珍的所有家当只有军用背包和几件衣物。贺子珍花了12个日夜亲手缝制了一个挎包送给毛主席。这个蓝色挎包设计巧妙,拥有多层口袋,成为毛主席不可缺少的办公用品。
回忆起这段时光,贺子珍说:“我们虽然未举行仪式,但袁大哥做了几个菜,大家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这对我已经很满足了。”
毛主席与贺子珍结婚10年,贺子珍怀孕10次,分娩6次,但只有一个女儿李敏存活。
1936年7月,怀孕10个月的贺子珍突感不适,意识到即将分娩,匆匆找到一间房间。在警卫贺清华的协助下,贺子珍顺利生下女儿。毛主席幽默地说:“子珍生的真快啊,就像鸡下蛋一样!”让在场的人捧腹大笑。
贺子珍为了革命工作,将女儿娇娇暂寄养在乡亲家中,后送至延安幼儿园。然而,1937年9月,因一些事情,贺子珍离开延安前往苏联,而这个决定最终成为她悔恨终生的决定。

毛主席给贺子珍写信: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1938年春天的一个上午,在莫斯科学习的毛岸英和毛岸青突然被老师叫去,得知有家人来看他们。虽然兄弟俩没有亲人在莫斯科,但他们还是跟着老师走了。到达后,一个女人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就是岸英和岸青吧?”兄弟俩由于不认识她,保持沉默。老师见状连忙介绍道:“他们就是岸英和岸青。”然后向他们介绍:“这位是你们的贺妈妈——贺子珍,刚从中国来,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
自从母亲去世后,毛岸英和毛岸青失去了母爱,十多年没见过父亲。因此对贺子珍的到来并不太友好。然而,贺子珍笑着把带来的水果放在桌上,然后帮他们整理床铺和衣物。
看到贺子珍的细心,毛岸英和毛岸青也跟着帮忙。整理完毕后,贺子珍给他们每人一个水果,毛岸英还泡了茶递给她。从那时起,每个星期天和节假日,贺子珍都会去看望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她每月拿到的钱全用在兄弟俩身上,而他们也会在课余时间去看望她。
不久,贺子珍在莫斯科生了一个儿子,也是她和毛主席的最后一个孩子。毛岸英和毛岸青非常喜欢小弟弟,毛岸英说:“小弟弟好像我爸爸呀!”贺子珍笑着回答:“因为你们是同一个爸爸啊!”从那以后,贺子珍的房间也成了兄弟俩的家,他们常去看望她,逗小弟弟。
然而,小男孩突然患肺炎夭折了,令贺子珍伤心欲绝。她拒绝放下孩子,也不愿让战友安葬。毛岸英和毛岸青劝不住她,只好强行将孩子埋葬。
贺子珍伤心欲绝,整天哭泣,丧失了往日的神采。毛岸英和毛岸青安慰她:“贺妈妈,你还有我们呢!”贺子珍终于停止了哭声,搂住他们说:“儿啊,儿啊……”
然而,贺子珍没多久就接到毛主席再婚的消息。这个打击让她彻底崩溃,每天哭泣、忏悔。毛岸英和毛岸青为了减轻她的痛苦,时常陪伴她讲故事、说笑话,唯独不提毛主席,以免刺痛她的心。

起初贺子珍的心情在毛岸英兄弟俩的安慰下好了很多,但没过多久她突然收到一封来自毛主席的信。贺子珍收到这封信是既激动又担忧的,因为她不知道毛主席会在信里些什么,直到她拆开信后:
“子珍同志,希望你在苏联好好学习,在政治上进步,从此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一句“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令贺子珍再也忍不住,在孩子们面前痛哭出来……
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庐山会面
1947年,贺子珍在王稼祥等人的帮助下回到中国,但由于某些原因无法去北平,只能在东北、上海等地生活。时光荏苒,贺子珍的女儿李敏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每年寒暑假都会去上海看望母亲。毛主席通过女儿了解贺子珍的生活,贺子珍也从女儿那里了解毛主席的情况。
虽然贺子珍病了却拒绝治疗,但每次收到毛主席的信后,她就会配合治疗,并很快康复。每次李敏去看母亲,毛主席都会亲自打点行李,给贺子珍带去一些背景的土特产;而李敏回北京时,总会带上母亲精心准备的南方蔬菜。
毛主席毫不掩饰地告诉女儿:“你妈妈生病都是因为我,只有我才能治好她的病。但我却无能为力,李讷已经18岁了……” 一次,毛主席问李敏:“你妈妈之前很苗条,腰很细。现在呢?”李敏调皮地回答:“妈妈现在像个大水桶!”毛主席深感忧虑:“你妈妈的心病难以医治。”
李敏每次给母亲写信,毛主席总要以女儿的名义加上一句:“爸爸向您问好,我们都很想念你。”贺子珍也对毛主席的情况十分关心,每次女儿来时,都询问毛主席的饮食和睡眠情况。她还嘱咐李敏:“你要和江青、李讷搞好关系,不要让爸爸为难。”
随着年龄增长,李敏谈起了恋爱,她的心上人是孔令华。1959年暑假,李敏带着孔令华来南昌向母亲汇报了这一消息。贺子珍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女婿,但她还是说:“如果你爸爸同意,我也同意。”

庐山会议上,毛主席和贺子珍22年后秘密见面。贺子珍泪如雨下,毛主席柔声安慰。贺子珍关切地询问主席健康,主席笑称忙碌。他们聊了许久,主席担心贺子珍身体,决定次日再续。贺子珍期待再见,却遗憾主席临时有事离开了,这也是最后一次相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