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甘心”害了多少人,第一次谈论“止损”


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我们今天聊聊“不甘心”这话题吧,之前说了很多次“体系”,“取舍”,“舍得”等等。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他们以为投资中价值投资就是死磕。其实价值投资的精髓不是死磕,而是无限的子弹和对于标的的深刻理解。
我举个例子,为什么有人敢走钢丝,有人敢驯兽,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他们对于这个事儿的理解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们早已经克服了恐惧,也熟知风险,并且经过无数次的练习。一切看似漫不经心的决定,背后一定有一套强有力的支撑逻辑,而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个样子。
你们觉得“床前明月光”难不难?现在很多人都能写出这样的诗,但是你就会觉得差在了底蕴。真正能理解一个道理,大多数是自己亲身经历,才能感同身受,最后形成自己的经验或者智慧。有些时候要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走路不小心掉河里了,下次遇到海边也要小心,虽然河跟海不同,但是道理是相通的。
“不甘心”并不会只存在股市之中,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是这样的道理。如果你自己有所感觉,只是换了个场景而已,道理都是一样的。很多人不甘心都希望等到物极必反,一句简简单单的物极必反,说的容易做到何其难呢?

《易经》里有64卦,泰卦的下一卦就是否卦,而否卦要转一圈才能回到泰卦,所以叫否极泰来。这个“极”才是智慧,物极必反说的容易,但是有很长的一个过程,一般人其实熬不住的。一直用物极必反去要求自己,其实是很严格的一个标准,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耐心,只要炒股盯着分时图的人,不可能熬到物极必反和否极泰来。
这就好比,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盯着手表的秒针,然后苦苦等着三年后的冬天到来一样。你知道冬天一定会来临,你也知道他一定等不到。能等到的人,都不会拿着手表,早就踏踏实实生活和工作去了。
如果做不到否极泰来,其实换个方向也许也是好事。我们首先要承认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不同的选择只有适合不适合,没有绝对的真理。比如一个丈夫出门十年没有音讯,家里的妻子是等还是改嫁?等也许能等到回来,等不到也守住了名誉。但是不等,可能开展一个全新的生活。
等的过程,异常艰难,并不是所有人能够忍受的。只有这个妻子,寄托于生活,不思念,才可能一直等待。日日相思反而不太可能,因为相思成疾,最终也是垮掉。

“止损”和“坚持”,本来就是一对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时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我个人炒股很少止损,因为我在买入前有自己的体系。这里面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比如短期翻倍如何处理,下跌如何处理,我能持有多久?等等一系列问题,在自我回答中都想清楚,然后知行合一的去做就好。我说很少止损,那是基于对于公司的理解,但是也不是完全不止损,比如买入一个公司,出现了非常大的系统性风险,那也会考虑离开。
但是很多人买入一个公司,根本不会思考那么多,不少人几秒钟就决定了买入,甚至对于公司根本不了解。我觉得这种情况的投资者,止损就很重要,因为下跌你扛不住,上涨你也拿不住,上涨了再下跌你也受不了,反正怎么都会很不舒服。
在“止损”和“坚持”之中,如果给所有人建议,我是客观的,那就是该止损就止损,该坚持就坚持,全都看每个人自己的定力、心态、体系等等。
很多人不止损大多数因为不甘心,我觉得没什么不甘心的,因为你对公司不了解没信心,对下跌的风险考虑不足,所以止损是需要考虑的。因为如果你真的是价值投资,对公司很了解,你应该越跌越买,你会觉得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自己喜欢的公司是值得的。

换个场景,如果你买了一个西瓜,花了钱抱回家洗完瓜,切开吃了一口发现变质了。这个时候你会怎么选择?继续吃完?因为不甘心,因为钱都花了?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扔掉。但是我却遇到过那种吃了没事儿的,人家就觉得还能吃,而且吃完之后所有人都闹肚子就他没事情。这是我亲眼看过的场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他自己都说自己几乎很少闹肚子。所以你们看,怎么选择是不是一定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普通人最好做大概率事件。
再比如这个场景,对于炒股投资可能更贴切。一个人去钓鱼,自己买了渔具做了鱼食,开车很久去了河边,这个时候阴天了,下雨了,他走还是不走?我想大部分人赶紧回家吧,但是就有人因为不甘心,留在那里,他心想这么远的路都来了不钓到鱼真的不甘心。
很多人投资是不是也是这个心里,我都买了这么久了还亏钱,止损真的不甘心。然后大的暴风雨来了,这个人是否还会扛着不走继续钓鱼?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态吧。天,一定会晴,暴风雨,也一定会过去,但是风雨中的你,真的扛得住么?太多的人是高估了自己抵御风险和承受损失的能力。
当下跌到你心情不好,烦躁,吃不下饭,容易和家人生气。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注意了,别想什么释迦牟尼、孔子、老子、耶稣、达摩,你并不是人家。此时此刻,你的承受点已经出来了,就是这个限度。也许经历洗礼后你会承受力更好,但是不能自欺欺人,这个时候到了你的极限。心态就这样,不能强忍着,减掉仓位,至少让自己不影响心情,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之前,我写了不少自己的感悟,都是基于自己这些年的理解。不能完全照搬,比如我每次写到期货两个字,内心和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吃过亏的那段经历,但是读者看到期货俩字,可能就没有这个感觉。所以都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完全照搬不会适用所有人的。
我性格里也有属于自己的特性,我是偏坚持型。比如从写文章的第一天开始,我从没有间隔过一天,这中间有时候身体不适,有时候时间冲突。但是我都会选择坚持,身体不适就多花点时间,时间冲突就提前写好,办法总比困难多。
路,都在脚下,止损向左,坚持向右。没有好坏,因人而异。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我对股票的一些看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