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溯中国古代医学典籍时,我们发现一句至理名言:“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这一句简洁而深刻的古训揭示了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预防疾病胜于治疗疾病。
这句话如今仍然具有启迪意义,尤其在我们与不断变异的病毒进行抗争的时刻,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吗,我们奋战在新冠病毒的前线,如今,我们的对手变成了另一种严重的病毒——甲流。
在这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中,我们应该如何通过科学手段提升免疫力、预防甲流,让健康成为生活底色呢?(编辑:蜻蜓)
01甲流
甲流,又称H1N1,是一种广泛传播于人类和动物之间的病毒,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空气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释放到空气中,被他人吸入,从而染上甲型流感。
一旦甲流病毒侵入人体,它会迅速入侵上呼吸道细胞,并进行自我复制,感染细胞释放病毒颗粒,引发病毒扩散。
这种感染触发免疫系统反应,免疫细胞释放化学物质对抗病毒入侵,这些物质引起血管扩张、组织肿胀,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发热和咳嗽等症状。
甲流属于季节性流感病毒,换季时人体免疫系统下降,加上人们聚集在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甲流病毒自身变异率极高,每次爆发可能出现新的流感病毒亚型,导致之前产生的抗体免疫效果下降。
02区分甲流与普通感冒
甲流(H1N1)和普通感冒有许多相似的症状,但通过一些细微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它们。
1.发热持续时间
普通感冒:通常发热持续时间较短,按时服药一天多即可缓解。
甲流:在发病的3-6小时内,患者迅速发热,并持续循环3-5天,伴有阵阵恶寒感。
2.伴随症状
普通感冒:多表现为鼻塞、流感、喉咙痛等上呼吸道症状。
甲流:除了上呼吸道症状外,患者常伴有恶心、腹泻等,食欲不振,甚至吃东西反胃,头痛、眉弓、太阳穴处剧烈疼痛也是常见的症状。病毒释放酸性物质,导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3.呼吸道情况
普通感冒:通常不涉及呼吸道问题,呼吸自如。
甲流: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呼吸不畅的情况,表明病毒侵入呼吸道,有轻微缺氧的状况,需小心防止进展为肺炎。
03有效预防甲流的关键
要有效预防甲流,需要在生活中做好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措施。
1.口罩
甲流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颗粒被释放到空气中,他人吸入后易染上甲型流感,戴口罩能有效阻断空气传播途径,减少感染的风险,对于感染者,戴口罩还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给他人。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控病毒传播的重要一环,佩戴口罩是其中主要的辅助措施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毒传播,口罩的使用应与良好的卫生习惯相结合,同时要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人群拥挤,这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综合性策略。
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同样至关重要,医用口罩或者N95口罩能够提供更高的防护效果,特别是在高风险区域或接触感染者时,正确佩戴和处理口罩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
2.消毒液
在面对甲流病毒的蔓延时,居家使用消毒液成为防范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在保障家庭健康和安全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消毒液是一种高效的清洁剂,能够迅速杀灭病毒和细菌,降低家庭成员感染病毒的概率,家庭中一些常常被手触摸的表面,如门把手、遥控器、键盘等,都是病毒易滞留的地方,用消毒液定期擦拭这些区域,可以有效减少病毒的传播。
家中摆放一瓶消毒液或者酒精,尤其是在鞋架或进门处,可以提醒家庭成员回家时进行手部和物品的消毒,从而防止潜在的病毒带入家中。
消毒液的使用要多角度,不仅仅是手部清洁,还要关注家庭成员在外可能接触到的物品,如包、手机等,还可用于擦拭门框等室内表面,配合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进一步减少病毒的滞留。
3.食品与药品
在防范甲流的同时,合理储备食品和药品,是我们保障身体健康的又一层重要措施。
在储备食品时,罐头和速食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选项,罐头食品具有较长的保质期,而速食则方便食用,可以减轻生病时的用餐负担,食品储备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包括蔬菜、水果、蛋白质等,确保在生病期间也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
在储备食品时,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材,避免油腻和辛辣,有助于减轻生病时的不适感。
家中常备一些常用的药物,如感冒药、退烧药、抗病毒药等,以备不时之需,同时要确保药品的有效期,及时更换,选择一些具有保健作用的药品,如维生素、补钙剂等,可以在生病时提供额外的支持,有助于加速康复。
在生病期间,多喝电解质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体内排除病毒,还可以补充体液,减轻发热时的不适感。
当出现甲流症状时,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药物,比如奥司他韦来缓解症状,布洛芬来降温,如果情况持续恶化,及时就医也是必要的。
4.测温仪
测温仪是即时监测体温的有效工具,通过测量体温,我们可以及时发现体温异常,有助于迅速采取措施,甲流等疾病的早期症状往往表现为发热。
测温仪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在病情加重之前发现问题,提前进行干预,家里拥有一台测温仪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时掌握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及时了解是否有发热等异常情况。
在使用测温仪时,要选择适当的测温部位,通常,额温枪适用于额头测温,耳温枪适用于耳朵测温,口腔体温计则需要放在口腔底部。
在测温时,要注意环境的温度对测温结果的影响,避免在极端温度环境下进行测温,以确保测得准确的体温,每一台测温仪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说明,使用前务必详细阅读并按照说明正确操作,以获得准确的测温结果。
家庭中的测温仪可以帮助我们及时隔离发热者,保护其他家庭成员免受感染风险,家庭成员的健康趋势通过测温记录可以清晰可见,有助于预防性的保健和干预,另外,家庭测温结果可以成为医生诊断时的参考之一,为医疗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04甲流后自救指南
甲流席卷而来,如何在感染后进行科学、有效的自我救护?
1.及时确认症状
自测体温:若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首要任务是自测体温,使用可靠的测温仪准确记录体温,多次确认确保准确性。
辨别甲流:了解甲流的症状,如高热、全身酸痛、呼吸急促等,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感染,同时,及时去医疗机构确认确诊。
2.用药缓解症状
奥司他韦的使用:在发病的1-2天内,奥司他韦是缓解症状的有效选择,它可以减轻发热不适,帮助身体更好地抵抗病毒。
布洛芬降温:如果持续高热发热超过38°,可以使用布洛芬来降温,请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确保剂量和使用方法正确。
3.保持充足水分
多喝电解质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体内代谢,促进排毒,特别推荐喝一些含有电解质的水,帮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注意饮食搭配
清淡易消化:在病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清汤面、蔬菜水果等,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提供足够的营养。
抗病毒药物:选择含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成分的药物,帮助抑制病毒繁殖,促进康复。
5.身体状况观察
测温监测:使用测温仪随时监测体温,观察发热趋势,如果体温持续走高或出现其他异样症状,及时就医。
注意呼吸状况:关注呼吸是否急促、不适,如有呼吸急促、胸闷等情况,可能是病毒侵入呼吸道,及时就医。
6.就医决策
寻求专业医生建议:在病情恶化或不见好转的情况下,及时寻求专业医生建议,有可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手段。
住院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住院治疗,确保得到更全面的医疗监护。
7.隔离保护家人
避免交叉感染:在发病期间,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与家人交叉感染,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减少亲密接触。
家庭卫生重要性:家庭成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定期消毒家居环境,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05总结
通过对甲流病毒的了解,我们更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感染的威胁,希望大家可以加深对甲流的认识,提高预防意识,采纳健康建议,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努力。
在这个特殊时期,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抗击病毒,共创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未来。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点击右下角的“在看”和“转发”,让更多人加入到这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