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这个江湖故事多,三杯两盏淡酒不解愁


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因为今天大盘比较好,所以很多人情绪又高涨起来了。有时候我觉得在初入股市,或者风险意识小的时候,还是很幸福的。毕竟一根阳线可以改三观,但是经历的时间久了,用的都是自己的体系。就没那么容易快乐了,就好像我现在带小孙孙,在他的世界里,幸福真的很简单。即使上一秒还哭,一个棒棒糖就改了三观。
阳线不阳线反而不重要,说到底,日线级别都是情绪,情绪是什么?是不可持续的。比如你有个对象,突然得到个好消息,然后开怀大笑,他能一直笑一年么?再比如他摔倒了,开始哭,他能哭一年么?
情绪面的事情,对于一个人的判断其实是无效的,观人与忽略,观人于酒后,观人于平常。那么放到公司里呢?也不能看情绪,在日线级别的趋势有点像集合竞价。
从技术角度来说,会有支撑是否稳固一说,但是我不是很喜欢分析技术,因为我过了那些每日复盘的阶段了。我觉得市场上最不缺的就是所谓的聪明人,而散户最不缺的就是乐观的心,他们缺少的是风险意识。

能有我每天说点风险其实是有用的,即使我希望有些人离开股市,你们思考一下,你们至少不亏钱了。不少价值投资者有那种赚企业成长的钱的思维,反之的那批人就是认为市场是零和博弈。两边吵得不可开交,这个问题我之前说过很多次,企业和股价既相关又相离。这个市场错杀的公司太多了,市场资金就那么多,有些公司业绩翻倍股价原地踏步的比比皆是。
一级市场的钱也不能注入二级市场,企业的利润和股价没有直接关系,分红要除息除权多交税,业绩好也为了吸引资金来炒起来,否则有什么用?都知道很多业绩好的公司,但是二级市场资金不感兴趣,再成长也没什么用,都需要二级市场拿着钱炒。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心中有十分清晰的观点,但是因为很多人的思维沉浸在了某种意识里,所以各自坚持吧。
我打个比方,比如老师手里有100元,哪个小朋友成绩好表现好就奖励一块钱,所以小朋友都在努力的提高,最后班里有的小朋友拿到了3元,有些拿到了30,也有人没拿到。拿到3元的小朋友就抱怨,一共班里就这点钱,因为你越来打扮的越漂亮,成绩越来越好,都被你赚走了,你们看这个小朋友的观点就是零和博弈,老师手里从没有增加过太多的资金,都是这点钱在流转。这就像我们这个存量市场一样,资金虽然是流动的,但是基本就这么多,所以为什么去年漂亮国一放水大家兴奋了股市蹭蹭涨。那就相当于老师手里的100元,有可能会变多一点。
但是拿着30元钱的小朋友就不高兴了,我赚的是自己成长的钱,我现在成绩越来越好,越来打扮越漂亮,不升值么?这就是赚企业成长钱的那部分人的思维。可是老师要是看不上你,你打扮的多漂亮也没用,说白了市场还是有自己的判断。两拨人考虑的都不一样,一个是从市场存量生产资料考虑,一个是自身吸引力考虑,他们永远玩不到聊不到一起去。连这么个小事情,不同思维的人,都难以达成一致,所以,投资注定孤独。

这部分是闲聊,可以端着茶杯看,就当一个休闲了。信息量有点多,我就是坐下书桌想到什么就写了什么,就像聊聊天一样,轻松一些。投资和生活,都应该轻松,才可以事半功倍。
不知道是因为之前讨论过一些公司的原因,最近经常会推送相关消息。其中有个帖子我看了下觉得很有意思,我就不贴图了,它写的比较直接。他们都是上了一个XX课,说是上课时候就会以分析的角度去说某公司好。
然后说双汇,这个课的人几乎都买入接盘了,好像从60元开始买的双汇。刚刚有人说确实推荐了,但是价格不一样啊,因为价格是波动的,因为这种培训课都是批量生产的,也许不是同一批学员也不一定。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自己的思维。
所以我就想谈两句,其实这些课意义不是很大,不是说在乎那点学费,主要是他们以这个名义让大家买公司就不合适了。再深入的东西,估计也学不到。

