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吏
经常听人说: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退休。
对于大部分职场女性来说,不管是职场新秀还是职场老手,退休,似乎都是大家头顶上的那颗明珠,照耀着大家一天一天前进。
我也一样,天天期盼着能有新的退休政策出来,时时都在酝酿退休后的生活安排,仿佛退休了,整个人生就圆满、幸福了!
这三年来生活被成了三大块:值班、备勤和休息。工作模式刚改变的那一年,我对退休的渴望达到了顶点,当无法退休又不得不工作时,我甚至还想过辞职。
后来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除值班外,在备勤和居家的时间内,我似乎已经感受到了“退休”的状态,对传统意义上的退休,有了一点点不同的想法。但由于思考能力有限,并未能深入地思考和总结。
直到遇上印度牛人纳瓦尔的畅销书《纳瓦尔宝典》。结合自己在备勤和休息时的状态,对于退休,我才算有一种全新的、明确的认知。
纳瓦尔说:“退休就是不再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当你能活在当下,内心充盈地度过每一天时,你就达到了退休的状态。
有多少人在工作不开心、不顺心的时候,会在心底默默想:坚持,坚持,再坚持一下,等退休就好了?这样想法,就是“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
有多少人因为在工作中受到了自己认为的不平等待遇,为了排遣自己心中的郁闷,会选择在工作之余逛吃逛喝逛买?用辛勤工作得来的报酬,过一把想象中的生活,这也是“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
在工作中找不到乐趣、找不到平衡、找不到平静,几乎都是在“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很不幸,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
可能你会说: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的人有几个?谁不是为了生活所迫才去工作?没错,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如果恰好是他所热爱的事情,那简直太幸运了,但貌似大部分人都不是幸运儿。
在并不喜欢的工作中,尽管找不到乐趣,但找到基本的平衡点还是可以的,只要能每一天在都活在当下,只要内心充盈,其实就是一种退休的状态。
又有人会说:你这完全是痴人说梦!房贷、车贷、孩贷、人际关系……哪一样不让人压力山大?哪一样都分分钟让人抓狂,内心的平静和充盈,哪是那么容易达到的?
是的,生计是关乎心态的重要因素,有钱和没钱确实有着天壤之别。故此,纳瓦尔说,想达到退休的状态,可以尝试从三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存钱,只要存款够多,被动收入足够开销,那你就可以立刻停止“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就退休了。
第二,降低开销,减少花钱。只在生活必须品上开销,比如新上市的手机、新开张的火锅店、医美的促销产品……只要不是影响温饱的事情,能不花的钱尽量别花。
这其实是第一种的延续,当你减少诸多不必要的开支后,存款自然会增多,慢慢就能达到退休的状态。
第三,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有钱没钱无所谓。这一条估计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心想:如果没钱,做自己热爱的事只能喝西北风,哪里还能达到退休的状态?
打个比方:一个喜欢跳舞的人,却干着一份推销员的工作。她只是喜欢跳舞,却没有学过专业的舞蹈,如果她每天只做自己喜欢的跳舞,她将会饿死。
所以,她不得不每天去做推销员。但是,她在做推销的同时,关注了几个自己喜欢的舞蹈视频号,在工作间隙、休息、业余时间里,把所有工作之余的时间,都花在了舞蹈这件事情上。
她的注意力绝大多数时候都被自己所热爱的舞蹈吸引着,以致于她在推销的时候脑海里也会出现一些美丽的舞蹈画面。
她内心的重心变了,推销是她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工作,舞蹈是她心甘情愿每天去做并由衷感到愉快的事情。慢慢她不再抱怨推销工作,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舞蹈里。
先不说她这样的坚持,一年、三年、五年、十年后带来的变化,只说在她面临自己不喜欢的推销工作时,她的内心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获得了充盈,这就是一种退休的状态。
很多人会高估一年时间所带来的变化,却低估了五年时间所带来的巨变。纳瓦尔说:“对一件事情的欲望越小,顾虑就越少,执念就越少,反而越会顺其自然。”
结合纳瓦尔对退休的定义,我们可以三管齐下。在做一份自己并不热爱的工作时,有意识地存钱,有意识地减少开支,找到不挣钱自己也愿意天天做的事情,这就是退休的状态!
一个人如果找不到内心的充盈,到了80岁不用工作也不见得开心。一个人如果能活在当下,内心充盈地度过每一天时,哪怕是20岁刚入职场,也能达到退休的状态。
喜欢请关注 转发请随意