有些基础概念东西百度一下都能明白,如果连这个学习这个都吃力,还不如直接买点银行存款合适。可能我说的话不中听了,毕竟散户最喜欢的就是吹票,就像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一直不被别人喜欢,提示风险也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就只能随缘了,毕竟亏钱也很正常。记得去年夏天,有个人跟我说90元左右建仓了某医疗股,现如今已经30左右了,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个公司,因为去年特殊情况所以业绩涨了不少,但是股价也反映了。
本来我没回,但是看他说了句锁仓三年。我也是闲的就跟他说,这个位置最好设置止损,因为你是追高不应该锁仓这样的操作。结果他第一时间发帖把我喷的体无完肤,原因就是我没有顺着他说。我拉黑了他还拿小号继续喷,还是有种出来见证三年。
有意思吧,也够无聊。不管闲事,年轻十岁。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说过一个道理,你不要把事情做得太早,那样既体现不出来你,还会让别人误会。我当时跟他说,这些不在乎,他说你不能太耿直。
随后他给我讲了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扁鹊的二哥叫扁雁,大哥叫扁鸿。看看人家起的名字,都是飞翔之鸟。
大概故事是这样吧,网上也有文言文: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侯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个,都是学医的,到底谁最厉害呀?”
扁鹊回答说:“我大哥最厉害,我二哥很厉害,我最不厉害。”
文王又问道:“嗯嗯!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回答道:“我大哥治病的时机,会选在病情发作之前,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时候,他直接去除病因,就不会有后续的病发出来了。额,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
“我二哥治病,会在病人病情刚刚出现的时候,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最多也就是我们乡里随便流传流传;
“可是我呢,我的医术最差,我往往是在病人病情发作到严重的时候治疗。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针刺,在皮肤上敷药,做各种各样的手术,所以,他们都误以为我医术最厉害,所以我的名气传播最广。”
当时这位朋友跟我说完,我还是很往心里去的,这种传统故事里面蕴含的道理非常可以指导生活。确实如此,咱不求名,但是也别招惹太多麻烦。
就好像一对情侣或者夫妻,旁观者清,你明明看到他们其中一人有某个问题,但是说出来就是麻烦。股票投资也是如此,他们心心念买入的公司,谁敢说个不字,先来一番口舌之争。网上倒还好毕竟不认识,生活中会影响关系的。

我那个朋友的意思就是:“你别看到人家要掉坑里就上去拦着,你看到了坑他没看到,还会嫌你挡了路,人家发火是合乎常理的。”
“你下次应该看到别说,等他掉进去也别救,因为万一人家就想去坑里体验一把呢,你扔个绳子下去就破了人家的修为,这个时候要么你看看戏,要么假装没看到。”
我说:“那就不帮忙?”
他说:“可以帮忙,但是得掉坑了里的人呼救,要不然你就是多管闲事。”
他接着说:“也就是你别人呼救可能就去帮忙了。换做我,还得看心情,万一自己掉下去怎么办?你看我这么胖,砸坏他就摊上事儿了。”
这个人,就是老钟。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了的。
他跟我说:“别和他们提示风险,人家就是来股市冒风险的,你提示风险不是多此一举么?”
我说:“风险很大呢?”
他说:“风险越大的时候,往往收益越大,如果牛市错过一周,那熊市五年都赚不回来。老弟,我们认识十几年了到如今,以后别再悲天悯人了,我当然知道有人跳楼,都是命。”
事到如今,老钟走了很多年了,所以他的话我曾经自己闲坐反复思考过。我性格上有所改变,也得益于做生意和做人的准则。
比如喷子这种人,我是绝不给机会的,一次就拉黑,绝不会给机会。因为没有时间浪费在这种带有偏见的人身上。
我在想,如果老钟还在,现在可能我们还是无话不谈的兄弟。而他做事的风格和我差别很大,但是他的方法往往比我更有效,因为这个人做事没什么顾虑。
江湖,就需要有几个兄弟,世上唯一无刺的玫瑰,就是友情。那些年在仅有几个能讨论投资的朋友间,聊投资,生意,真的觉得胜过了千军万马。

最后说一句,有些人投资以秒去看,有些以天,有些人以周,有些人以月,有些人以年。
普通散户,以周和月最为合适。
闲聊,闲谈,无序,无章。
五味杂陈,恍如昨日,终究是,意难平。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我对股票的一些看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